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09 19:46

  胸腺瘤属胸外科常见疾病,目前在各家医院广泛开展诊治工作。谈及胸腺瘤各型各期的准确定性及治疗方案,国内外各家医院及研究所提出的论点差异较大。直至今日,国际医师协会尚未能制订出统一的治疗方案。本文将近年来胸腺瘤的诊疗现状及其新进展进行综述,供大家参阅。
  准确概念
  胸腺瘤并非胸腺肿瘤,仅指来源于胸腺上皮的肿瘤。起源于胸腺淋巴细胞可以生成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胸腺内分泌细胞可以生成胸腺类癌、小细胞癌,其他少见类型如脂肪瘤、胸腺囊肿、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等。
  临床上 90% 的胸腺肿瘤都是胸腺瘤,但不能把两者概念混为一谈。胸腺瘤生长缓慢,被称之为「惰性肿瘤」。因 I、II 期胸腺瘤切除后复发率低,既往有「良性胸腺瘤」说法,目前认为胸腺瘤系潜在恶性肿瘤,应注意监视。
  流行病学
  在中国,胸腺瘤的年发病率约为 0.15%-0.17%,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0.2%-1.5%,可能与 EB 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及遗传基因有关。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统计显示男女发病比例基本相当,高发年龄位于 40-60 岁,年龄越小,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在胸外科,胸腺瘤却是最为常见的前纵隔肿瘤,占 47%-50%,在所有纵隔肿瘤中占 20%,其中 10% 异位于颈部或中后纵隔。
  临床表现
  30%-50% 胸腺瘤患者无不适,此类人群多在体检或治疗其他疾病时发现,大部分病人肿瘤属包膜完整、体积较小的 Masaoka 分期 I-II 期。当胸腺瘤增大时会对周围脏器产生压迫,患者产生胸痛、胸闷、咳嗽等症状。
  当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喉返神经、膈神经、食道、心包等重要结构时会出现颜面水肿、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心包压塞等恶劣并发症。
  约 30% 胸腺瘤患者会出现副瘤综合征,其中重症肌无力(MG)最多见,报道显示 10%-50%,且多见于 B2 型胸腺瘤,其余包括: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多肌炎、肾病综合征、Sjogren 综合征等。
  胸腺是内分泌器官,也是淋巴器官,是 T 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参与自身免疫过程,可能是胸腺瘤并发副瘤综合征的原因,具体机制至今尚未能完全阐明。
  诊断及鉴别诊断
  胸腺瘤诊断主要依靠胸部 CT。纵隔云集气管、食管、心脏及大血管,由于上述脏器的遮挡,胸片仅能发现体积大的胸腺瘤,表现为纵隔增宽,单纯依赖胸片易漏诊。
  胸部增强 CT 为诊断胸腺瘤最实用的影像学方法,不仅能发现体积较小的胸腺瘤,辨别位置,且能很好地了解胸腺瘤的包膜是否完整,肿瘤对周围脏器的浸润情况,初步判断良恶性,并指导外科医师制订手术方案,提示术中需注意避免误伤的结构。
  非侵袭性胸腺瘤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实质性肿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与周围结构间存在低密度结构,易完整切除。侵袭性胸腺瘤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沿周围脏器间隙浸润性生长,常有囊变坏死,偶见钙化。
  MRI 相对于 CT 无明显优势。氟-18-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成像可以根据 FDG 摄取程度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并发现肿瘤转移。副瘤综合征提示胸腺瘤可能,一些微小胸腺瘤也因此被筛选出来。
  胸腺瘤确诊需病理,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aspiration,FNA)肿瘤由于标本少、诊断率低,已基本弃用,介入粗针活检或经纵隔镜或胸腔镜活检肿瘤是当前主流手段,相关报道确诊率达 60%-100%,偶有通过奥曲肽扫描(octreotidescanning)确诊报道,但未能推广。
  需要强调的是,活检术仅适用于一些晚期胸腺瘤已有远处转移或瘤体包绕大血管、气管已失去切除机会(随着手术技能的提高,胸腺瘤切除率逐渐提高,活检术呈下降趋势。
  需要与胸腺瘤鉴别的是淋巴瘤、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sdisease)、畸胎瘤、胸廓内甲状腺肿、纵隔型肺癌等。淋巴瘤、巨淋巴结增生症起源于淋巴结,可以位于其他纵隔分区或肺门。
  CT 显示淋巴瘤密度均匀,增强描述显示轻度强化,包绕血管生长,形如「半月」征,但不易压迫血管,区别于侵袭性胸腺瘤?胸廓内甲状腺肿患者常可在颈部扪及肿大甲状腺,CT 见肿块上极与颈部甲状腺相连,密度不均,部分伴钙化。纵隔型肺癌往往偏一侧纵隔胸膜,形状不规则,虽与纵隔关系密切,但起源于肺。
  肿瘤分型与分期
  WHO 在 1999 年制订胸腺瘤组织学分型,沿用至今 A 型胸腺瘤: 髓质型或梭形细胞胸腺瘤;B1 型胸腺瘤:富含淋巴细胞胸腺瘤;B2 型胸腺瘤: 皮质型胸腺瘤;B3 型胸腺瘤:上皮塑或非典型或分化好的胸腺癌;AB 型胸腺瘤:混合型胸腺瘤;C 型胸腺瘤: 胸腺癌。
