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1 23:41

  說起腦中風,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是腦血管出了問題。殊不知,在老年人的腦中風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房顫引起的,因此對於老年人的房顫,以及房顫引起的腦中風要有足夠的瞭解和重視。

  房顫的發生率及其危害: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且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年齡≥60歲的人群中每25個人就有1個房顫患者,年齡≥80歲的人群中每10個就有1個房顫患者。中國目前約有800萬房顫患者,心房顫動已成為21世紀的“流行病”。而腦中風是房顫患者的主要併發症之一,90%左右的顫栓塞其併發症為腦栓塞,20%缺血性腦中風由房顫所致。房顫患者極易產生心房血栓,血栓基本都位於心臟的左心耳內,心臟跳動時,心耳內的血栓易脫落,進而導致腦中風、心腎等重要臟器梗死。據統計,房顫患者中風的患病率是非房顫人群的6~8倍,高達13.9%,房顫是嚴重危害健康的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重要原因。房顫造成中風的後果十分嚴重,且伴有高死亡率和癱瘓率,一年有50%的死亡可能性。另外房顫患者還會引起室顫而突然死亡,這是因為房顫生物電頻率在300~600次/分,如果它按1:1傳到心室,那麼就會室顫而致病人一命嗚呼。因此房顫病人的死亡率是正常的2~4倍。

  陣發性房顫也有較高腦中風危險:

  以往認為,儘管陣發性房顫在發作急性期有較高的腦栓塞危險,但在緩解期導致腦中風的危險不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提示,陣發性房顫導致腦卒中的危險與持續性房顫一樣高。對3890例各種類型的房顫病人的研究表明:隨訪1年的缺血性腦中風發病率,分別為首次診斷房顫1.3%,陣發性房顫1.9%,持續性房顫1.6%。可見陣發性房顫導致腦卒中的危險與持續性房顫相似。

  隱源性腦中風可能主要由陣發性房顫導致:

  缺血性腦中風大約有20%~40%的原因無法確定,但研究表明,大多數是心源性腦栓塞所致。美國《神經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隱源性腦中風主要由陣發性房顫導致。該研究對發病3個月以內的隱源性腦中風或隱源性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採用便攜式遠程心電記錄器監測房顫,在21天的監測期間共有23%患者發現房顫,其中85%房顫持續時間小於30秒,15%房顫持續時間為4~24小時。

  無症狀腦梗死患者伴發房顫的危險增加2倍:

  已經明確,無症狀腦梗死患者比有症狀腦梗死患者至少多5倍,無症狀腦梗死患者比腦磁共振成像(MRI)檢查正常的受試者發生有症狀腦梗死的危險約增加3倍,發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險約增加2.3倍。研究報道,在平均年齡62歲(女性佔53%)的“健康”人群中,10.7%接受腦MRI檢查的受試者存在無症狀腦梗死,其中單個腦梗死病灶佔84%,與腦MRI檢查正常的受試者相比,無症狀腦梗死患者伴發房顫的危險增加2倍。

  房顫的治療與腦中風的預防:總的來說,房顫的病人需要戒菸、限制飲酒,避免含有咖啡因的物質諸如茶、咖啡、可樂以及一些非處方用藥,這樣可以減少房顫的發生率。

  房顫患者抗凝治療可以預防腦中風:

  除非患者存在禁忌症,所有房顫患者均應接受抗栓治療。可選擇華法林抗凝治療(INR為2.0~3.0)或阿司匹林(81~325mg/d),以華法林為佳。華法林抗凝治療可減少中風的相對危險,每治療37例1年即可避免1例嚴重血管事件。

  外科微創手術可徹底治癒房顫並防止腦中風:

