毕业时,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几年后,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差距。同学聚会,提供了一个横向比较的机会,也激发了对自我的审视。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许多人往往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及不成熟的行为模式,沉浸在抱怨、焦虑、犹豫、无奈等各种情绪中不能自拔。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矫正这些错误的认识及不成熟行为模式,就不能摆脱不良情绪对自己的持续伤害。那么,如何走出“当局者迷”的状态呢?从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黄建军大夫的分析中您或许会找到答案。
三十岁的迷茫
阿健,男,29岁,公务员:“三十而立”我不敢听,因为羞愧。马上就30岁的我还没有成家,银行里没有多少存款,工作与五年前一个样,什么都没有“立”起来。大学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在国务院下属的一个机构工作。羡慕我的人很多,我的感觉也很好。公务员在社会上地位比较高,收入稳定,还有各种福利,我没有理由不感觉良好。每当听到别人诉说跳槽的苦恼,我就暗自为自己的工作得意。
如果不是因为相恋多年的女朋友离我而去,我还陶醉在这种光环里。女朋友的理由是,她需要见解深刻的男友帮助她的工作,但五年如一日的工作内容早已使我的大脑懒惰了,平庸了。她不愿意斯文扫地去挤公交车,她要买私家车,但我的薪水太微薄,解决不了问题,最重要的是她看不到我被提职的希望。
女朋友的离去给我极大的打击,我开始想跳槽的事。但五年间,我除了写些不断重复的工作汇报之类的东西,别无建树。英语早扔了,哪家公司愿意雇我呢?
点评:五年间,阿健的职业没有改变,收入的稳定性没有改变,福利的多样性也没有改变,惟独改变的是阿健的心情。由最初的自我感觉很好到现在的羞愧和彷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刚工作时,因为很多人羡慕他的职业,自我感觉也很好;五年后,女朋友不满意他的状态,阿健自我的感觉也很差。也就是说,“他人认可我,我就认可我,他人否定我,我就否定我”。这是一种不成熟、有害健康的自我价值观。
古语说“三十而立”,不仅仅指成家立业,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自立,如果阿健在心理上立起来,那么“和谁成家,立什么样的业”就会变得相对轻松一些。
渴望激情
笑嫣,女,28岁,某网站编辑:人就是这样,随着经历的增多,你会听见心里越来越清晰的声音,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五年间,我换了四家公司,换了三座城市。现在,我只想要一份给我激情、快乐和挑战的工作,它的薪水可以不优厚。
公司换了不少,但我一直做网络编辑。刚开始,我在一家小网站做编辑,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天天挂在网上乐不思蜀。干了不到半年,我就厌倦了这种不停地复制、粘贴,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流程,于是辞职走人。
我的朋友在另一座城市一家挺有名气的网站工作,当时那个网站正在招聘,他力邀我过去,我喜欢有变化的生活,于是就去了。干了一年多,我和他一起辞职了,而且我俩发誓再也不在网站干了,要换个行业。我们一起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三天两头去面试,结果一无所获。工作可以没有,房租却不得不交,人也得吃饭,无奈之下,我们只好重操旧业。
去年,我又辞职了。来到了北京,好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最后只得还是应聘在一家网站做编辑。盯了五年电脑屏幕,我的眼镜加深了300多度,眼药水从来就没停过,我做梦都想辞掉这份工作。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选择了一个行业,你就像坐在一条顺水漂流的船上,你没有舵,也没有机会下船,只能听任船把你带到某一个地方,我讨厌被控制的感觉。
点评:主人公的工作经历,反映了一种常见的“循环型”就业模式。即:在同一个职业上,因不满意而不断地辞职和求职,却又不断地选择原来的职业。把自己的处境形容为:“坐在一条顺水漂流的船上,没有舵,也没有机会下船”,是一种被控制的感觉。
分析一下这种就业模式循环的动力,主人公择业时有两种客观力量,一是优势力量:从事网络编辑的经验,在循环中,永远存在且持续增强;二是劣势力量:缺乏从事其他职业的经验和技术,在循环中,也是永远存在且持续增强的。这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让主人公产生了被控制感。
认清楚了“循环型”就业模式的循环动力,如何打破这种循环,想必就会相对容易一些。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原来的职业上取得不断进步,还是弥补自己的劣势,另辟蹊径,取决于主人公自己的选择。这种自我分析、做出选择和努力的过程,不是充满激情和挑战的事情吗?是不是快乐的,也只有主人公自己体会了。
温水中的青蛙
欧阳烨,男,28岁,科室负责人:和我同年进公司的同事中,不少人在第二年就跳槽走了。公司是国有企业,受领导重用,工作比较清闲,薪水不错,福利也很好,我舍不得放弃。后来,我结婚了,分到了房子。第三年有个不错的机会,但被我轻易地放弃了。第四年我想走,公司说,人可以走,但房子必须退还。我犹豫了。房子虽说不大,但毕竟是自己的,而且相当长时间内不用想买房子的事情,这对工作没几年的我来说至关重要。权衡再三,我打消了走人的念头。
今年,妻子怀孕了,想到养孩子的花销,我不敢再想辞职的事了。算了,就在公司干吧,虽说公司整天上演着同事间的勾心斗角,个人发挥的空间也很小,但薪水还是能稳稳当当地拿到。就在这个时候,公司的领导放出话,说我不安心工作,不可重用。