  胸腺瘤分期目前主流应用的是 WHO 在 1999 年制订、2004 年修订的胸腺瘤分期(Masaoka 分期)。手术范围及是否完整切除肿瘤会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成为共识,早在 1982 年胸腺肿瘤研究组提出了 GETT 分期。Haniuda 分类法主要侧重于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表 1)。
  治疗方法
  一、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胸腺瘤首选治疗方法,特别是 I、II、大部分 III 期肿瘤,手术死亡率 0.7%-4.9%,平均 2.5%。
  胸腺瘤手术切除率较高,Kondo 等报道 1098 例胸腺瘤 I、II、III、IV 期切除率分别为 100%、100%、85%、42%。而完整切除与预后密切相关,Regnard 等报道 307 例完整切除胸腺瘤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 80%、78%、75%、42%,15 年生存率分别为 78%、73%、30%、8%,相对于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效果好。
  相比于完整切除,III 期和 IV 期胸腺瘤完整切除、次全切除及未手术者 5 年生存率下降至 93%、64%、36%。Maggi 等报道侵袭性胸腺瘤完整切除和次全切除 5 年及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 80%、59% 和 73%、44%。
  微创手术。VATS(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胸腺瘤切除术适用于胸腺瘤偏向于一侧患者,目前已广泛开展。微创手术突出优势为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基本达到开胸手术效果,缺点是完成直径大或 III、IV 期肿瘤难度高。
  双侧胸腔 VATS 手术有助于同期切除对侧胸腺及脂肪组织。除了双侧胸腔入路手术,也有颈部-剑突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 过程复杂,但完整切除率得到了提高。
  达芬奇外科机器人操作系统向外科医师提供高清放大三维图像,属微创手术范畴。董国华等报道 31 例平均手术时间 62 min,术中平均出血 54 ml, 术后住院 5-19 天,均顺利出院,临床效果确切?该术式缺点是机器人操作系统价格昂贵,学习周期长,难以普及。
  胸骨正中切口人路胸腺瘤切除+纵隔脂肪扩大清扫术,主流学者认为该术式是胸腺瘤的标准术式, 尤其针对于 III、1V 期肿瘤或伴 MG 等副瘤综合征患者。该术式术野暴露好,手术范围大,有利于切除受累器官,如心包切除、气管切除、血管置换,同时完全清扫纵隔内异位胸腺。Arvind 等 [2°报道行上腔静脉或头臂静脉修补或置换术术后易并发机械通气、移植血栓、肾功能衰竭,但随访 18-24 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
  肿瘤复发的外科治疗。胸腺瘤无论分期完整切除后均有复发可能,I、II、III、IV 期分别为 0.9%、4.1%、28.4%、34.3%。发现 I 期肿瘤复发平均约 10 年,II、III、IV 期平均为 3 年,总体平均约 5 年。Yano 等报道术后复发时间为 11.6-109.6 个月,平均 36.4 个月。其中 81% 为局部复发,位于纵隔区,9% 出现胸膜、肺、肝脏、骨等远处转移,11% 两者兼有。50%-67% 复发患者仍有手术机会,特别是局部复发患者,首选再次手术切除,根据个体情况制订手术方式,完整切除率 45%-71%,平均 62%。
  再次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较理想,5 年生存率与未复发患者相近,10 年生存率达 53%-72%,较未完整切除者明显延长(90.9% 对 44.7%)。
  二、放疗和化疗
  既往大多数学者认为胸腺瘤对放疗敏感,可以使患者获益。近来则认为胸腺瘤完整切除术后辅助放疗不能降低复发率,不改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I 期胸腺瘤不需放疗已为大家共识。一项 592 例 Meta 分析认为术后放疗对完整切除的 II 期肿瘤无治疗获益,Utsumi 等报道 324 例亦不推荐 I、II 期胸腺瘤术后放疗。但 Mornex 等报道 II 期胸腺瘤术后放疗使复发率由 30% 降至 5%。
  美国国家癌症网指南推荐 II 期及以上患者术后放疗,对于完全切除患者剂量推荐 50-60 Gy。不完全切除患者术后放疗属必须辅助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已得到临床验证,受到广泛认可,美国国家癌症网指南推荐有该类人群放疗剂量应大于 60 Gy,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对于 III、IVa 期胸腺瘤实施术前放疗可以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
  术前诱导化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相关报道术前使用 ADOC 方案(阿霉素+顺K+长春新碱+环磷酰胺)诱导化疗有效率 62%-100%,完全切除率 43%-69%,病理完全缓解率 8%-31%。Kim 等报道使用 CAP(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强的松方案有效率 77%,完全切除率 76%,病理缓解率 38%,中位生存时间超过 5 年。对于 HI、IV 期及进展期胸腺瘤,目前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效果较佳,常用的方案有 CAP、EP(依托泊苷+顺K)等。有报道 CAP 方案化疗有效率 50%,中位生存时间 11.8 个月; 使用 EP 方案化疗有效率 56%,中位生存时间 4.3 年;使用 AD0C 方案有效率 90%,中位生存时间 15 个月; 使用 PC(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有效率 35%。胸腺瘤对化疗相对敏感,各家报道差异较大,大规模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不多,亟待发现最佳化疗方案。
