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19 02:39

  結直腸癌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惡性腫瘤,在各類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居第3位。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結直腸癌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
  (一)結直腸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及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低於1%的結直腸癌與FAP相關,而HNPCC佔結直腸癌2%~6%。據統計,未經治療的FAP至45歲時90%的患者已發生結腸癌,而HNPCC同樣具有發病年齡低的特點,中位發病年齡48歲,有些患者20歲左右即發病。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內科周建鳳
  2、散發性結直腸癌、腺瘤性息肉的個人或家族史:1.5%~3.0%的結直腸癌患者術後5年內發生第二個原發性結直腸癌。具有直徑1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或絨毛狀/混合性腺瘤病史患者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亦明顯高於普通人群。另有研究表明,直系親屬中有一位結直腸癌患者時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7倍,直系親屬發病年齡小於55歲或有兩位發病時風險進一步提高,而結腸腺瘤病家族史也同樣有增加結直腸癌風險的意義。
  3、炎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隨著病程的延長和病變範圍的擴大其結腸癌發生率增高。全結腸炎發生結腸癌的風險較普通人群增加5~15倍之高,而左半結腸病變患者風險是3倍;據估計,10~20年病程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結腸癌發生率為0.5%,其後增加至1%。
  4、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一項薈萃分析的結果表明,2,593,935名參加者中糖尿病患者結直腸癌發病率較非糖尿病高30%,其可能的機制是胰島素繫結腸黏膜細胞的一個重要生長因子、對結腸腫瘤細胞有一定刺激作用。
  5、飲酒:一項包括8個獨立研究的集合分析表明飲酒能中度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尤其是每日酒精攝入量超過45克時。飲酒增加結直腸癌風險可能與酒精幹擾了葉酸的攝入和吸收有一定關係。
  6、肥胖:至少兩項大型前瞻性研究結果表明肥胖較正常體重者結腸癌發生風險增加1.5倍。
  7、其他:如吸菸、紅肉和脂肪高攝入、盆腔放療、迴腸代膀胱等。
  (二)結直腸癌的預防:通過減少、消除結直腸癌的致病因素,抑制正常細胞的癌變過程。
  1、飲食調整
  ①減少能量攝入:能量攝入與結直腸癌發生有關。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總的能量攝入與結直腸癌危險性有關係,無論攝入的能量是蛋白質、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減少能量的攝入有可能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②減少脂肪與紅肉攝入:結直腸癌的發生與動物脂肪和肉類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高脂攝入者結直腸癌發生風險是低脂者的3.26倍。而肉類中攝入紅肉是結直腸癌發生的一個強的危險因素。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別是儘量少吃煎烤後的棕色肉類,有助於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機會。
  ③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纖維:纖維素能增加糞便量,稀釋結腸內的致癌劑,吸附膽汁酸鹽,從而能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最高果蔬攝入者結直腸癌發生風險僅為最低者的一半。因此在平時的飲食,應該儘量多攝入蔬菜、水果、纖維素,合理飲食,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
  ④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有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結腸上皮過度增生轉化為正常,但目前資料並不支持用抗氧化維生素來預防結直腸癌。葉酸能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病,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另有研究發現,增加鈣和鎂的攝入可能能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率,但目前研究還不甚詳細。
  ⑤膳食抗致癌原:膳食中的大蒜、洋蔥、韭菜、蔥中含有的硫醚;柑桔類含有的萜;葡萄、草莓、蘋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蘿蔔、薯蕷類,西瓜中含有的胡蘿蔔素,都被認為是能夠抑制突變,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是具有最強保護作用而使人們免患遠端結腸癌的蔬菜。
  2、改變生活習慣
  ①運動: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體力活動過少是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減肥和鍛鍊能起到預防結直腸癌的作用。
  ②戒酒和戒菸
  3、藥物
  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者,結直腸癌發病率降低。但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的用量、用藥時間、長期應用所致的副作用也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4、治療癌前病變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結直腸癌或腺瘤的個人或家族史者,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增高,通過普查與隨訪,儘早切除腺瘤,治療結腸炎,可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對於有家族史者,通過遺傳學檢查,篩查高危人群,進行結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癌預防工作的重要方面。

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和預防相關文章
