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第三大致死疾病,目前医生的诊治主要还是以肢体肌力的恢复等神经系统体征作为判别疾病诊治的指标,往往忽视疾病对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卒中后抑郁作为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在我国卒中患者中发生率约为60.3 %,严重影响了患者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言语功能的恢复、认知功能的好转、生活质量的提高、并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致死率”。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方案诊治卒中后抑郁,以整体统一的原则对待患者,从而让患者更好的恢复。
1、从生物方面诊治卒中后抑郁
由于脑卒中是器质性疾病,可损害情绪中枢或传导通路,导致脑内生化递质,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一羟色胺减少导致抑郁。研究显示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抑郁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神经功能障碍促进抑郁状态的发生。反之,抑郁状态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又起负性作用。所以对于脑卒中的患者我们首先要了解疾病本身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作为对机体功能全面了解的开始。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监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去甲肾上腺素和5一羟色胺水平。按照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符合抑郁的诊断标准者需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目前疗效好,副反应较小的药物主要有氟西汀、盐酸舍曲林等。
2、关心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再次我们要认识到对于刚入院的患者来说,住进陌生的医院,加上对疾病的恐惧与忧郁,有必要在第一时间解除患者不良情绪干扰,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运用疏导性语言和神经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引导患者,认识到脑卒中是可治性的疾病,通过医护人员和自己的努力,可以恢复健康、重返社会。
3、调动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庭和社会支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患者病后非常需要家属的陪护和亲友的探视,因此鼓励病人的亲属和朋友常来探视,给病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使其充分享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家属选穴及按摩方法,遵循偏瘫恢复规律,循序渐进地每天定时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对肢体障碍患者进行个别指导。
其实患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积极的社会支持。邀请密切配合治疗、康复效果明显的患者介绍成功经验,也请深受并发症之苦的患者谈经验教训。
4、使用心理量表具体了解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情绪
患者作为一个“活”的机体,神经功能及社会功能都在变化,如果能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就可以防止发生。目前国际上用医疗结局研究简表评价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还可以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和氏抑郁自评量表”。
如果做到以上几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社会支持性心理治疗等,通过倾听、解释、指导、鼓励和安慰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主动配合治疗”,才可能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