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吃糖太多会引发糖尿病
回复: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吃糖多会得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涉及遗传、感染、基因变异、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在日常生活方面,主要是热量摄入过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应增高。以前在生活条件比较差的时候,人们每年吃肉的机会就很少,更别提市面上品种繁多的碳酸类饮料。加之,数年前人们的田地劳作、体力活动比较多,随着科技的进步,无形之中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户外活动明显减少。久而久之,伴随而来的是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升高。因此,不可将糖尿病与吃糖太多简单地画等号。
误区二:糖友们仅关注药物治疗就行了,无需改善生活方式
回复:药物治疗仅仅糖尿病的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终生驾驭好五架马车,即掌握防治知识、定期监测、科学用药、合理饮食、积极锻炼,只有树立良好的心态,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真正地与糖共舞!瑙鲁的鸟粪里蕴藏着珍贵的磷酸盐矿藏。当西方人前来开发矿藏时,垃圾食品和悠闲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这里很快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最流行的国家。至少在30年前,很多老百姓认为糖尿病是富贵病。如今糖尿病如同“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它已经构成了对我国几亿多人口的健康威胁。大庆研究的20年随访结果证实:第一,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第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长期预防糖尿病;第三,糖尿病的预防可延伸至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及死亡的减少。大庆研究是中国糖尿病学界送给世界的礼物!
误区三: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水果了
回复:对于糖友们来说,看着水果店新鲜、品种繁多的水果,往往垂涎三尺。那么到底能吃水果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此还鼓励糖友们适量进食,保证机体营养成分、能量的有效供应。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升糖指数,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升糖指数>70为高升糖指数食物,它们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快,血糖迅速升高;升糖指数<55为低升糖指数食物,它们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慢,血糖升高慢,人体有足够时间调动胰岛素的释放和合成,使血糖不致于飙升。因此,糖友们完全可以进食升糖指数相对低的水果。
误区四:用胰岛素会上瘾,以至于血糖控制不佳时对其心生恐惧
回复:胰岛素从发明至今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人类在同糖尿病抗争的过程中,胰岛素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根据国内外指南及共识推荐,对于2 型糖尿病,需要尽量早用胰岛素。一是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二是早用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有效减少并发症。因此,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存在是否上瘾的问题。我国近两年还发布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强调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尤其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获益更大。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功能以及其他综合因素,评估是否可以改用口服降糖药。值得一提的是,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应用胰岛素。而对于特殊的1型糖尿病患者即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来说,早期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