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17 01:56

  休息位,不是让你休息。

  休息位,是我在前几篇文章中反复提到的,颈椎的姿势,下颌在不说话时候的位置,舌头的位置,这些都和这个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患者将这些问题纠正回来。

  现代的医学越来越将人体看为一个整体,姿势的问题会导致相当多的问题,蔡主任在台湾交流的时候,台湾有位台大物理治疗系的资深前辈,专看全台湾物理治疗师搞不定的疑难杂症,她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的检查评估是从脚开始检查的,她的患者效果都非常之好,全台湾敬称她为老法师。现代医学已经不单单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而需要将视野放大,纵观整个人体的功能结构状况,找出最主要的问题所在。

  不良的颈椎姿势和下颌休息位会引起咀嚼肌疲劳和关节内部结构关系紊乱,所以这两个的休息位是我们最要重点强调的。

  颈椎,对于脊柱来说,它的整个弧度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最完美省力的结构,而现代人整天坐着看电脑,不良的姿势引发了足够多的颈椎和腰椎问题,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整个人非常挺拔,没有驼背,没有挺着肚子,没有撅着屁股。细化到颈椎来说,要脖子挺直,下巴微微收起,肩膀放松,从侧面看的话耳垂应该和肩膀在一条垂直线上。姿势好的人怎么看都觉得舒服,而姿势不好的人,很多慢性病也会逐渐找到你。

  下颌和舌头的休息位关乎整个咀嚼肌系统的问题,正确的休息位是上下牙齿微微分开2-3mm,下巴自然下坠,靠皮肤和肌肉的长度维持,而不是咬肌收缩将下巴往上提拉。具体做法是:先张口,将舌头放松软绵绵的贴放在下牙后方,舌头越放松就越厚软,然后舌头在下牙后方带着下颌慢慢闭口,厚厚的舌头在闭口过程会先贴到上牙后方和上腭,舌头上面前1/3自然的贴放在上门牙的后方和上颚前方平台处,厚厚的舌头足以维持上下牙齿分开2-3mm,将口中的口水和空气从舌头两侧往后抿,保持下颌不动,只是提升舌骨,吞下口水,口内含着舌头没有空气。湿湿的舌头提供了一定的表面张力,在牙齿和上腭之间相互依附维持一个相对真空的状态,嘴唇轻轻的合上。这个状态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舌肌都处于最放松的状态,关节也处于内部压力最小的状态。

  门诊的患者,我们都会评估他们的休息位,大家基本都没有做到,我们都会耐心的教他们,因为的确这个是整个治疗中非常关键的一点,能很好的学会对于整个治疗也是起到不少帮助。

  如果大家很难理解,随便拿出手上的杂志看下那些明星,或者想一下空姐不露齿笑的时候,他们的口腔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休息位。如果不在休息位,牙齿挨得太近,下巴就很短,脸部比例不对,下颌就会轻微后缩,影响外观。

  现在拿出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做出这些改变,深呼吸,找到最放松的状态,自己是不是同时有外观变美的感觉,仪表仪态是不是也更优雅了?

  一开始的改变总是很难,大家已经习惯于之前错误的姿势,但习惯的并不是对的,它或多或少已经带给你现有的问题,所以要打破现有的错误的平衡,回到最正确的姿势。学习和巩固一个新的姿势需要两周,愿大家能坚持不懈,反复与自己的身体沟通,找到掌控改变自己身体的方法,让身体听你的。