于是,和我同资历、工作能力逊于我的人纷纷被提拔了,我还在原来的职位上。记得有一个实验:如果把青蛙放进滚烫的开水里,青蛙会一下子蹦出来逃命;如果把青蛙放进适温的水里,然后把水慢慢加温,舒适中的青蛙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沸水烫死。回想五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温水中的青蛙。
点评:主人公的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刚参加工作时,因为留恋单位的清闲和高福利不愿走,到后来受自身和外部的种种因素的牵制又脱不开身,于是,抱怨和苦恼积在心中,令人窒息。欧阳烨把自己形容为温水里的青蛙,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反映了他焦虑、恐惧和无奈的心理状态。
但他没有注意到,人和青蛙还是不同的。从主人公的经历来看,水温是他自己加上去的,而他却不知道。这里有两条线:一是主人公由开始舍不得放弃单位到中途想走,再到后来不想走;二是公司对主人公由开始的重用到后来的不重用。这两条线之间没有联系吗?很明显,主人公中途想辞职的做法无疑使自己所处的水温升高了。明白了人与青蛙的不同,自然也就会把水温控制在自己喜欢的温度。是否选择被温水烫死,那是自己的事情了。
学会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
上述三个案例正好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工作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及相应的不成熟的行为模式。
(1)消极被动型行为模式案例中的阿健,他对自己的评价完全来自别人,没有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受别人的影响,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有这种行为模式的人,应增强自我意识。要知道,别人的观点固然重要,但只能作为参考。被一个人否定,并不等于被所有的人否定,即便所有人都否定,也不能说明别人就一定对,而你就一定错。所以,有这种行为模式的人应该让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尽快地自立起来。
(2)冲动型行为模式案例中的主人公笑嫣,一味追求变化,对工作不满意就辞职,认为只要辞职就可以找到一个更理想的工作,而在辞职之前,并没有深入考虑新职业的方向以及自己所具备的条件。所以,很容易陷入“循环性”求职模式中。具有这类行为模式的人在做出决定前,应该多做调查,多思考,以减少盲目性。
(3)犹豫型行为模式案例中的主人公欧阳烨,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态度,一会儿想辞职,一会儿又想留下,这是一种犹豫型行为模式,也是不成熟的。结果是他始终不能扔掉思想包袱,同时给单位留下一个“不安心工作”的印象。他把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搞得非常紧张,把自己形容为:处在不断增加温度的水中。其实,他已经掌握了水温的调控权,下一步应该尝试着如何调控水温。
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当你感到迷茫、困惑时,学着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看自己是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没有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如果能经常这样反思调整自己,生活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认清自己,走出 "职业迷茫"
发布于 2022-10-05 15:15
认清自己,走出 "职业迷茫"相关文章
心理专家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产前抑郁症病因与女性在孕期的激素变化有密切关联。相信许多妈妈都了解产后抑郁症,但是近日专家表明,产前抑郁症比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来得更大,需要各位准妈妈多加关注:产前抑郁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孕期心理疾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孕妇无法控制自己的烦闷情绪,常发生于6-10周或开始为分娩作准备的孕妈妈。心理专家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产前抑郁症病因与女性在孕期的激素变化有密
发布于 2022-12-18 11:00
0评论
概述
精神病虽然并不会危及人的生命,但是一旦要是得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还是很严重的。更是有很多人患上了精神病。社会问题是导致精神病的重要原因,而我们要想彻底治愈精神病,就需要了解一下这个病的发病原因。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患上的病也是千奇百怪,由于社会竞争力大导致很多人出现了心理压力从而也就导致了精神病的发生。
步骤/方法:
1、
社会要素是引发此病的主要病因,进修严重同窗关系及局部社
发布于 2023-01-24 22:10
0评论
误解一:父母身材均偏矮,所生子女肯定高不了。
子女身高会受父母的影响,受父母身高影响的下一代的身高,称遗传靶身高。遗传靶身高影响子女最终身高的比例约占50%~60%。也就是说,子女生长到最终身高(即成年时身高)时,有40%左右是受非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父母均身材矮小的家庭,所生子女只有部分身材矮小,而不是全部。因此,身材矮小的父母千万不要认为自己都不高,小孩必定长不高
发布于 2024-10-27 01:24
0评论
状况一:
担心长时间佩戴眼镜反而会使得眼睛有依赖性,导致度数加深,因此家长提问:“孩子只在学习时戴眼镜可不可以?”
