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21 09:14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血管系統常見疾病,其發病率居第三位,僅次於腦血栓及腦出血¨,其潛在危險是瘤體破裂引起顱內出血,年破裂出血率為0.5%~2%,它是引起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第一位原因,佔80%,致死率及致殘率皆較高心,社會危害極大。不少病例會有眼部的改變,因此這種疾病也歸神經眼科的範疇。眼動脈瘤是位於眼動脈和後交通動脈之問的動脈瘤,佔全部顱內動脈瘤的0.47%~9.26%,30%~%患者表現為SAH,1/3有視功能損傷,如視力減退、視野缺損和視神經萎縮等口一。本文將從眼動脈瘤的解剖基礎出發,分析其與眼部改變的內在聯繫,以期提高眼科醫生診斷和處理此類疾病的水平。
  對象和方法
  1、對象本組病例44例,均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及介入科2003―08/2009-03收治眼動脈瘤患者。男16例(36%),女28例(64%)。年齡32~平均47.3)歲。雙側眼動脈瘤2例,左側眼動脈瘤例,右側眼動脈瘤16例。以頭痛為首發症狀者24例(55%),以眼部改變為首發者14例(32%)。
  2、方法 眼科檢查:
  (1)、視功能檢查:視力(對數視力表檢查裸眼及矯正視力)、視野(用弧形視野計及自動視野計);
  (2)、眼球突出度:MARCO眼球突出計進行檢查;
  (3)、眼位及眼球運動檢查;
  (4)、複視像檢查;
  (5)、眼底檢查:直接檢眼鏡、間接檢眼鏡和眼底彩色照像。
  影像學檢查:
  CTA;MRI/MRA;所有患者均行,DSA)DSA檢查。
  手術方法:所有患者在我院神經外科施行動脈瘤瘤頸夾閉術或由介入科施行動脈瘤栓塞治療。
  統計學分析:所有計數資料均用例數與百分比表示。
  結果
  1、眼部表現患者44例中以眼部改變為首發症狀者例(32%)。其中視力下降者12例(27%)14眼,單眼例(23%),雙眼者2例(5%)其中,5例7眼視力低於眼前手動,但無視力完全喪失者;視野缺損者10例(23%眼,單眼8例,雙眼2例;眼底出血10例(23%)15眼;複視者2例(5%)2眼;上瞼下垂者4例(9%)4眼;眼球突出者2例(5%)2眼;外展神經麻痺者2例(5%)2眼;誤診為球后視神經炎2例(5%),青光眼1例(2%)。
  2、眼外表現頭痛為首發症狀者24例(55%),頭痛呈突然發作或間斷性的劇烈疼痛或鈍痛。蛛網膜下腔出血者32例(73%),其中有高血壓病史者12例(27%)。噁心嘔吐者14例(32%)。肢體活動受限者4例(9%)。意識不清者2例(5%),言語不清者2例(5%)。反覆大量鼻出血1例。
  3、影像學檢查結果患者44例均行DSA檢查確診為眼動脈瘤,陽性率100%。其中20例同時行頭顱CT檢查,例診為SAH,2例診為鞍區佔位;24例患者同時行頭顱/MRA檢查,4例為陰性結果,6例診為鞍區佔位,6例診為顱內腦膜瘤,2例為眶尖佔位性病變。由此可見,是診斷眼動脈瘤的最有效的檢查手段(圖1)。
  討論
