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臨床統計,產後3個月內發生精神障礙和精神病的患者比正常人群發病率高很多。產後3~7天內是發生精神病的高峰期,產後2周內發病率約佔產褥期精神病的50%以上,產後4周內發病者約佔產褥期精神病的80%,因此產婦在產後1個月內需要外在環境多給予精神和體力上的照顧,協助恢復。
產婦產後應有一個安靜、舒適、生活方便的環境休養。丈夫和家人要多給予飲食、情感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愛撫,尤其是丈夫在此期要多付出些,給妻子創造一個心情愉快、適應妻子機體恢復的環境,順利地度過產褥期,也是全家人的幸福。
產婦在產褥期,還要負擔養育寶寶的任務,所以要注意自己精神和心理上的調整,不要過分地苛責自己,室內亂些、髒點沒關係,只是暫時的,不要過於要求與責怪你的丈夫和家人,因為大家都需要一個習慣的過程,主要是加強營養和休息,爭取早日恢復健康。
如果因為生活小節給自己和家庭帶來不愉悅的氣氛,對寶寶的幼小心靈發育是不利的,對孩子性格形成,在潛意識中埋下負性的一面,所以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當然一個美滿和諧的家庭與做丈夫的努力也是息息相關的。
1.鬱悶;由於雌激素突然下降、身體疲勞和一些心理障礙得不到及時的派遣等原因,新媽媽常常會為一點小事不稱心而感到委屈、甚至傷心落淚。這些症狀大多數媽媽在產後一週內發生,並能自行恢復,但有些則可能發展為產後抑鬱。因此家人給予新媽媽足夠的理解、關心、體貼和照顧是非常重要的。
2.樂觀;不管是對育兒還是對於自我調整,新媽媽首先要抱有一個樂觀的態度。
3.幽默;幽默感是調劑緊張情緒,使媽媽更快適應新角色、新環境的有力工具。幽默感能減低你的憤怒和不安,使情緒變得輕鬆。
4.社交;做了媽媽後不要整天都圍著寶寶轉,參加一定範圍的社交活動,能保持你的頭腦靈活和增加信息量,這也是新媽媽育兒智慧的一個來源。
5.自控;人的情緒是受人的意識和意志控制的,媽媽們應學習怎樣駕馭自己的情緒。任意放縱消極情緒滋長,經常發怒,將導致情緒失調,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