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腦中風現狀令人擔憂
腦中風是腦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腦血管意外的俗稱,也叫腦卒中。腦血管病是人類三大死因之一。據統計,全球每年約460萬人死於腦血管病。我國是腦中風的高發國之一,也是世界上腦血管病患者最多的國家。我國現患腦血管病人數約600萬,每年新發病例數約150萬,每年死亡約100萬。倖存的腦血管病患者約3/4遺留偏癱、智力障礙等後遺症。特別對於中老年人,腦血管疾病已成為身體健康的第一“殺手”,腦中風的防治形勢非常嚴峻。
隨著寒冬的來臨,腦血管病進入了發病的高危時期,這使腦中風的防治雪上加霜。據權威醫療部門的調查統計顯示,秋冬季節腦中風發病人群佔全年發病人群的比例接近70%,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二、腦中風為何寒冷季節高發
為何腦中風寒冷季節高發呢?研究已經證實,氣溫是腦血管疾病冬季高發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已經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病的中老年人,突發腦血管病的危險性更高。
氣溫降低這是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身體在低溫狀態下,外圍的血管會收縮。這使得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心腦負荷加重,腦出血性中風發作的機會大大增加。同時,寒冷的刺激能使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升高,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凝血塊,從而大大加重因動脈粥樣硬化所造成的腦供血不足,引發腦缺血性中風發作。
戶外運動減少寒冷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外出運動。活動減少,腦血液灌注就會減少,同時冬季室內的缺乏通風也加劇腦部缺血缺氧,所以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幾率增加。
水分與維生素缺乏秋冬時節,氣候乾燥,人體消耗水分增多,而人飲水量相對不足,容易造成體內缺水。缺水後,血液黏稠,血流減慢,血容量不足,進而造成缺血性腦中風。還有,蔬菜水果雖有益於心腦血管,但是冬季它們的食用量相對減少,所以也容易出現腦中風。最近的英國一項研究已經證實,冬季維生素C水平低下與腦血管病高發相關。
體質差及年齡大體質差的患者冬季易患呼吸系統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氣喘等。這些都會加重原有腦血管疾病的病情。老年人對外界環境變化適應能力差,而且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又是他們的高發病。所以,冷空氣刺激下的血管驟然收縮、血壓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大,都使他們極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
1、冬季如何預防腦中風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注意精神、心理衛生,規範用藥,是預防與減少腦中風發生的最佳措施。
在寒冷的冬季,中老年人應該注重提高抵禦寒冷的能力,外出時要穿暖和些,戴上帽子手套,避免受到寒冷的刺激。室內相對暖和,應適當減少衣服。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如果室內外溫差過大,人在驟冷驟熱的環境下,容易傷風感冒。室內應保持一定的溼度,空調每次開2個多小時就應該關閉,並開窗通氣。長時間的門窗緊閉容易導致室內嚴重缺氧及細菌、病毒大量繁殖。
應參加一些戶外鍛鍊以增強體質和耐寒能力。但必須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而定,最好不要做那些劇烈運動。如果要做劇烈運動,那麼在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活動開自己的身體,免得身體因為承受不了這種劇烈變化而受到傷害。還有,冬天戶外鍛鍊時同樣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對頭部的保護。很多中老年人對冬季的晨練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他們認為早晨鍛鍊越早越好,或霧天鍛鍊有情趣等。實際上,早晨低層空氣不易上升,近地面空氣汙染嚴重,而有霧的早晨也是汙染嚴重的時候。專家認為,冬季不應太早鍛鍊;陽光充足,天氣暖和的上午10時至下午3時才是冬季戶外鍛鍊的黃金時段。
秋冬時節氣候乾燥,人體消耗水分多,而人的口渴感不如夏季明顯,所以容易出現體內缺水。要多喝水,最好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冬季應多食鮮棗、柚子、柿子、柑橘等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及綠葉蔬菜。英國倫敦的研究人員發現,富含維生素C的飲食有助於防止腦卒中的發生,特別是在冬季。
高危腦中風患者,一旦發生言語不清,一側肢體麻木、無力,突發視力下降、失明,突發頭痛、眩暈等情況應及早就醫,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腦中風現狀與冬季預防
發布於 2022-10-20 15:24
腦中風現狀與冬季預防相關文章
1.要重視對原發病的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症是引發腦中風的根源。據統計,90%以上的腦中風患者都有高血壓和高血脂,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重視合理使用降壓藥降血脂藥,多吃些能軟化血管和能降血脂的食物,併科學地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勞逸結合。