  三、信号通路与靶向治疗
  胸腺瘤上皮肿瘤的信号通路及靶向药物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相关基因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Ki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ras、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factorreceptor,HER-2)等, 虽然积极探索,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EGFR(HER1,ErbB1)基因位于人第 7 号染色体(7p11.2),是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tyrosinekinases,RTKs)的一类,广泛分布于各组织脏器。EGFR 基因活化表达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影响细胞的运动、黏附,与肿瘤密切相关。
  一项 227 例胸腺瘤与 41 例胸腺癌相关研究表明胸腺瘤 EGFR 免疫组化阳性率平均 70%,胸腺癌为 53%。Girard、Su?zuki、Ionescu 等进一步研究发现 EGFR 表达或扩增强弱与肿瘤级别相关,可以通过此途径确认肿瘤分化程度。
  很少有报道大宗病例发现胸腺瘤 EGFR 突变,在一项 158 例胸腺瘤中仅发现 3 例突变,且与基因高表达无关。一项 26 例胸腺瘤患者使用 EGFR 抑制剂吉非替尼治疗临床试验后部分缓解 1 人,稳定 15 人,无完全缓解者。
  Kit 是一种具备 TK 活性的跨膜生长因子,在胃肠间质瘤呈高表达,经 Kit 抑制剂伊马替尼及苏尼替尼治疗有效。一项研究发现 291 例胸腺瘤 Kit 免疫组化阳性率平均 2%,97 例胸腺癌阳性率高达 79%,两者间差异明显。有关 Kit 突变率研究结果令人沮丧,70 例胸腺瘤显示突变率仅 7%。一项研究显示使用伊马替尼治疗 B3 型胸腺瘤 7 例,稳定 2 例,进展 5 例。
  综上所述,胸腺瘤患者通过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还是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在今后的基础与临床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关注:
  (1)对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诱导放化疗再手术。
  (2)不断改良并推广微创手术切除肿瘤并清扫纵隔区脂肪组织。
  (3)探讨胸腺瘤产生副瘤综合征的分子机制。
  (4)寻求各期肿瘤最为合理的治疗模式。
  (5)从基因层面阐明胸腺瘤的发生机制,明确信号通路并研制出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

胸腺瘤的外科诊治进展相关文章
一 症状1、肺部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2、食管症状:吞咽困难、吞咽疼痛、进食哽噎、反酸、反胃、嗳气、呃逆、上腹痛等。二 疾病1、肺部疾病:肺癌、肺良性肿瘤、肺大泡、自发性气胸等。煤炭总医院胸外科宋福杰2、食管疾病:食管癌、贲门癌、胃食管返流病等。3、纵隔疾病:胸腺瘤、畸胎瘤、神经纤维瘤等。4、胸壁疾病:胸壁肿块、肋软骨炎、胸壁结核、胸壁感染等。5、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血
发布于 2022-09-25 05:25
0评论
过去的几年内,肾肿瘤的微创和靶向治疗领域获得不少进展,但是关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综述鲜有更新。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Flum教授等对肾AML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处理策略作了详尽的综述,文章于今年11月在线发表在JournalofUrology上。流行病学日本有研究表明,肾AML发病率约为0.13%,其中女性为0.22%,男性为0.1%,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
发布于 2023-03-13 14:01
0评论
1、肺部疾病:肺部良恶性肿瘤、肺大泡、气胸、肺气肿、气管支气管肿瘤、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病、胸腔积液、各种胸膜炎、急慢性脓胸、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各种先天性肺部疾病(肺隔离症、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先天性肺叶肺气肿、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等的外科治疗;2、食管贲门疾病:食管贲门癌、食管平滑肌瘤、食管裂孔疝、食管囊肿、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反流性疾病、食管憩室等;3、纵隔疾病:各类纵膈疾病如胸腺
发布于 2023-01-24 11:42
0评论
