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脉管炎”很可怕,常被认为是“截肢”的信号。但事实是,不少对“脉管炎”的认识都存在着误解。很多以“脉管炎”来我们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并不是脉管炎,而是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是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些老年病人有“脉管炎”类似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表现,却是患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不是“脉管炎”。那么,究竟什么是“脉管炎”呢?能不能手术呢?
医学上称的“脉管炎”,其实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简称。它是一种四肢中、小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为中、小动脉血管壁的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动脉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引起肢体远端缺血。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发病与吸烟关系密切,本病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特点,即寒冷潮湿地区的居民发病率较高。肢体特别是足趾发凉、怕冷、麻木和感觉异常是常见的早期症状;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早期有“间歇性跛行”,但与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同,症状多集中在小腿或足部;后期会出现静息痛和肢体远端干性坏疽等。
TAO的病程多数较动脉硬化闭塞症发展迅速,有时动脉病变位置较高,又没有良好的侧枝循环,很容易造成足趾甚至是小腿的坏死,而且保守治疗效果又不佳,因此,截肢的可能性也较高。
那么,脉管炎能否通过手术来治疗呢?
TAO的手术目的是改善下肢血供,尽可能挽救肢体。针对疾病的不同情况,可以选择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动脉旁路手术、取栓及内膜剥除术、下肢静脉动脉化手术等传统的手术方式,但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这些手术的效果都很有限。介入治疗的进展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近年来我们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不断探索和实践,将球囊扩张、支架成形、置管溶栓等介入技术联合应用于一些TAO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
从整体来看,TAO的治疗效果都不甚理想,联合药物治疗必不可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旦有TAO的征兆,即应马上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宝贵的治疗时机。确诊后,当务之急是戒烟,即便“二手烟”都应杜绝,同时要保暖、防寒、防外伤,并积极运动以促进肢体侧枝循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