一、飲食調整 1、減少能量攝入:能量攝入與直腸癌發生有關。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總的能量攝入與直腸癌危險性有關係,無論攝入的能量是蛋白質、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減少能量的攝入有可能降低直腸癌的發病率。 2、減少脂肪與紅肉攝入:直腸癌的發生與動物脂肪和肉類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高脂攝入者結直腸癌發生風險是低脂者的3.26倍。而肉類中攝入紅肉是結直腸癌發生的一個強的危險因素。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別是儘量
發布於 2024-05-31 09:38
0評論
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有:家族史、炎症性腸病、吸菸、過量飲酒、大量食用紅肉或醃製肉、肥胖、糖尿病。結直腸癌的保護因素有:體育鍛煉、服用阿司匹林、腸鏡檢查並切掉癌前病變,還有一些相對較弱的保護因素,如食物富含水果、蔬菜、穀物、奶製品、魚、降脂藥。瞭解了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我們就知道如何更有效的預防結直腸癌。對於結直腸癌術後的患者規律的定期隨訪至關重要,具體方法:1、病史和體檢,每3-6個月1次,共2年
發布於 2022-11-25 02:26
0評論
結直腸癌篩查指南1、臨床醫生應在所有成年人中施行個體化結直腸癌風險評估。結直腸癌的發生及死亡風險因素包括老年、黑色人種、息肉、炎症性腸病或者結直腸癌的個人史,以及存在結直腸癌的家族史。2、在一般危險的成人中,臨床醫生應該建議在50歲開始結直腸癌的篩查;在高危成人中,應該在40歲開始篩查,或在最年輕的患病親屬確診結直腸癌時的年齡基礎上提前10年開始篩查(如某親屬45歲確診結腸癌,則你需在35歲開始
發布於 2022-10-03 06:18
0評論
概述:作為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心血管保護等作用。數十年來的研究發現,阿司匹林在癌症,尤其是結直腸癌的預防上前景巨大。在過去的數十年間,眾多基礎研究、臨床試驗以及流行病學調查等紛紛發現,阿司匹林或許是結直腸癌化學預防最有希望的藥物。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PSTF、於2015年推薦,對於50-69歲伴明確心血管風險患者,可長期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以預防結直腸癌。但工作
發布於 2023-02-22 07:46
0評論
結直腸癌是是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在美國惡性腫瘤中居第三位,其發病率隨著人們水平提高也呈增長趨勢,已有研究顯示肥胖或超重可導致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大量的前瞻性和回顧性流行病學研究證明超重和肥胖與多種消化系統和其他系統腫瘤發生相關。研究顯示體重、熱量攝取及運動量等因素獨立影響結腸腺瘤的發生及癌變過程。一些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對照試驗提示,體重超重是結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患者的體質指數(BMI)>3
發布於 2022-12-19 23:50
0評論
概述 直腸癌是由直腸組織細胞發生惡變而形成,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為甚麼會說直腸癌是種富貴病,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飲食的要求也開始提高,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高,食物纖維攝入不足就成了直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人們不重視自己體內膳食纖維的補充,導致各種脂肪堆積造成腸道毒素越來越多,最後就慢慢惡化成了直腸癌。 步驟/方法: 1、 專家認為,膳食纖維可刺激腸的蠕動,同
發布於 2023-03-27 14:47
0評論
肝臟是結直腸癌血行轉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結直腸癌肝轉移是結直腸癌治療的重點和難點之一。約有15%~25%結直腸癌患者在確診時即合併有肝轉移,而另15%~25%的患者將在結直腸癌原發灶根治術後發生肝轉移,其中絕大多數(80%~90%)的肝轉移灶無法獲得根治性切除。結直腸癌肝轉移也是結直腸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肝轉移灶無法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6.9個月,5年生存率接近0%;而肝轉移灶能根治性
發布於 2023-02-03 19:37
0評論
大量流行病學及臨床前研究已經證實了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對胃腸道癌、尤其是結直腸癌具有化學預防作用。1988年,首次報道阿司匹林的使用與結直腸癌風險降低有關。後來,研究者又發現,每日300mg相比每日應用75/150mg阿司匹林長期應用者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降低。應用除阿司匹林之外的NSAIDs也可使結直腸癌風險降低,但是這一作用見於連續用藥6個月後,並在停止用藥1年後消失。胃腸腫瘤風險降低
發布於 2022-11-27 16:01
0評論
結腸癌和直腸癌都屬於腸道疾病,細分的話都屬於大腸癌。由於飲食習慣,很多腸道疾病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和生活。結腸癌和直腸癌都是非常容易發作的疾病。那麼結腸癌和直腸癌有甚麼區別呢?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胃和食道癌是大腸癌的最常見部分(佔65%左右)。結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佔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好發部位為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佔65%發病多在40歲以後,男女之比為2~3:1
發布於 2024-03-13 12:12
0評論
結直腸癌患者合併心血管疾病怎麼辦?心血管疾病和腫瘤是影響人類健康與生活質量的兩大慢性疾病。惡性腫瘤中結直腸癌非常常見,在男性惡性腫瘤中排第三位,女性中排第二位。隨著經濟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越來越突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結直腸癌的患者也因為更多的檢測手段,更好的治療方法,預期壽命不斷延長,因此可能會有更多的結直腸癌患者同時合併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結直腸癌有一些共同的危險因
發布於 2022-10-08 01:5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