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05 21:53

随着面部微创美容手术的发展,皮肤填充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填充体表的皱纹、凹陷和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填充物后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手术者出现了各种症状,如局部皮肤瘙痒、疼痛、反复红肿、痤疮样皮炎等。特别是在各种美容院会所中,各种成分不明的填充物伪装成正规的填充物,给越来越多的求美者带来了各种危险因素,特别是填充物的游离性和毒性,引起了许多 这在患者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然而,由于诊断手段的限制,在取出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二次伤害、清除率低等不良后果。对于面部注射美容的患者,由于注射剂量小,常规检查手段不能令人满意地显示。
X线检查方便且价格低廉,但在注射剂成分不明的情况下,大多不能在X线下成像,或只是高密度或等密度,有团块状或云雾状的不规则阴影,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是很清楚,有的还能看到钙化的阴影,难以判断注射剂在组织中的形态和分布。B超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清楚地显示组织中各组织的形态。B超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清楚地显示组织中各层的结构和注射物囊腔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可动态观察,但直观性也较差;CT对骨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CT成像对骨粉这种填充物的诊断率较高,但辐射较大。
X光片、B超、CT、MRI平扫等在临床应用中只能提供一个横断面的图像信息,难以形成注射物的三维直观图像,因而在取出过程中留下的难度和风险较大,而且注射物在组织内范围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可能性。MRI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等优点,目前已被作为诊断各种注射美容并发症的首选检查。通过术前MRI平扫和三维重建患者的面部填充区,结合局部情况,可以准确评估填充物的范围和边界。其缺点是咨询和检查时间较长,但可以为医生提供最全面的信息,选择最佳的手术切口,达到最小的手术创伤和最大的手术切除效果,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正常组织的损伤。传统的模糊法不容易被遗漏,对注射物的清除也比较彻底。

核磁共振(MRI)及其三维成像在去除注射物中的价值相关文章
核磁共振的另一特点是流动液体不产生信号称为流动效应或流动空白效应。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状结构,而血液为无信号的黑色。这样使血管很容易软组织分开。正常脊髓周围有脑脊液包围,脑脊液为黑色的,并有白色的硬膜为脂肪所衬托,使脊髓显示为白色的强信号结构。核磁共振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效果最佳的是颅脑,及其脊髓、心脏大血管、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对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观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变
发布于 2024-01-09 22:41
0评论
ct是人体的平面图(切片)核磁共振是个三维透视图。如果不能确认病理位置只能核磁共振,能确认的话就ct就行。如果身体里有金属部件的话是不能作核磁共振的,想想那个巨大的磁场。。。反正ct的原理是x光反射时间的长短不同形成影像的 核磁对人体伤害小,CT属于利用X线对人体进行检查有辐射。一般来说MRI偏向对软组织的检查,CT偏向硬组织(骨组织),检查时得依据特定情况。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CT有看不清
发布于 2024-01-09 22:21
0评论
在做影像检查的时候,X线和CT以及核磁共振(即MRI)有什么区别呢?它们被认为不能互相替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成像原理不同,检查疾病各有侧重x线、ct、核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上是医学影像检查的几种常用方法,成像原理各不相同,检查手段各有所长,检查疾病也各有侧重。以拍一个苹果为例:x线片是从苹果正面透视到苹果里面的结构,通过黑白颜色的不同呈现出一幅图像,大致能呈现出哪是水分、核或果肉;ct机是由x线机发
发布于 2023-02-19 05:36
0评论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8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
发布于 2024-06-10 20:07
0评论
1、MRI显示隐匿型乳腺癌的价值隐匿型乳腺癌(occultbreastcancer,OBC)是指无乳腺肿块而以转移癌为临床表现的乳腺癌,是一种较少见的临床特殊表现类型的乳腺癌。OBC的肿瘤直径多在1cm以下。这种原发瘤小而转移瘤大的现象可能是两者的差异性生长所致。OBC病理上以组织学早期癌如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较多见。至于乳腺原发癌隐匿的原因,有学者通过25例OBC分析认为:(1)原发肿瘤小;(
发布于 2023-02-06 22:22
0评论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根据大宗尸检报道,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0.2%~7.9%,但大多数为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颅内动脉瘤年发生率为10%。据统计,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高峰发病年龄为40~60岁。动脉瘤一旦破裂,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达40%,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为60~70%。第一次出血后经保守治疗存活下来的病人,有35%将在一年内再次出血而死亡,51%将在5年内死亡。动脉瘤出血后1年
发布于 2022-10-20 14:14
0评论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即人们常说的MRI,因其对人体没有任何放射性损害,可多方位、多层面成像,以二维、三维方式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病变,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过,在进行MRI检查前,必须要了解几个检查注意事项,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1.装有心脏起搏器或心脏支架、血管支架、心脏搭桥、神经刺激器的患者不能做MRI。 2.颅内有银夹、眼球内金属异物者禁止做该检查。 3.曾做过动脉病手术(动脉瘤术后)、
发布于 2024-06-10 19:47
0评论
  一、常规临床应用1、神经系统疾患:中枢神经系统位置固定,基本上不受生理运动的影响,故MRI以中枢神经系统效果最佳。MRI的多方位、多参数、多轴倾斜切层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极其优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除颅骨骨折及颅内急性出血不及CT外,在脑部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脑白质病变、脑发育畸形、脑退行性病变、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病变、脑挫伤、颅内亚急性血肿以及脊髓的肿瘤、感染、
发布于 2023-02-06 22:32
0评论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象(MRI)CT对内膜癌诊断有一定价值,CT扫描图象清晰,组织细微结构可准确描出,对肿瘤大小、范围,CT可准确测出,子宫壁肿瘤局限者83%能确定病变阶段。CT还可确定子宫肿瘤向周围结缔组织、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盆壁、腹膜转移结节等。尤其对肥胖妇女的检查优于超声检查。MRI是三维扫描,优于CT*二维扫描),对Ⅰa期内膜癌可描出。且可描出病灶从内膜向肌层浸润的
发布于 2023-02-03 17:45
0评论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CT)检查是目前显示胰腺最好的检查方法,对判定胰腺组织是否异常有高度的可靠性。CT诊断胰腺癌的阳性率为94%,发现最小肿瘤直径为1.0cm。临床疑似胰腺癌,或发现胰或胆管扩张(狭窄)的证据,应依据规定的胰腺专用规程(三期断层成像加薄层扫描)通过动态螺旋或螺旋CT进行初始评估。胰腺癌的影像表现为胰腺增大,轮廓不规则、有缺损。病变区密度不均匀,常为低密度,也有的呈高密度。胰头
发布于 2022-10-09 00:2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