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耳道流脓已有几年,时好时犯。年初时,可恨病又复发了,流出的脓液还伴有血迹,并出现高热、头痛、嗜睡等症状。他在家人陪伴下,即刻去了专科医院就治。经医师检查,确诊为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脑膜炎。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和乳突切除和鼓室成形术,达到了康复。
医学上根据中耳炎的不同特征可分“单纯型”和“胆脂瘤型”。前者一般为鼓膜紧张部穿孔,流的脓水像黏鼻涕一样,不太臭,脓汁时流时止,病情时好时坏,长期不愈将导致听力下降;后者为鼓膜松弛部穿孔,流的脓水像腐乳汁一样,厚厚的并伴有恶臭味,可长期流淌不止,除了导致听力下降,还会引起周围骨质破坏,重要结构受损。
胆脂瘤这个名称,很易使人联想到肿瘤,其实它不是真正的肿瘤。它是因为耳膜松弛部分穿孔,外耳道的上皮细胞长入中耳腔里,由于炎症缠绵不愈,这些上皮细胞活动力增强,层层脱落的皮屑逐渐堆积增大,扩张压迫而侵犯周围骨质,使骨质吸收破坏,如在乳突x线片下,就会显示出一个“瘤”样的阴影。但是胆脂瘤不是肿瘤,它是一个表皮囊肿。虽然不是肿瘤,但它会破坏周围的骨质和器官,生物学行为类似于肿瘤,一定要引起重视。中耳周围有内耳听觉感觉器官、平衡器官、面神经、味觉神经、大血管,和大脑靠近,中耳胆脂瘤如果不及时清除,将导致上述器官的损害,产生严重的后果。
临床中,通常把胆脂瘤比喻一颗埋在耳内的“定时炸弹”,随着炎症的加重,常常会发生“爆炸”,造成严重后果。胆脂瘤逐渐增大,破坏周围的骨质,往往合并感染,而且脓液不容易往外耳道排出,向四周缝隙扩散。如果中耳内的脓液穿过破坏的骨质,向颅底扩散,若积存在颅骨和硬脑膜之间,可形成硬膜外脓肿。患者常有一侧头痛、低热、耳道有周期性大量脓液流出。如果炎症进一步侵入到颅内,或是细菌随血液或淋巴液侵入脑组织,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等,可出现持续性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失语甚至昏迷症状;如果胆脂瘤向耳郭后边发展,穿破乳突骨质,可在骨膜下形成脓肿,耳后会红肿高起,把耳郭推向前方,挤得耳郭耸起来,或穿破皮肤,在耳后形成瘘孔,臭脓流个不停;如果向内侵犯面神经,可发生周围性面瘫,患者患耳侧的眼皮闭不拢,嘴角歪向对侧;若侵犯内耳,则出现听力下降、天旋地转的眩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所以,慢性中耳炎患者,应及时求助于耳科医师,看是否有胆脂瘤存在的可能。如有胆脂瘤存在,应及时手术清除,并重建中耳结构。面神经在耳朵里经过,当病变严重时候,不易辨认神经和炎症肉芽,手术要注意防止面瘫的可能。目前的显微外科技术,对处理胆脂瘤中耳炎已经有成熟的经验,国际间的交流让国内优秀的耳科医生具有国际一流的外科治疗技术。手术不仅可轻松地清除胆脂瘤,在神经未受伤的情况下,多数可以重建听力,治疗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