顺铂(DDP)的问世,给一些恶性肿瘤的化疗带来一个较大的发展。目前的标准方案是基于顺铂、蒽环类的联合方案,有PAC(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ADOC(顺铂+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PE(顺铂+依托泊苷)、VIP(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等。化疗可应用于晚期胸腺肿瘤的姑息治疗、新辅助化疗及复发疾病的治疗中。在与放疗联合时,一般采用序贯化放疗,以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十余年来对浸
发布于 2023-03-09 18:26
0评论
肝脏血管瘤(hepatichemangiomacavemosum.HHC)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中绝大部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发病率相对较低,尸检发现率为0.35%-7%,临床以30-50岁女性多见,大多数无临床症状。近年来,由于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健康体检的意识增强,门诊肝血管瘤病人日益增多,无症状就诊比例逐渐增加。但目前对该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较少,尚缺乏成熟而严格的诊治标准,对肿
发布于 2023-01-09 21:11
0评论
垂体腺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神经系统肿瘤中占第三位,约占10%,人群发病率为十万分7.5-15,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垂体腺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且肿瘤细胞本身发展趋势不一,给临床患者的诊断和合理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由于垂体腺瘤常常发生于青壮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工作生活和生育功能,如果诊断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影响。如何避免垂体腺瘤
发布于 2022-10-10 01:58
0评论
垂体无功能腺瘤(NFPA)约占垂体腺瘤总数的30%,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垂体良性肿瘤。很多偶然发现的NFPA完全不引起临床症状,所以并不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NFPA通常体积都比较大,可能导致视神经的压迫及垂体内分泌功能的异常。一部分NFPA具有侵袭性,能破坏其周围的结构,造成更大的损害。对NFPA的治疗必须遵循个体化、规范化的原则。目前,对NFPA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本文就目前
发布于 2022-10-10 10:43
0评论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将部分淋巴细胞分化成T淋巴细胞。胸腺和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可发生良性或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胸腺瘤,其他肿瘤或类肿瘤疾病还有:胸腺癌、胸腺囊肿、胸腺脂肪瘤、胸腺增生等。疾病介绍“胸腺”英文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因胸腺外观似植物thyme,其二是thymus(胸腺)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中心、心脏,因为早期解剖学认为胸腺与心脏有关。胸腺位于前纵
发布于 2023-02-06 05:07
0评论
近年来由于影像学、放射治疗学、垂体腺瘤药物治疗研究的进展、经蝶显微外科的日臻成熟和神经内镜的应用,使垂体腺瘤治疗方法的选择趋于多样化,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使垂体腺瘤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目前国内诊疗规范化需要特别强调。1、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在医患中普及垂体腺瘤知识仍然是早期诊断的关键之一。目前鞍区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临床表现和内分泌学检查明显提高微腺瘤的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率,对以微腺
发布于 2022-10-10 12:58
0评论
OSAS外科治疗进展及UPPP术后疗效评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leepapneasyndrome.SAS)的分类: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2、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centralsleepapneasyndrome.CSAS)3、睡眠低通气综合症(Sleephypoventilationsyndrome)第一部分O
发布于 2022-12-16 04:1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