专家表示,如果孩子的双眼视力都在0.7以上,摘下眼镜不会对学习和工作造成太大影响,因此近距离用眼时可以不戴眼镜。但0.7以下的视力或300度以上近视的人看远看近都会感觉不适,这就需要经常戴眼镜了。如果双眼视力相差很大,双眼看物会有不平衡感,不戴眼镜易导致视疲劳,反而导致度数加深。所
发布于 2023-04-22 02:05
0评论
失恋后可能存在长期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等情况,可采取自我调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帮助自己走出来,避免长时间沉湎于失恋后异常情绪中,以免发展为抑郁症。1、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能力,失恋后随着时间流逝,负面情绪也会慢慢消散,逐渐恢复正常。需学会自我调节,可与家人、朋友聊天、外出游玩、适量运动等,多参与集体活动,并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或转移注意力,有助于走出来;2、心理治疗
发布于 2023-05-27 20:27
0评论
环境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当代人越来越感到疲惫不堪,资料统计显示:30岁至40岁人群中肾虚比例达半数左右,40岁至50岁达到65%-70%,50岁以上的人群则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虚现象。
肾为五脏之本,补肾就是补根。但是如何补肾,补什么?存在着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偏执型补肾。
提到补肾,人们往往把它误认为壮阳,想到市上琳琅满目的鹿茸、鞭、雄蚕蛾、肉苁蓉、淫羊藿等含大量动植物激素的壮阳药及一
发布于 2024-04-02 13:29
0评论
1、误区之一: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只要补充足够的钙,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其实,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缺钙,骨质疏松的原因或诱因很多,如:(1)体重过低;(2)性激素低下;(3)吸烟;(4)过度饮酒;(5)过度饮咖啡、碳酸饮料;(6)体力活动缺乏;(7)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8)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等;(9)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发布于 2023-01-25 21:47
0评论
误区一:过度依赖止痛药或拒绝使用止痛药有统计发现,在曾发生过急性肩痛的被访者中,多数人选择自己帖膏药、用跌打酒,或者随意服用止痛药。殊不知,止痛药或膏药只起到局部暂时缓解或控制疼痛的作用,引起疼痛的根源仍然不能得到适当处理,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引起慢性疼痛。同时,又存在另一种情况:一些人在行手法松解或关节镜治疗后,因担心止痛药的副作用而拒绝使用止痛药。服用止痛药后,减轻了治疗后的疼痛,有利于功能锻
发布于 2023-02-28 04:31
0评论
日常门诊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患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范围明显减少就医,尤其是抬臂困难,医生常常会告诉您可能是得了肩周炎。仿佛肩周炎发病率是肩关节疾病中最高的。但事实上这是缘于我们对肩关节疾病的认识尚存在很大偏差所至。根据美国运动医学协会的定义肩周炎其实是一种粘连性关节囊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真正的肩周炎发病却相对较少,肩袖损伤才是肩关节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肩峰撞击征和肩关节不。可
发布于 2023-01-04 11:16
0评论
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俗称,是一种退行性变,在中老年人中多发,是导致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很多人对骨刺都存在以下误解。
骨刺是疾病
很多人认为,骨刺是疾病,其实骨刺并不是疾病,是一种退行性变,几乎每个人都要长骨刺,女性稍早,一般在40岁以后就开始出现,而男性一般在50岁以后长骨刺,这是一个人体老化的过程。
人老了不一定都会得骨刺
其实,所有的人到老都会长骨刺。随着人体的衰老,骨钙的丢失慢慢开始大
发布于 2023-02-17 12:5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