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05 23:07

  什么是眼睑痉挛?
  眼睑痉挛是以眼轮匝肌过度活动导致患者瞬目次数增多(每分钟大于27次)、持续性不自主闭眼为特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严重时双眼紧闭,不能正常视物和行走,常需用手撑开双睑视物或行走,严重时成为功能性盲。一般起病隐匿,发病年龄多大于50岁,女性好发。少数可单侧起病,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均发展为双侧眼睑痉挛,少数患者可伴发面肌痉挛,表现为嘴角及下颌的抽动。
  如何发现自己患有眼睑痉挛?
  眼睑痉挛最为常见的症状是眨眼次数增多、畏光、注视时阵发性睁眼困难等。上述症状常在紧张、激动、疲劳和生气时加重,可因说话、阅读、休息和睡眠时减轻。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存在感觉诡计现象,即可通过牵拉或按压眼周、颌面部而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精神症状,甚至在起病之前就有精神症状。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时,可能提示患有眼睑痉挛,应及时就医。
  如何治疗眼睑痉挛?
  一般处理:眼干不适和畏光患者,佩戴护目镜、避免强光刺激。伴有精神症状者,服用抗焦虑药和骨骼肌松弛药。
  肉毒毒素注射:眼睑痉挛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临床适应症之一,循证医学证据亦推荐肉毒毒素为眼睑痉挛的首选治疗方式。可使90%以上患者的眼睑痉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无明显不良反应。
  手术及其他:对于部分肉毒毒素治疗无效者,可考虑眼轮匝肌切除术、经颅磁刺激(rTMS)和脑深部电刺激(DBS)等治疗方式。

眼睑痉挛是什么?怎么治疗?相关文章
很多朋友都有过眼睑跳动的经历。偶尔发生时,大家都可依一句“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玩笑,多会不太在意,尽可以一笑了之。但是如果经常眼睑跳动或面肌抽动,就会使有些人烦恼不堪。神经内科临床上,常常有些病人,特别是中老人,出现眼跳次数增多,眨眼过多,畏光,有时甚至出现睁眼困难。少数病人还出现双眼跳动等双侧眼睑痉挛表现。这些病人越是紧张、疲劳时越严重,甚至影响社交生活,见个朋友、或上台讲个话时都会眼跳得更
发布于 2022-09-25 05:01
0评论
患者提问:李医生,我为什么会得眼睑痉挛这个病呢?我如何做能让这个病好转呢?李医生: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B)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BEB发病机制可能与脑部基底节损害,导致多巴胺能受体超敏或多巴胺递质失衡,胆碱能神经的过度活跃有关。眼睑痉挛与精神紧张、疲劳有一定的关系,当人精神紧张、体力疲劳时,眼睛使用过度或眼睛受到阳光、风沙刺激时,症状会加重发作。另外,和一些眼病也有关。如通
发布于 2023-02-21 08:56
0评论
原发性眼睑痉挛 由于眼轮匝肌痉挛性收缩引起的眼睑不随意的闭合。常为双侧病变,呈进行性进展。2/3为女性,多在60岁以上发病。其病因未明。偶见有脑干病变者。痉挛的频率和时间不等,严重者可引起病人功能性的失明。大多数病人的症状在3~5年内稳定。1/3的病人有相关的运动异常,如:Meige综合征、原发性震颤或帕金森病。诊断时应除外:角、结膜炎,倒睫和睑缘炎引起的继发性眼睑痉挛。 Meige综合征为双侧
发布于 2024-05-12 20:22
0评论
Meige综合征是一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双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样不自主运动,又称眼睑痉挛―口下颌部肌张力障碍。由法国神经病学家HenriMeige于1910年首先报道。Marsdan将其划分为三个类型:(1)眼睑痉挛型;(2)眼睑痉挛合并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3)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病通常老年期起病,以40~70岁居多,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为1:2-3。通常缓慢起病,发病前有单眼或
发布于 2022-12-09 09:47
0评论
(一)原发性眼睑痉挛:是由于眼轮匝肌痉挛性收缩引起的眼睑不随意闭合,常为双侧病变,呈进行性进展。2/3为女性,多在60岁以上发病。其病因不明。痉挛的频率和时间不等,轻者眼轮匝肌阵发性、频繁的小抽搐,不影响睁眼;重症者抽搐明显,以致睁眼困难、影响视物,引起功能性失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3-5年内稳定。1/3的患者有相关的运动异常,如:Meige综合征、原发性震颤或帕金森病。诊断时应除外角结膜炎、倒
发布于 2024-05-12 20:15
0评论
双侧眼睑痉挛的治疗目前仍然是医学界的难题,根本原因是目前还不清楚双侧眼睑痉挛发病的真正原因,也不明确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大多学者认为是不明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因此很多的治疗都是对症治疗,而不是对因治疗,因此很难获得治愈的效果。目前的治疗包括三种:1、药物治疗这也是眼睑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氯硝安定、氟哌啶醇、硫必利、苯海索等,部分病人在疾病的开始阶段会有一定效果,但是
发布于 2023-03-02 02:46
0评论
一、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 应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睑痉挛是目前世界上首选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实际上,肉毒杆菌毒素的临床应用是自70年代起由Scott倡导的。起初是作为一种斜视手术的替代疗法。由于它在一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安全有效,较手术更简便易行,近年来被应用于除眼科外的其他肌肉痉挛性疾病中。而真正用于治疗睑痉挛及面肌痉挛是由Frueh等于1984年首先报告的。中国大约是在九十年
发布于 2024-05-12 20:35
0评论
引起眼睑痉挛的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上发现患者在发病前多有脸部受寒或长时间吹风的病史,是一种非随意性眶周轮匝肌的自发性痉挛性收缩,多数病人表现为频繁而不由自主地强烈闭目,病程呈进行性进展。因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确,故现代医学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抽搐的肌肉上选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效果较明显,每注射一次效果可维持3个月左右,需连续治疗,但反复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使部分脸肌萎缩
发布于 2024-05-12 20:42
0评论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面肌痉挛包括典型面肌痉挛和非典型面肌痉挛两种,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而非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最后累及眼睑及额肌。临床上非典型面肌痉挛较少,
发布于 2023-01-11 11:21
0评论
很多人面部都有黑痣,位置与大小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种黑痣十分特别,患者的上、下眼睑各有一块黑痣,当患者闭眼时,两块黑痣合二为一,睁眼时,黑痣分开,因此这种黑痣被称为分裂痣或者对吻痣。1、眼睑分裂痣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呢?眼睑分裂痣发生于胚胎时期上、下睑尚未分开时,当眼外胚叶发育成熟,上、下睑之间睑裂形成时,则将痣一分为二。2、眼睑分裂痣的修复难点在哪里呢?眼睑为人体皮肤最薄的部位之一,单纯植皮修复后
发布于 2022-10-11 03:3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