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19 02:16

  1、脊柱结核术后患者反映有背部酸痛的表现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任何脊柱外科手术后,由于皮肤切口、软组织剥离、以及骨结构的切除、固定等,再加上手术后较长时期的卧床、运动减少,甚至由于患者过于焦虑、紧张而不敢活动,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患者腰背部酸痛、僵硬、容易疲劳等一些不适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量的增加,大多数患者的上述症状会逐渐缓解。在此期间,也可以针对具体症状,给予理疗、按摩、针灸和口服药物等相应治疗,并定期接受相应的检查。

  2、脊柱结核手术后下肢麻木,出现神经受损怎么办?

  脊柱结核手术后出现下肢麻木,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结核脓肿或脊柱破坏压迫脊髓、神经根,造成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对于手术前就存在的这种情况,我们要认识到两点:

第一,神经功能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可能是几周,也可能是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

第二,恢复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手术前神经功能受损害的时间较久、程度较严重,是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的。

此外,在针对脊柱结核病灶进行手术操作时,也可能对脊髓和神经造成一定的扰动、甚至损伤。如果程度比较轻,大多会逐渐恢复;如果损害程度较严重,则恢复困难。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可以把出现此类风险的概率降到较低水平,而且,一旦出现神经受损的情况,有经验的医生也能够在早期作出相应的、积极的处理,让损害降到最低的程度。因此,挑选专业的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很重要。

  3、术前有尿频现象,术后仍然尿频是手术没有做好吗?该怎么办?

  术前有尿频现象说明存在神经组织受损。术后仍存在尿频并非手术失败。脊髓受压神经损伤后,通过手术解除压迫部分患者功能很快恢复正常,有部分恢复缓慢,还有少部分因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机制,无法恢复甚至症状加重。术后应常规使用激素等药物,改善微循环、消除水肿,配合神经营养药物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还应复查MRI,排除术后血肿造成的脊髓受压或减压不彻底。

  4、术后出现驼背是显示再次出现畸形吗?如果再次出现畸形需要二次手术吗?

  脊柱结核术后再次出现驼背需立即咨询主刀医生,复查X线片,确认是否出现了内固定失败。由于钉、棒断裂,或退钉等内固定失败导致的再发畸形,需要二次手术翻修予以矫正。

  5、窦道是什么?脊柱结核术后形成窦道且没有愈合,该怎么办?窦道一般多长时间能愈合?

  所谓窦道,简单来讲,就是因为结核杆菌侵犯了骨与软组织,导致大量脓性分泌物在体内引流不畅,最开始破坏深部软组织,最后逐渐侵犯到皮肤表面,形成了一个开口于皮肤表面的深在性盲管。一般来说,术后形成的窦道通过换药、抗结核药物化疗,在2-3月内可以逐渐愈合。但也有一些病例,经久不愈,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6、脊柱结核术后窦道红肿流脓需要再次手术吗?可以药物治愈吗?

  脊柱结核术后窦道红肿流脓,需要特别予以重视,很有可能是混合感染所致。出现上述现象,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应联合使用,迁延不愈的窦道和再发巨大脓肿则需二次手术治疗。

  7、脊柱结核术后容易复发吗?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和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在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脊柱结核的治愈率已明显提升。文献中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率为1.28%-25%,术前、术后不规范的化疗、病灶节段未能获得良好固定、病灶范围广泛、病灶清除不彻底以及自身营养状况差是造成结核复发的主要因素。

  8、内固定术后出现复发,脓肿形成,切口不愈合该怎么办?

  尽可能做脓液中结核杆菌的培养、药敏和菌种鉴定,以明确复发的病变是否仍然是结核杆菌感染,是否耐药,是否合并其他类型感染,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化疗方案。如脓肿较大,切口不愈合,则应考虑重新进行病灶清除;如病变内无内固定、植骨材料等“异物”,仅行病灶清除。但病灶清除本身可以造成医源性脊柱不稳,必要时重新内固定。