  外科微創手術(兩個1~2釐米大小的孔)以高治癒率(93%左右)治好各種類型房顫,同時術中切除了腦中風的發源地――左心耳,免除了各種左心耳血栓形成、腦栓塞和腦中風的發生,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預防房顫與腦中風該怎麼做呢相關文章
為甚麼房顫患者最怕血栓?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普通人群中房顫發病率為0.5%-1.3%,隨年齡增長,其發病率逐漸升高,80歲以上人群房顫發病率達10%以上。房顫最主要的危害是導致心臟內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後可導致腦中風、臟器栓塞及外周血管栓塞等併發症。其中,腦中風為房顫最常見、危害最大的併發症。房顫患者隨訪研究顯示,5年中風的發生率高達20%。中風後一年死亡率達30%。且房顫導致腦中
發布於 2023-01-25 18:02
0評論
近日,上海新華醫院心內科李毅剛主任的團隊成功實施一例經卵圓孔特大左心耳封堵術。患者李先生現年53歲,三年多前開始莫名出現心慌不適,有時還有些胸悶,診斷為房顫,休息以後會慢慢好轉。當時他也沒有重視,直到最近症狀加重才來就診。據李先生的主診醫師馮向飛副主任醫師介紹,患者為慢性心房顫動,心臟明顯擴大。李先生在術前準備時檢查發現特大左心耳直徑3.3cm,左心耳內血流瘀滯。同時,醫生在進行心彩超檢查時還發
發布於 2023-02-28 12:26
0評論
      2016年2月12日,著名藝術家、空政文工團創作員閻肅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老人是因中風離世,緬懷這位德高望重老藝術家的同時,也讓我們再次重視奪走老人生命的常見病中風。這段時間關於中風防治的話題聊了很多,今天我們展開來談一談中風的難兄難弟――房顫。近80%的中風都是缺血性的,即腦血管被栓子堵塞,進而相應的腦組織缺血壞死。其中30%的血栓來自於心臟。心源性腦梗死約佔全部腦梗死的3
發布於 2023-03-01 23:16
0評論
一、特殊狀態 健康人在大量飲酒、劇烈運動、精神過度緊張或過於疲勞時可以出現房顫。在各項關於飲食與房顫關係的研究中,酒精對房顫的促發作用是比較明確的。少量飲酒有益健康,但過量飲酒不僅會使房顫易發,還可能導致酒精性心肌病、肝硬化、胃黏膜損傷、Wernicke腦病等,對健康危害極大。過度疲勞也可能促發房顫,我身邊的同事中就有這樣的例子,但這種房顫往往是一過性的。可見,健康的生活方式、勞逸結合同樣也有助
發布於 2023-01-22 16:55
0評論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十分常見,且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年齡≥60歲的人每25個有1個房顫患者,年齡≥80歲的人每10個有1個房顫患者。中國目前約有800萬房顫患者,房顫已成為21世紀的“流行病”。腦卒中是房顫患者的主要併發症之一,90%左右的房顫栓塞的併發症為腦栓塞,20%缺血性腦卒中由房顫所致。房顫所致腦卒中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病死率的特點。1、陣發性房顫也有較高腦卒中危險以往認為,盡
發布於 2023-03-02 00:01
0評論
與其他原因引起的卒中相比,房顫導致的卒中更加可怕,其致死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調差數據顯示,房顫引發的卒中在30天內的死亡率可達25%,一年內死亡率則高達50%,急性期致殘率更高達73%。房顫患者一定要有預防卒中的意識,應把預防卒中作為首要大事,應關注和自測自己的卒中風險,並及時進行抗凝治療,有助於減少卒中發生的風險及危害。46歲的劉先生今年2月出現心慌、氣促等症狀,去醫院一查,被診斷為房顫
發布於 2023-03-01 23:46
0評論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心血管危險因素沒有得到良好控制,近年來房顫的發病率不斷增高。罹患房顫顯著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包括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等,顯著增加個人、家庭和社會的醫療費用負擔。鑑於房顫造成嚴重併發症危害和帶來的高經濟負擔,做好房顫的一級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既往的研究已經發現一些與房顫發生相關的危險因素,例如肥胖、吸菸、高血壓、糖尿病、運動不足。其中有些危險因素是可以通
發布於 2022-10-21 16:59
0評論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危險的心律失常,會使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2倍、發生腦中風的風險增加5倍,而且房顫引發的腦中風病情更加兇險,致死率更高,臨床研究發現房顫患者發生腦中風以後,第一年死亡率高達50%,第一年嚴重致殘率高達73%,第一年累計複發率達6.9%。我國是房顫的“重災區”,目前約有800萬患者。 房顫是心房不規則的亂顫 房顫又稱為心房顫動,屬於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內產生不規則的衝動,心房內各
發布於 2024-02-27 05:17
0評論
甚麼是房顫人的生命是靠心臟的正常跳動來維持的:心臟把全身用過的血液(氧已被應用)收回來,泵到肺裡通過呼吸再把氧氣帶進血液,同時把二氧化碳排出去,然後把含氧的血液再送至全身,這是心臟主要功能。心臟的結構像一座兩層樓的四間房子,下面的“房間”我們叫心室,上面兩個“房間”叫心房(右邊是右房,左邊是左房)。右心房上有一塊特殊組織叫竇房結,這是控制整個心臟跳動的“司令部”,它有規律、整齊地發放生物電來控制
發布於 2023-03-01 23:36
0評論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學院新華醫院李毅剛教授團隊於2014年08月17日完成首批左心耳封堵手術。3小時成功完成了3例患者左心耳封堵手術。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其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至少為1%,但是其中慢性房顫的患者症狀多數較輕微,易於被忽視,可其潛在風險仍較高:一是使患者總體死亡率升高;二是會導致患者心臟逐漸擴大和心力衰竭;三是慢性房顫血栓栓塞併發症明顯增高。非瓣膜病房顫患者,其腦梗塞
發布於 2023-02-28 12:4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