休息位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多重要相关文章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率还是相当高的,国外有研究70%的人一生中有发生过至少一次,女性又是这个病的高发人群,在年轻人中从13-35岁是高发年龄段,最主要的表现为关节区或面部的疼痛、张口度的减少,关节响声,关节绞索卡住,关节功能受限(最主要就是咀嚼食物疼痛)。因为这个病有自限性,就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限制发展,很多人慢慢自我恢复,或者慢慢习惯也就不太关注。但有些患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专业医疗
发布于 2023-02-17 00:16
0评论
    一、定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近年来国际上广为接受的应用名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本病并非指单一疾病,而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又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或)咀嚼肌肌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三类症状。可单独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群,也可二者皆累及。本病多数为功能紊乱性质,也可累及关节结构紊乱甚至器质性破坏。二
发布于 2023-03-20 23:51
0评论
从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中发现,大部分患者存在头前倾的不良颈椎姿势(如图1)。而且有文献报道了不正确的颈椎姿势与颞下颌关节的相关性。如图1所见,头向前倾,耳朵在身体的前方,这个姿势会使肌肉拉着下颌骨往后跑,有可能会压迫到关节盘后侧组织,造成关节炎与翼外肌痉挛,进一步有可能造成关节盘的向前移位,从而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常见的临床症状,疼痛,张口受限或者耳前区的弹响。在临床治疗中,也发现,不少
发布于 2023-02-17 00:46
0评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注意事项:1、避免嚼口香糖,咬手指甲,咬牙和磨牙;2、避免吃坚果类或太硬的食物,单侧咀嚼;3、打哈欠的时候,舌头要抵住上颚,避免大张口;4、避免趴着睡觉;5、不要在休息的时候用手托着下巴;6、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发布于 2023-02-17 00:56
0评论
 颞下颌关节是头骨重要的关节,我们日常说话,吃饭,唱歌等所有的口部日常功能活动都离不开它。它是非常特殊的关节,是人体身上为数不多带有关节盘的关节之一(其他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膝关节,它的关节盘是半月板),也是身上唯一一个需要双侧关节联动的关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问题出在这里),它的工作量非常大,每次张闭口都需要它的参与,每次咀嚼都会带给它大小不同的压力,每次开怀大笑,它都要前后跑动配合张口度,
发布于 2023-02-17 00:21
0评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在各种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最为常见,好发于青、中年,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TMD并非指单一疾病,它是一组临床症状相似的关节疾病的总称。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精神紧张、疲劳等心理因素;2、咬合因素,包括咬合干扰、多数后牙缺失、牙齿过度磨耗、智齿错位萌出等;3、自身免疫因素;4、关节负荷过重,如长期嗑瓜子、嚼口香糖等。TMD主要有以下几个临床
发布于 2023-02-16 21:16
0评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又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疾病总称,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一、致病因素和易患人群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心理社会因素、牙合因素、关节因素等,所以有以下情况的人群较易患本病:1、生活、工作压力大,常有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容易激动以及失眠等精神症状;2、受龋齿、磨牙等困扰;3、喜食坚果等坚硬的食物;4、平日咀嚼食物
发布于 2023-03-20 23:56
0评论
休息位,顾名思义,就是处于最放松的状态。颞下颌关节休息位的最终结果是:轻轻闭上你的嘴巴,舌头填满你的口腔,撑开上下牙齿,距离2-3mm,让牙齿不咬在一起。其中的关键在于舌头!!它要足够的放松,不能用力,将舌头平平展开,贴在上颚,特别是靠近舌根部位,就像吸盘一下,相互贴紧,舌尖放在牙齿后面,收紧下巴,脸部肌肉放松,用鼻子呼吸。请坚持养成这个好习惯,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做到它,你也可以做自己的医
发布于 2023-02-17 00:31
0评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亦称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口腔临床常见的病症。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张口活动受限,关节绞锁等。往往在闭口或一不小心咀嚼到硬性食品时会出现一过性剧痛和弹响,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开始仅表现为一侧,日久则可影响对侧。严重者甚至不能正常进食,只能吃流质饮食。少数病员由于神经受卡压,还可伴耳鸣、头晕、头痛等症。病程较长,容易复发。好发于20岁~40岁之青壮年。本病
发布于 2023-03-21 19:21
0评论
今天在门诊接诊了一位患者,主要是由于颌面部不适到外科就诊的,MRI显示有关节盘的移位,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已住院准备手术,但就在手术当天的凌晨,患者及家属在了解了保守治疗的方法而来我科就诊。很多患者对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了解甚少,在外科就诊后,如果有关节盘的移位等解剖改变,大多医生都会建议手术治疗。然而当今TMD总体治疗计划的核心是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不是将“恢复关节盘的正
发布于 2023-02-17 03:5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