2.要避免貪涼。老年人血管多硬化,忽冷忽熱的氣候易發生意外,因此取涼不可過分。使用空調的家庭,空調不可調得過低,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7℃—8℃為宜,使用時間不可過長,出入
發布於 2022-10-07 04:03
0評論
水銀血壓計預防腦中風
使用水銀血壓計預防腦中風是為了讓胳膊缺血,胳膊反覆缺血後會產生一種物質,叫做抗缺血。抗缺血會產生一種腦保護物質,隨著血流到達大腦、心臟、腎臟等重要臟器。哪裡缺氧,它就到哪裡去發揮治療作用,從而避免腦中風的發生。“這種缺血是對胳膊無害而且安全的,醫學上稱為遠程缺血預適應訓練。”有三高及心腦血管病家族史、有高危因素的中年以上人群、不願意或不能耐受手術治療,或者其他不明原因的
發布於 2023-07-26 15:44
0評論
說起腦中風,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是腦血管出了問題。殊不知,在老年人的腦中風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房顫引起的,因此對於老年人的房顫,以及房顫引起的腦中風要有足夠的瞭解和重視。房顫的發生率及其危害: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且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年齡≥60歲的人群中每25個人就有1個房顫患者,年齡≥80歲的人群中每10個就有1個房顫患者。中國目前約有800萬房顫患者,心房顫動已成為21世紀
發布於 2023-03-01 23:41
0評論
腸中風其實就是急性缺血性腸病的俗稱。腦中風其中的腦血栓就是因為堵塞了腦部的血管,而腸中風就是腸道的血管被堵塞了,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年齡越大的人越容易有動脈硬化,而這種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的,不僅在心臟及腦血管中發生,在腹腔內,動脈血管也在潛移默化地硬化著,人的腹腔裡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血管腸繫膜上動脈和腸繫膜下動脈,這兩根血管是供給腸道血液的重要命脈。如果這兩根血管因硬化嚴重,出現了
發布於 2023-02-14 06:12
0評論
一級預防
“如果某個體只存在上述危險因素一種或幾種而沒有腦血管的先兆或表現,我們把其中列為一級預防對象,即積極治療存在的危險因素,同時定期監測其他危險因素的發生並採取針對性措施。
二級預防
個體已存在危險因素且已出現中風先兆如若暫短性腦缺血性發作,給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防止嚴重腦血管病發生,其為二級預防。
三級預防
對已患中風的病人,早期或超早期治療,降低致殘程度,清除或治療危險因素預防其多發為
發布於 2022-12-27 23:15
0評論
中風後遺症的預防,首先是治療原發病,如對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纖顫、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進行積極治療。實踐證明,若這些原發病得不到控制,將大大增加腦中風的危險性。其中,高血壓為誘發腦中風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故控制高血壓維持血壓於正常水平尤為重要,臨床上常用降壓藥物有珍菊降壓片,它對高血壓各期病人均有效,且能提高其它降壓藥物的療效,降壓亦平穩,受眾多患者的歡迎和青睞。
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
發布於 2023-01-07 14:23
0評論
秋冬交接之際,正是腦中風的高發季節,就如何科學治療高血壓,預防因服藥不當而誘發腦中風的問題,請教了神經內科專家。
1、切忌大量服藥,驟然降壓。
人體腦組織的血流量主要靠血壓維持,多數高血壓病是因動脈硬化所致,其主要臟器或多或少均存在供血量不足之現象。一些患者因血壓太高,便急於求成,大劑量服用降壓藥,或不遵醫囑服用並不適合自己病情的高效降壓藥,使血壓快速大幅度下降。殊不知驟然降壓使血流速度減慢,大
發布於 2024-03-04 20:12
0評論
1.頭暈:會出現反覆眩暈,自覺天旋地轉,幾秒鐘恢復正常。
2.肢體麻木: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一般要提高警惕。
3.眼前突然發黑:單眼突然發黑,幾秒或幾十秒恢復常態。這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
4.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跌跤。由於腦血管硬化,導致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症狀。
5.說話吐字不清。
6.哈欠不斷。
7.精神改變:
發布於 2022-10-07 03:22
0評論
1.定位診斷根據患者的症狀和體徵,分析病變的部位,是瀰漫性的,還是侷限性的?是中樞性的,或是周圍性的?然後再指出病變的具體部位。大腦半球,小腦,腦幹不同部位的病變,表現不同。大腦半球的病變,表現對側面癱、舌癱、肢體偏癱與偏盲;小腦病變主要表現劇烈眩暈,站立不穩,眼球震顫等;腦幹病變臨床表現較複雜,主要為交叉性癱瘓,病灶同側嘴歪、舌斜,對側肢體偏癱,感覺減退。CT檢查可明確病變具體部位。
2.定性
發布於 2022-10-07 03:49
0評論
1.急性期
以儘早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為原則。
(1)緩解腦水腫梗塞區較大嚴重患者,可使用脫水劑或利尿劑。
(2)改善微循環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環。
(3)稀釋血液①等容量血液稀釋療法通過靜脈放血,同時予置換等量液體。②高容量血液稀釋療法靜脈注射不含血液的液體以達到擴容目的。
(4)溶栓①鏈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擴延和新的血栓發生。①肝
發布於 2022-10-07 03:3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