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黃體破裂極易被誤診為“急性闌尾炎”、“尿路結石”等疾病,常常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甚至釀成不良後果。 黃體是育齡婦女卵巢週期性變化的產物。每次月經中期,卵泡發育成熟。排卵後的卵泡塌陷和出血,形成血塊,留在卵泡內的顆粒細胞肥大、增生,內含黃色類脂質,稱“黃體細胞”,黃體細胞逐漸形成黃體。黃體在排卵後一週發展至高峰,直徑可達1.3cm,內層佈滿豐富的毛細血管。此時,如卵子受精,則這種一般性黃體變為妊娠黃體,能繼續維持到妊娠46個月才開始退化;如未受精,黃體開始退化,逐漸形成白體直到消失,過46天,月經來潮,卵巢中又開始有一個新的卵泡發育。
黃體破裂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症,好發於14至30歲的年輕女性。黃體破裂後的變化因人而異,其臨床症狀及表現有很大的差別。有可能僅有突然的但很輕微的腹部疼痛,破裂後的毛細血管自行癒合,流出少量的血液也自行吸收。有的則可能發生較為劇烈的腹痛,並繼發黃體內的血管破壞,血液流向腹腔,嚴重者因此而出現出血性休克,如治療不及時,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