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跟痛症的原因很多,常伴有跟骨结节前缘的骨刺,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包括滑囊炎、跖骨肌腱起始处的筋膜炎、跟腱后端的止点裂伤、滑囊下脂肪垫炎等疾病。笔者于2005年2月至2007年8月采用微创针刀松解术治疗足跟痛,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96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78足,平均年龄52岁;病程2周-6年,平均病程6个月。对照组42例,58只脚,平均年龄53.5岁,病程10天-4年,平均病程5.5个月。对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和1995年实施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①足跟下疼痛,早晨站立时较重,行走片刻后缓解,但行走时间长后疼痛加重。
② 足跟结节前下方有明显压痛,足跟前侧和内侧也见有压痛。
③放射线照片显示跟骨结节前方有骨刺形成或足弓中点有条状钙质阴影,排除骨质增生。但有疼痛者不一定有骨刺。
(3)病例纳入标准
40-80岁,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属于中医证候分类中的肝肾不足;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好者。
(4)病例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足部疾病,如软骨病、痛风、骨折、肿瘤等;排除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
2.治疗方法
(1)治疗组
采用北京华夏针刀医疗设备厂生产的汉章针刀。患者俯卧在床上,脚跟朝上,两脚下垫软垫。将最明显的压痛点标记为进针点。用碘酒和酒精对病人进行常规消毒,用5毫升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选择4号针刀,针刀口线与足部纵轴方向一致,垂直刺入到达跟骨表面,先纵切数刀,再横切摆动,感觉针刀下有松动感后拔出针刀,然后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0.3ml局部封闭,压迫止血,创可贴包扎针眼。每周1次,3周为一疗程。
(2)对照组
用1%利多卡因2ml加曲安奈德注射液0.3ml,做痛点封闭,每周1次,3周为1疗程。
两组均有随访,随访时间从6个月到2年不等,平均11.2个月。
3.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
(1)主要观察指标
疼痛通过VAS(视觉模拟量表)视觉模拟量表判断脚跟疼痛变化(VAS:0-10,0为不痛,10为最痛),压痛,功能障碍,失眠。疗效评估以3个月为一个观察周期,随后每3个月定期随访。观察指标的分级和量化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制定。
(2)疗效标准
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制定。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
治愈:足跟痛消失,晨起或行走时不痛,症状体征评分减少≥95%。
有效:足跟不痛,晨起或行走时略感疼痛,功能接近正常,症状-标志评分减少≥70%,<95%。
好转:足跟部轻度压痛,行走时仍有疼痛感,但比治疗前减轻,症状积分减少≥30%,<70%。
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症状和体征减少<30%。
4.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后统计两组病例的疗效,应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两组病例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
针灸加神经阻滞治疗失弛缓症
发布于 2022-10-06 07:46
针灸加神经阻滞治疗失弛缓症相关文章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胃交界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受损。1、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2、症状与食管收缩程度可能并不一致,容易引起延诊误诊。原发性液体吞咽困难是提示贲门失弛缓的经典症状。3、不同的亚型对于治疗有不同的反应。4、对于外科治疗无禁忌症的患者,建议采取肌切开术(腹腔镜或内镜)或气囊扩张术等能确切减轻梗阻的治疗方法。
发布于 2022-10-04 04:05
0评论
概述
我的一个很要好的同事最近很不好,因为他得了白血病喷门失缓症,他不是不想吃饭,是因为由于一吃饭就感觉到喉咙里面针刺一样疼痛,感觉特别不舒服,所以吃的很少,因此导致了,身体特别不舒服,所以一段时间下来,身体就瘦下去了,最后我带她去看医生了,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来治疗好了,西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白血病贲门失弛缓症?
步骤/方法:
1、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白血病贲门失弛缓症是食道的毛病,因
发布于 2023-04-20 09:13
0评论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本病为一种少见病(估计每10万人人中仅约1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20~39岁的年龄组。儿童很少发病,男女发病大致相等,较多见于管扩张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主要病理
发布于 2022-10-02 11:20
0评论
门失弛缓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见于青年。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临床表现:1、吞咽困难:起病多较缓慢,但亦可较急,初起可轻微,仅在餐后有饱胀感觉而已。咽下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虑、惊骇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初咽下困难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后期则转为持续性。2、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闷痛、灼痛、针刺痛、割痛或锥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及中上
发布于 2022-09-24 21:53
0评论
目前对于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是腹腔镜下Heller术加抗反流术。随着对贲门失弛缓症病因、病理、发病机制等认识的不断深入,尤其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应用于临床,将更好地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对手术疗效的判断。贲门失弛缓症的外科手术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初由Heller于1913年首先通过食管贲门部黏膜外肌层切开手术(即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之后Heller术因其疗效确切成
发布于 2022-10-03 16:28
0评论
(一)咽下困难无痛性咽下困难是本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占80%~95%以上。起病多较缓慢,但亦可较急,初起可轻微,仅在餐后有饱胀感觉而已。咽下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虑、惊骇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初咽下困难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后期则转为持续性。少数患者咽下液体较固体食物更困难,有人以此征象与其他食管器质性狭窄所产生的咽下困难相鉴别。但大多数病人咽下固体比液体更
发布于 2024-06-30 16:35
0评论
贲门失弛缓症主要特征就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那它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会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
那这种疾病是怎么得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专家研究告诉我们:这种疾病的病因迄今依然不明。但是认为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其发病与食管肌层内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或缺乏以及副交感神经分布缺陷有关。专家认为或许
发布于 2024-06-30 16:22
0评论
贲门失迟缓诊断需谨慎,需要和其他贲门疾病或食管动力疾病鉴别,因此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是必要的检查手段。治疗目前分内镜和外科微创两种。内镜下治疗推荐肌层切开,但远期效果仍不确定。内镜下扩张或内毒素注射不推荐年轻患者,可能为以后治疗带来麻烦。腹腔镜下肌层切开是经典外科根治方法,效果安全可靠。我院有完备的食管动力检查设备,并提供成熟的腹腔镜下食管肌层切开和抗返流治疗。
发布于 2023-02-06 04:27
0评论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主要表现为:1、无痛性吞咽困难是本
发布于 2022-10-03 22:25
0评论
不久前,消化科收治了一位长期饱受病魔困扰的患者。吴女士近八年来出现反复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及呕吐等不适,经诊断患有“贲门失驰缓症”。八年来,吴女士辗转就医,尝试了许多西药、中药,效果均不理想,几年前还进行了食管支架植入治疗,但是仍旧没有明显改善。慕名来我院治疗,在万荣教授的带领下,内镜中心团队成功开展了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患者症状迅速改善,如获新生。目前该病药物治疗和支架置入不能根本解除
发布于 2023-03-17 16:5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