脊柱结核常见问题相关文章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后,患者并非能够高枕无忧,可能会遗留下一些问题:如出现背部酸痛、用药出现耐药、疾病复发等,这些问题往往让患者烦扰不已。今天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赵杰教授,教您如何处理脊柱结核术后常见问题。1、脊柱结核术后出现背部酸痛的表现怎么办?赵杰教授认为,术后患者出现背部酸痛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常见的原因有:①脊柱结核的疼痛可放射到肩、臂、背部处,形成神经刺激症状,造成背部
发布于 2023-02-13 16:37
0评论
1、脊柱结核都需要做手术吗?不是所有的脊柱结核都需要手术治疗。早期、初治、无严重骨质破坏、无巨大脓肿和神经组织受压的患者可以通过抗结核药物化疗治愈。抗结核药物和制动依然是治疗脊柱结核的第一选择。2、什么情况下的脊柱结核需要手术治疗?治疗脊柱结核是先把结核治好才能做手术吗?目前公认的脊柱结核的手术绝对指征包括:(1)骨质破坏影响脊柱稳定性;(2)神经组织受压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瘫痪症状;(3)进行性加
发布于 2023-02-19 02:01
0评论
1、术后什么时候可以下地开始站立、行走训练?脊柱结核术后应立即开始康复训练,对于下地站立、行走训练的时间节点国内外存在一定的争议与分歧。国外学者多主张早期下地行走,术后3天内即可佩戴支具下地。国内学者持相对保守观点,要求患者卧床休息至少2周,才开始尝试下地行走训练。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也要提倡个体化:即应该根据患者脊柱破坏的部位、范围,手术固定的方式和牢固程度,以及患者本身的骨质和身体状况等综合
发布于 2023-02-19 01:56
0评论
1、怀疑脊柱结核,X线检查能确诊吗?一般来说X线检查不能确诊脊柱结核。2、CT检查对于诊断脊柱结核有什么用?能够鉴别出脊柱结核和脊椎肿瘤吗?CT检查能较为清晰的显示脊柱结核的部位、骨质破坏程度、脓肿有无、椎间盘累及情况等。CT对鉴别脊柱结核和脊椎肿瘤具有重要价值。3、MRI对于鉴别、诊断脊柱结核有什么用?什么时候做?MRI可在病变的早期在其他检查结果阴性的情况下发现脊柱结核的病变及确定病变范围。
发布于 2023-01-05 00:41
0评论
脊柱肿瘤和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临床常见,也是常需鉴别诊断的两类疾病。其临床症状大多为腰背痛、肢体放射痛、低热、畏寒、纳差、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即便可能有原发病灶症状,也不能说脊柱病变就是其继发病灶,肿瘤转移或者肺外结核是需要确切证据的。而专科体征则多为脊椎破坏、脊柱稳定性丢失及骨膜、神经根、椎旁肌肉等软组织受累的阳性体征,其实,只要是个东西在里面破坏脊椎、侵犯软组织,都是同样的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
发布于 2022-12-26 13:20
0评论
概述 在这个很容易很发生各种疾病的现实生活里,有一部分都会患上了脊柱结核,虽然说有很多人都不脊柱结核是种什么,但是这确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只是这个病名大家都比较陌生而已。所以还是要引人们高度重视此病,一旦发生了这种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和防止复发,身体才会健康起来。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平时要如何治疗防止脊柱结核复发? 步骤/方法: 1、 脊柱结核一旦出现脓肿,病人就会采取手术清除脓肿,手术
发布于 2023-02-02 06:26
0评论
多数肺外结核的诊断不是由我们定,我们管治疗,比如脊柱结核。很多脊柱结核病人多半是由骨科医生转诊过来的,也有来看肺结核,通过检查发现同时患脊柱结核的。脊柱结核的诊断治疗过程:1、脊柱结核的诊断首先必须做脊柱的CT或者磁共振。2、然后我会请骨科(更细的分科是脊柱外科)医生会诊,或者让病人自己去骨科就诊,由骨科医生来鉴别诊断,这个病人是否首先考虑脊柱结核。3、如果是,那么我会先给病人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发布于 2023-03-10 02:46
0评论
结核病是人类最大的杀手之一。1998年全世界约800万人罹患结核病,其中200万人死亡。据报道2005年有八百八十万人罹患此病,300万人死亡。多见于发展中国家,98%的患者发生在落后贫穷国家与地区,其中亚洲与非洲是病人最多的地区。当今爱滋病发病率的上升使结核病变得更加流行。骨结核约占3%,其中半数在脊柱。脊柱结核的危害要高于身体其它部位。因为脊柱被破坏,可能引致脊柱畸形,甚至双下肢瘫痪、肺功能
发布于 2023-02-13 18:37
0评论
脊柱结核治疗分两大块,一块就是内科治疗,这个往往是治疗的基础,和治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其次就是对症治疗,就是手术治疗。早期我们一定要足量有效,而且疗效一定要足够的,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是内科治疗的主要手段,那么临床上怎样进行抗结核治疗呢?药物呢,治疗的原则往往是早期,要足量,要全程,还要规律,早、连、持、规、全,是治疗的一个原则。我们常用的药物,就是异烟肼,利福平,环磷酰胺,链霉素,或者是
发布于 2023-03-01 11:36
0评论
在临床工作中,我常常听到病人问关于结核病的种种问题。如果在病房,我会花时间尽可能详细地回答病人的问题,但在门诊这做不到。门诊每个病人的看病时间只有5-10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医生要问病人的发病情况、症状,可能要看一大堆化验单、检查单,特别是肺部疾病需要看胸片或胸部CT,这些都很花时间。再遇上有些病人一问三不知、或答非所问,医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了解病情,脑子里要快速思考、分析判断病情,然后
发布于 2023-03-10 01:5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