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10 09:53

  颅咽管瘤是一种好发于鞍区的先天性肿瘤,肿瘤发生与下丘脑-垂体轴关系密切,因此临床上颅咽管瘤患者常常伴有下丘脑、垂体功能受损的症状和体征,进而影响患者内分泌情况,在儿童多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青春期发育延迟、停止或不发育;在成人常见的内分泌功能紊乱是性腺激素低下,表现为男性阳萎,女性月经紊乱、停经等。手术全切肿瘤是目前治疗颅咽管瘤首选方法,手术会进一步影响垂体及下丘脑功能,加剧患者内分泌紊乱,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

  大部分患者手术前都存在一种或几种激素的不同程度的低下(除PRL),并且术后较术前情况进一步加重,在术后早期恢复不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是颅咽管瘤较常见的内分泌症状,常表现为怕冷,精神食欲差,皮肤干燥,心动过缓等,但由于甲状腺激素在体内代谢周期长,往往手术近期的影响不明显,而TSH受手术影响显著。颅咽管瘤术后出现皮质醇水平低下的发生率可达24-91% ,有作者报道经蝶手术术后皮质醇低下发生率为37%,开颅术后发生率为61%,完善的皮质醇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明显减低围手术期出现皮质醇水平低下的发生率。性腺激素低下是成人颅咽管瘤最常见的表现,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尤其是在成年男性患者,但毫无疑问的是,性激素的低下对患者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造成青春期发育迟滞,甚至不发育,对年轻女性则可能造成月经紊乱,卵巢子宫的发育障碍,不孕不育等严重后果。8-50%的患者可出现血清泌乳素升高,表明下丘脑受侵或颅咽管瘤影响下丘脑到垂体门脉血管的多巴胺运输。

  尿崩是颅咽管瘤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之一,由于肿瘤影响了下丘脑ADH的产生或运输,导致了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无法对水分进行重吸收,造成大量低渗尿排出。手术对尿崩的影响非常明显,由于颅咽管瘤大多起源与垂体柄关系密切,术中对垂体柄的骚扰或损伤都可以加剧术后尿崩的情况。

  手术方式和肿瘤切除的程度对于术后内分泌的变化有明显影响。有人比较了开颅和经蝶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内分泌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开颅术后出现垂体功能低下及尿崩的比例明显高于经碟手术结果,归究其原因,开颅手术对垂体柄的保护十分困难,颅咽管瘤大部分与垂体柄关系密切,切除肿瘤过程中很可能损伤甚至切断垂体柄,势必引起严重的内分泌后果。而经蝶手术可以早期对垂体前叶进行保护,使得术后垂体前叶功能受损程度减到最小。肿瘤切除的程度也是术后内分泌受损的重要因素,广泛而彻底切除肿瘤过程中损伤下丘脑-垂体轴的几率要大的多。

  颅咽管瘤内分泌异常在大多数病人是不可逆的,并且术后有进一步加重。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低下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及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激素替代治疗应该作为颅咽管瘤治疗的重要部分。我们的经验是颅咽管瘤患者术前应进行全面的内分泌评价,所有患者术前3天开始口服强的松15mg/d(术前内分泌检查显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患者可术前3天开始补充氢化考的松100-200mg/d),术中补充氢化考的松100mg,术后三天静脉补充氢化考的松200-300mg/d,三日后换口服强的松15-20mg/d并逐渐减量,在此过程中需要监测血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等指标,并且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有高热、感染、创伤等并发症时,需增加强的松的剂量,可每日静滴氢化考的松100-300mg,在并发症过后,在数日内递减至原来维持量。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可术后使用左旋甲状腺素,开始50μg/d,在数周内增至100-200μg/d,患者治疗后畏寒,精神差,浮肿等症状缓解。因单用甲状腺激素可加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故在用甲状腺激素之前或至少同时,应优先补充考的松类激素。性激素低下男性患者可使用睾酮,以改善性功能。同时雄激素具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使患者的体力和营养状况好转。女性病人可作人工周期治疗,也可使用小剂量雄激素,以改善性功能,增强体力。

  手术是治疗颅咽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全切肿瘤是降低术后复发的最重要因素,一旦复发则再次手术全切率极低,并且术后的致死致残率明显升高,因此在保存患者内分泌功能和肿瘤切除之间,全切肿瘤永远是第一位的考虑。手术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下丘脑、垂体柄,垂体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牵拉和强行盲目切除。应积极进行内分泌替代治疗。

