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15 05:2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颈动脉瘤和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脑出血和脑梗塞这个现代社会最大的健康杀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而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动脉粥样硬化则多是颈动脉瘤和颈动脉狭窄阻塞的罪魁祸首,
  颈动脉瘤,是一种颈动脉系统的动脉血管病变。虽然我们称之为“瘤”,但实际上它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肿瘤,而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外伤、炎症、遗传发育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动脉血管管壁变薄向外突起。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颈动脉瘤大的可以有1、2厘米甚至更大,而小的可能只有1、2毫米。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因为颈动脉瘤不是“肿瘤”,或者因为它很小而轻视忽略了它,因为它可以在人们激动、用力,甚至仅仅是咳嗽、排便等各种猛然使血压增高的情况下突然破裂出现大出血而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这就好像自行车的内胎用久了以后向外鼓出了一块;如果不及时修补或者更换的话就会随时“爆胎”一样。
  颈动脉从胸腔开始一直延伸到我们的大脑,是供应大脑的最重要的动脉血管。我们把颈动脉大体分为两个部分――颅(脑壳)内和颅(脑壳)外。颅外较大的颈动脉瘤可以在颈部摸到甚至看到;而颅内的颈动脉瘤因为看不见摸不到要隐蔽得多,因此被发现时大多已经破裂出血,这种出血往往是致命的,不少病人因此而丧失了救治的机会。可以这么说,颈动脉瘤虽然不是什么“癌”和恶性肿瘤,但是一旦破裂它给患者的健康带来的影响轻者就是中风,重者将有性命之虞。
  虽然我们把得了颈动脉瘤比作为像脑子里放了一个“定时炸弹”一样危险,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发现了就可以设法解除“定时炸弹”的危险。
  目前,治疗颈动脉瘤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这是一种很好很有效的方法,但是开颅手术除了对神经外科医生有极高的技术要求之外,对病人的年龄、一般健康状况和颈动脉瘤的情况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为了保证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有一部分病人是不适宜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第二种是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神经介入手术是直接从血管内到达动脉瘤的部位进行手术,简化了手术步骤,也避免了手术开颅的问题。
  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是神经介入手术中的一种方法,也被简称为“颈动脉支架手术”或“颈动脉支架”,是国际上在近十来年发展起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新型高科技微创手术方法。在颈动脉内放置支架是为了重新建立完整的血管形状,因此,它可以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动脉狭窄增加脑血流供应、减少脑缺血脑梗塞的发生;也可以用于治疗梭形动脉瘤和所谓的宽颈动脉瘤。
  对于一位80多岁高龄的双侧颈内动脉瘤患者,而且同时患有房颤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疾病,选择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是十分适宜的,因为这样能够避免更多由于治疗过程而带来的风险。如果CT血管造影、MRI血管造影尤其是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有宽颈动脉瘤或梭形动脉瘤,那么放置颈动脉支架是很好的方法,更有可能需要同时置入铂金弹簧圈一起起到加固血管的作用。唯一的缺点就是目前这些神经介入材料的费用比较高,还没有纳入医保范畴。

颈动脉瘤一定要放支架吗相关文章
日前,由我院神经介入科杨新健教授、刘爱华博士等领衔完成的“支架辅助栓塞脑宽颈动脉瘤的临床随访研究”的课题显示,使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脑宽颈动脉瘤具有更高的完全栓塞率、更低的并发症率和随访复查复发率。国内外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实验研究表明,单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残颈比例较高,尤其是对宽颈动脉瘤而言,在具有残颈的动脉瘤患者中,动脉瘤再破裂率及复发率均高于完全栓塞患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
发布于 2022-10-20 14:29
0评论
支架辅助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有了支架辅助,可以将以前无法获得致密栓塞甚至无法栓塞的颅内宽颈、微小、梭形动脉瘤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增加栓塞比例,防止动脉瘤复发,促进愈合。支架在其中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保护载瘤动脉,使弹簧圈能很好地在动脉瘤内填塞,防止因载瘤动脉狭窄、闭塞造成术后脑梗塞;2、增加瘤颈栓塞密度,由于有支架的阻挡,弹簧圈在瘤颈部可以依载瘤动脉形态塑性,完
