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术后什么时候可以下地开始站立、行走训练?
脊柱结核术后应立即开始康复训练,对于下地站立、行走训练的时间节点国内外存在一定的争议与分歧。国外学者多主张早期下地行走,术后3天内即可佩戴支具下地。国内学者持相对保守观点,要求患者卧床休息至少2周,才开始尝试下地行走训练。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也要提倡个体化:即应该根据患者脊柱破坏的部位、范围,手术固定的方式和牢固程度,以及患者本身的骨质和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决定其下地站立和行走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病情允许,早期活动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早日恢复。
2、术后需要佩戴支具多长时间?
脊柱结核治疗原则之一是制动。传统的制动方法包括卧床、石膏固定、支具固定和牵引等。一般情况下,手术采用器械内固定后,可以获得脊柱即刻的稳定性,但为了确保制动效果,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左右。复诊时通过检查X线片或CT,经医生确认病灶区已实现骨性融合,可考虑取除支具。
3、脊柱结核患者运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总的原则:在医生指导下,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同部位、不同手术方式,应采用相应不同的锻炼方式。基本步骤:手术后尽早在床上进行四肢的关节运动和肌肉力量锻炼,以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手术后早期下地,在腰围、颈托或者支具保护下,由家人搀扶下行走、扶拐行走,逐渐发展到独自行走、长时间行走,再练习下蹲、甚至游泳、慢跑等。具体的运动方式、频率和强度,应遵照医生的嘱咐。
4、脊柱结核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脊柱结核患者应补充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同时还应注意抗结核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免导致食物中毒和过敏等不良反应。如异烟肼能导致体内单胺氧化酶缺乏,进而降低胺类物质氧化能力。因此抗痨药物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无鳞鱼类、长时间放置的海鱼等组织胺含量高的食物。异烟肼类也不可与含酪氨高的葡萄酒同时服用。乳糖阻碍异烟肼类药物吸收,也不能同时服用。牛奶导致利福平类药物吸收减缓,也应减少或避免同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