影响颅咽管瘤围手术期内分泌变化的因素及激素替代疗法相关文章
一、概述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注意是良性肿瘤啊。好发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见,好发于鞍上。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CT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问题1:颅咽管瘤本身为何会导致脑积水、尿崩或者视力下降等症状?颅咽管瘤在垂体柄的部位发生,
发布于 2022-10-20 11:14
0评论
颅咽管瘤是胚胎时期颅咽管残余上皮组织生长而形成的肿瘤。颅咽管是胚胎发育形成垂体的前体腊特克囊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管道,发育成熟后会封闭消失。若发育异常,腊特克囊的残余上皮增生,形成颅咽管瘤。肿瘤生长缓慢,位于脑垂体蒂部,向上生长达鞍隔以上,压迫视神经及视交叉,向后突入第三脑室,压迫丘脑下部,向下侵入蝶鞍内,并可破坏鞍底进入蝶窦。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部分病例发生在15岁以下,属于良性肿瘤。一、症状
发布于 2023-02-03 22:02
0评论
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起源于垂体胚胎发生过程中残存的扁平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大多位于蝶鞍之上,少数在鞍内。颅咽管瘤的异名很多,与起始部位和生长有关,如鞍上囊肿、颅颊囊肿瘤、垂体管肿瘤、造釉细胞瘤、上皮囊肿、釉质瘤等。颅咽管瘤起病多在儿童及青少年。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CT及MRI扫
发布于 2022-09-25 04:21
0评论
Zenker于1857年首先发现位于垂体远侧部和结节部类似鳞状上皮细胞的占位病变,后来这一病变被忽视许多年。1909年,芝加哥的Halsteadt医生采用经碟窦入路对一例病人进行手术,成为开展颅咽管瘤手术的第一人。Frazier和Alpers在1931年首先使用颅咽管瘤这一名称。Cushing在1932年出版的《颅脑肿瘤》书中,对颅咽管瘤进行描述,认为这一囊性病变部分切除和抽吸囊液将很快复发。2
发布于 2022-10-19 19:49
0评论
1、颅咽管瘤是哪个部位的肿瘤?发病率高吗?颅咽管瘤生长于鞍区腺垂体内的颅咽管细胞,在鞍隔下位于垂体后叶,在鞍隔上位于垂体柄。颅咽管瘤的发病率在儿童脑肿瘤中,约占10%左右。2、儿童和成人都会得颅咽管瘤吗?儿童和成人都会得颅咽管瘤。但是,颅咽管瘤在儿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3、颅咽管瘤主要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会不会恶变?颅咽管瘤有两种病理类型:牙釉质型颅咽管瘤和鳞状上皮乳头型颅咽管瘤。牙釉质型颅咽
发布于 2022-12-27 14:05
0评论
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的良性肿瘤,发病高峰集中在青少年和中年时期,临床上病人往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常伴有视力视野的下降,口渴,多饮,尿量增多是颅咽管瘤较为有特征的临床表现,在青少年中还可能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对于颅咽管瘤的治疗目前教一致的看法是手术全切治疗,可以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临床结果,未能全切的患者则需要结合放疗,控制肿瘤复发,单纯放疗预后较差。影响预后的因素:1、肿瘤自身
发布于 2022-10-10 09:58
0评论
典型病例:患儿男性,5岁,乏力、恶心呕吐并逐渐加重1年余。现病史:患儿自4岁起较同龄儿童生长缓慢,且时常出现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患儿无视力视野改变,无多饮多尿等症状。当地医院考虑营养不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欠佳。随后患儿上述症状呈持续进行性加重,于2014年12月19日时患儿突然出现无力竖头,言语不清,遂就诊于当地儿童医院,行腹部B超、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发布于 2022-10-20 07:44
0评论
颅咽管瘤手术治疗一直是对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大挑战。手术治疗的目标是全切除肿瘤,妨碍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因素有:病人的年龄和健康情况,肿瘤的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手术者的经验。良好手术效果的获得,更取决于神经外科医生的治疗决策和手术技术。一、手术入路的策略与技术颅咽管瘤手术治疗有多种手术入路可供选择。常用的有额下入路、前纵裂入路、翼点入路、经胼胝体入路和经碟窦入路,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
发布于 2022-10-19 19:54
0评论
颅咽管瘤是一种症状比较隐蔽的肿瘤,无剧烈头痛和呕吐,主要症状有视力减退,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弱视,或学习压力大、休息不好所造成的视力模糊,甚至延误治疗,导致患儿失明及危及生命。颅咽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内先天性肿瘤,其中70%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它为胚胎残余组织肿瘤,起源于原始颅咽管残存鳞状上皮细胞。肿瘤为良性。瘤体生长缓慢。儿童颅咽管瘤首发症状多表现为视力下降,以视力视野障碍为首发症状者比较常见
发布于 2022-09-26 14:48
0评论
有些颅咽管瘤患者往往以为把肿瘤切除就没事了,其实有些颅咽管瘤通过手术是很难完全切除的,残留的肿瘤容易导致复发。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肿瘤复发呢?内放射治疗疗是目前常用的手段之一。1、颅咽管瘤术后易复发该怎么办?颅咽管瘤生长于颅内鞍区,牵扯到非常重要的神经脑组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国内尚未成熟和普及,使得颅咽管瘤的手术只能做到部分或大部分切除,甚至在近些年,有些医疗技术力量
发布于 2023-02-19 12:0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