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12 07:11

  随着脊柱病研究的发展及影像学的进步,尤其是MRI的普及,使临床上脊柱病的诊断越来越清晰,同时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混乱和争论。尤其是椎间盘突出的诊断。现参考相关文献,做一简单概述。
  1、概念
  胸腰椎椎间盘突出胸腰段包括下胸段T11、T12和上腰段L1、L2节段,是胸椎后凸向腰椎前凸转换的部位,亦是容易受伤的部位。胸腰段椎管内神经结构包括圆锥上腰髓、圆锥、马尾以及神经根。90%的人脊髓终止于L1椎体或L1/L2间隙平面,亦有人脊髓终止于T12椎体下1/3至L3中1/3处。
  2、临床表现及诊断
  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表现为腰背部酸胀不适、疼痛,常误诊为腰背部筋膜、肌肉慢性劳损等,后期脊髓压迫症状明显时,常易与椎管内肿瘤、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相混淆。胸腰段椎间盘突出主要引起背痛、下肢疼痛、行走功能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T11/12椎间盘突出主要引起上运动神经元受损,表现为背痛、下肢疼痛,疼痛常难以定位,因疼痛而行走障碍明显,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T12/L1椎间盘突出可引起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也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同时也可有神经根受压。表现为大腿前侧及外侧的根性疼痛、行走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腱反射可以亢进也可减退,锥体束征可为阳性也可正常,可有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L1/2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受压,大腿前侧及外侧的根性疼痛明显,腱反射基本正常,一般不会出现锥体束征,股神经牵拉试验多为阳性。这些临床表现与胸腰段的神经解剖基本一致,说明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由于解剖的变异,突出类型的不同,同一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亦有差异,这就造成了临床表现的无特征性。有学者认为,以下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①胸背部、大腿前方或腹股沟疼痛

②下肢痛广泛且模糊,难以定位

③步态障碍,但腰椎检查难以解释

④膝反射亢进和(或)踝阵挛,即使轻度异常也需要注意

⑤明显腰骶神经根病变表现,但腰骶部影像学表现又难以解释临床表现。
  大部分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起病缓慢,病史较长,逐渐加重。临床症状最突出的表现是下肢无力和麻木,有的患者表现为下肢发僵、不灵活,常主诉整个下肢麻木。此外疼痛和大小便困难也较常见。极少数患者甚至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性损害的症状与体征。由于可能受到累及的神经是脊髓腰膨大、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使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表现复杂多样。当椎间盘突出位于T10~11节段时,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即下肢的生理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肌张力增高等;当椎间盘突出位于T11~12或T12~L1节段时,则可以同时出现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即下肢又可能有生理反射的减弱,也可能引出病理反射;当椎间盘突出位于L1~2节段时,主要表现为马尾神经损害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与体征并非胸腰段椎间盘突出所特有,在临床上胸腰段的压迫性疾患都可以有上述表现,如胸腰段OPLL、后凸畸形等。了解这一特点,通过仔细物理检查,将有助于我们比较准确判断出病变部位。有学者提出,如果X线平片显示患者胸腰段脊柱后凸加大,或一节或两节椎体楔形改变;或发现椎体后缘骨赘等,就要高度怀疑为胸腰段椎间盘突出,进一步通过MRI检查即可确诊。
  3、结语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经MRI检查显示有胸椎椎间盘突出的病例中可以有高达15%的人没有神经症状与体征,所以一定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考虑,才能确诊。