发布于 2023-03-06 07:16
0评论
患者: 检查及化验:颅底动脉瘤 治疗情况:做了造影及各项检查,医生建议,现在按压颈部,过二十天堵掉一根颈动脉,或到长海医院装‘试验期'的密网支架。 病史:有多年头晕,不注意。 1,能装密网孔支架,2,到目前为止,装密网孔支架死亡率?3,费用共多少?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黄清海答:密网孔支架几乎能用于颅内所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但在当前我们主要将这种支架用于治疗颅底动脉瘤和未破裂动脉瘤。决定
发布于 2023-03-06 08:46
0评论
很多动脉瘤行介入手术的患者与家属术后往往会问,患者在术后需注意哪些问题?因为每个病人的介入手术的部位、手术方式都不同,在这里大致讲述一下,以便术后病人参考。动脉瘤介入手术的病人术后需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因为高血压是动脉瘤的一个发病的高危因素,虽然介入手术已经做了,但术后还是要严格控制的。其次,术后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因为便秘时,患者会用力排便,会造成颅内压升高,对动脉瘤会有影响,所以,可以服用通
发布于 2023-01-10 00:41
0评论
在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的过程中,解脱后的弹簧圈移位或逃逸是比较棘手的并发症之一。所谓弹簧圈移位或逃逸,是指原本解脱在瘤腔内的弹簧圈受血流冲击或后续弹簧圈的推挤,移位或逃逸到正常动脉里,如果堵塞了该动脉的血流,就会造成该动脉供血区的脑梗塞。那么,如何防止弹簧圈移位或逃逸呢?“腔大口小”的动脉瘤,我们称之为窄颈动脉瘤,弹簧圈不容易从瘤腔内跑出来,我们单纯用微导管栓塞瘤腔就可以了;但对于“腔小口大”的动
发布于 2022-10-20 04:49
0评论
下面说的只是适合那些介入治疗的时候放入了支架的患者,只是单纯弹簧圈栓塞的患者一般都不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其它的注意事项都相同。一、抗血小板药物,栓塞动脉瘤的时候如果放入了支架,都必须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包括:1、阿司匹林每次100毫克,每日一次,饭后服用(为了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副作用),一般建议终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100mg),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副作用较小,对有脑血管和心血管硬化的患者都有好
发布于 2023-03-06 02:36
0评论
 55岁的老陆是江苏省徐州市一家市级医院的领导干部,有30多年的吸烟饮酒史,10年的高血压、高血脂病史。也没有进行正规的治疗。临近过年工作比较忙碌,几天前晚间休息时,突然觉得腰背部疼痛,伴有腹部不适。老陆本人以为是劳累所致的腰椎疼痛,口服了一些镇痛药物就卧床休息。可腰痛症状不但没有缓解,而且越来越剧烈,难以忍受,大汗淋漓。家人立即将其送往自己工作的医院,并安排急诊CT检查,检查的结果让老陆一家非
发布于 2023-03-07 05:41
0评论
支架技术使得很多单纯弹簧圈栓塞无法满意治疗的动脉瘤得以有效栓塞,同时对于病变血管的修复和远期复发率的减低有重要的作用,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常用技术,但是因为血管腔异物的植入,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这些药物的遵嘱服用非常重要,否则可能会有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危险的并发症,对于目前普通的支架植入,我们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如下:术前3-5天口服:波立维75mg+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
发布于 2023-03-06 14:06
0评论
摘要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经验。方法:自2001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血管外科采用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84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0岁。结果:84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均或成功(包括8例动脉瘤破裂急诊腔内修复术)。应用分叉支架77例,直型支架7例,其中包括开窗支架2例。术后30天内死亡2例(死亡率2.4%),分别死于急性心肌梗塞和感染性休克。结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是安全
发布于 2022-10-10 18:33
0评论
前面讲过,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是有一定复发率的。复发机理在于血流的冲击把瘤腔内的弹簧圈团压缩到瘤底,瘤颈部重新开放。医生强调定期复查的目的也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复发的动脉瘤。复发性动脉瘤仍然可以再次介入治疗,如再次介入治疗困难也可以考虑开颅夹闭。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支架辅助技术能显著降低脑动脉瘤介入术后远期复发率,因此对复发性动脉瘤进行再次介入治疗时建议常规使用支架辅助。对于首次介入手术使用了支架的复
发布于 2022-10-20 05:0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