胸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要点相关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人群一、以往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被认为与运动或劳动不当造成的腰椎间盘损伤密切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老年为高发人群。然而,据某医院近日对近一年收治的2000余名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因静坐不动而致腰椎、腰肌疾患的占总数的50.6%,其中3/4为15至35岁的年轻人,腰间盘突出开始盯上年轻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人群二、在一家大型企业做计算机工作的28岁女青年王某,上
发布于 2023-10-20 09:47
0评论
腰椎间盘突出,只要认真地做腰功操,每天做3次,坚持一段时间,腰椎间盘突出症极有可能康复。即使腰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也要坚持天天做腰功操,至少每天做一次,并且保证不再劳动过度。这个腰功操,对骨关节炎、肩周炎及其他腰伤也有效。 腰功操的口诀是:一伸二抱三蹬腿,四屈五跷六摇晃,七腰打床八揉腹,九应拽脚来帮忙。具体地说,就是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伸”,就是平仰在床,鼓起小腹,双脚跟同时后蹬;“二抱”,就
发布于 2024-12-29 20:53
0评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在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现在绝大多数中青年人群是因为不注意保养自身,缺少保健知识
发布于 2023-03-13 20:16
0评论
概述 我们知道生活中那些特别劳累的人或者是经常站着的人都是非常容易患上这个椎间盘突出的疾病,这个疾病虽然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疾病,但是这个疾病一发作起来也是非常难受的,真的可以说是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很多朋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不了解,所以不能够及早的发现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样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那么这个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步骤/方法: 1、 首先一个对于那些早期的患者来说我们
发布于 2023-07-27 03:57
0评论
1.适应症: A.病程短,症状较轻B.疼痛症状较重,但病程短且神经功能基本正常C.病程较长,但对工作生活影响较小,且神经功能基本正常D.虽病史较长,但以往非手术治疗有效E.全身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 2.卧床休息: 可以有效减少椎间盘的压力,从而减少神经根所收到的挤压;还可以消除腰椎椎旁肌损伤,以及下床活动所带来的神经根动态挤压和刺激,有利于神经炎症的消退。 3.药物治疗: 包括神经营养,止痛,
发布于 2024-05-15 17:45
0评论
方法一:拱动腰部。两腿并拢站定,使劲将腰部、臀部往前拱动、挤压,直到极限,然后收回。如此反复15次。 方法二:捶击腰部。取站式,两腿稍分开,左右手半握拳,轮流朝后捶击腰椎间盘突出之处。做50次,力度以能忍受为宜。 方法三:退步行走。挺胸倒走,双手自然前后摆动,步子宜大些,默数500步。晴天在户外平地上走,雨天时可在室内走。 END 按摩法: 按摩法非常简单,腰椎突出的那一节两边的肌肉一般比较僵硬
发布于 2024-05-15 17:52
0评论
1、三七地黄瘦肉汤 原料:三七12克打碎,与生地30克、大枣4个、瘦猪肉300克。 做法:入沙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1小时至瘦肉熟烂,放调盐适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功能活血化瘀,定痛。 功效:主治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2、芡实粥 原料:芡实30-50克,粳米100-200克。 做法:将二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 功效:芡实性味甘平,能固肾涩精、健脾止泻,适合中
发布于 2024-12-29 21:20
0评论
(1)加强锻炼增强腰部肌肉。长期缺乏身体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减弱,不利于保护椎间盘。例如在睡觉前将腰部和臀部反复抬高呈弓状,可以达到一定效果。 (2)避免持重新妈妈刚经历生产,自己不要抬重物,动作不要过猛。拿东西时身体要靠近物体,避免闪腰。 (3)休息。充分的睡眠可帮助产妇恢复体力,恢复肌肉的弹性。不能搬动较重的物体,减少腰部受伤的机会。 (4)适当控制体重。大多数产妇产后体重都有明显的增加,过于
发布于 2024-12-29 20:59
0评论
概述 无论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最终会是选择什么样的方案解决病情,相应的检查诊断都是必不可少的,从而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现象。 步骤/方法: 1、 在初步判断患者究竟是什么疾病的时候,需要观察患者出现不适现象的部位有何特殊的体征,同时结合患者自诉的各种症状表现进行初步诊断。此时坐诊专家的临床治疗经验是否丰富,将会对初步诊断结果带来不小的影响。 2、 在进行初步的判断之后,就需要对于患者曾经的病史进行
发布于 2023-07-22 23:09
0评论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高发于中年人的骨科疾病,很多中老年人到一定的年龄都会患上这个疾病。腰间盘突出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很多患者都受到很大的创伤。他们都很急切地想摆脱腰间盘突出。那么,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有哪些呢? 1、加强脊柱锻炼 运动同样对骨骼肌肉有良好的作用,如肌肉附着处的骨突增大,骨密度增高,肌肉力量增强。运动改善了骨、关节、韧带的血液循环,增加了代谢过程,使骨骼的有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
发布于 2024-12-31 10:3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