  1、眼動脈瘤的解剖基礎 眼動脈(ophthalmic artery,是頸內動脈人顱後的第一個主要分支,83%起於蛛網膜下腔。OA在前床突下從頸內動脈背內側發出,經視神經管人眶供應眼球及眶內結構,其顱內行程均位於視神經下方。眼動脈瘤是頸內動脈分出眼動脈到分出後交通動脈之間部分發出的動脈瘤。4 o,發生率佔顱內動脈瘤的.47%~9.26%。眼動脈瘤與前床突、海綿竇和眼動脈密切相關∞。,大型和巨大型較多,破裂的機會也多,並常伴有其他部位動脈瘤(可高達48.5%)。3'7 o。動脈瘤在臨床易與腫瘤混淆,瘤體直接壓迫或瘤體出血、血腫形成都會乳頭水腫6例(14%)12眼;視神經萎縮4例(9%)6眼;引起局灶症狀。因此,瞭解眼動脈瘤的特點,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為重要。
  2、眼動脈瘤與眼科的關係 眼動脈瘤引起的頭痛多突然發生,常為一側眼眶周圍搏動性疼痛,壓迫同側頸總動脈可使疼痛暫時緩解。本文中以頭痛為首發症狀者例(55%),呈突然發作或間斷性的劇烈疼痛或鈍痛,可能是由於頸內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叢功能紊亂所致。由於的顱內行程均位於視神經的下方,因此該處動脈瘤可直接或繼發破裂出血壓迫視神經、視交叉和視束,引起同側甚至對側視覺障礙,視交叉位於蝶鞍上方基底腦池中,其兩側是頸內動脈和後交通動脈,而OA恰是頸內動脈遠環與後交通動脈發出點之間的一段動脈,因此眼動脈瘤時可引起相應的視野改變。本文中視力下降者12例(27%),視野缺損者10例(23%)。眼動脈瘤可壓迫動眼神經引起麻痺。動眼神經走行在顱底,行程較長,故可在多處受到動脈瘤的壓迫而出現麻痺,非破裂動脈瘤的直徑至少需要以上才會導致與眼球運動相關症狀的出現∞o。動脈瘤引起動眼神經麻痺合併瞳孔受累者佔97.5%15』,因動眼神經支配瞳孑L的纖維位於動眼神經背內淺層,而絕大多數後交通動脈瘤是向外、後或向下生長,因此動脈瘤壓迫動眼神經時瞳孔副交感纖維首先受損,導致瞳孔散大和瞳孔對光反應遲鈍。而眼動脈是頸內動脈前床突上段第一支並且是唯一從內側發出的分支舊一,眼動脈瘤較小時或出血量少時對動眼神經壓迫較輕,多為不完全性麻痺,常以眼瞼下垂最為突出。儘管副交感神經也常被波及,因常同時存在交感神經受損∞弗o,瞳孔可以不出現散大,甚至縮小。,本文巾發生眼瞼下垂4例,但無瞳孔散大者,可能和交感、副交感神經同時受損有關。本組病例部分為外院轉診而至,病程較長者、重症、曾經誤診為其他顱內病變、眼病者較多,到我院時視力較差者居多,特別是單眼視力差者,喪失r雙眼單視功能,雖然表現為動H挺神經受損4例,外展神經受損2例,但表現為複視者僅2例?20%~40%動脈瘤破裂引起SAH時可以出現視網膜前、視網膜內或視網膜下出血,可同時伴有玻璃體內出血(‘Ferson綜合徵),可發生在一側或兩側,在神經體徵較輕的患者也可以出現¨。10%~24%顱內巨大動脈瘤可f“現視乳頭水腫,其原因主要與突然劇烈升高的顱內j&有關,可以同時伴有單側或雙側的外展神經麻痺、二如果高顱壓不能準確而及時地解除,視乳頭水腫可演變為繼發性視神經萎縮而產生不可逆的視力喪失。由於眼動脈瘤破裂m血可引起眼靜脈迴流障礙,而現搏動性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眶壓及眼壓升高,本文中就有2例以球后視神經炎誤診和例以青光眼誤診。
  3、眼動脈瘤診斷與影像學檢查 顱內動脈瘤常有3方面的表現:
  (1)、大多數顱內動脈瘤都是崗破裂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I而被發現。
  (2)、少數因影響鄰近神經或腦組織,產生特殊的綜合徵。
  (3)、部分動脈瘤圜體積巨大而引起顱壓增高的症狀。
  凡有下列情況時應卣‘先考慮動脈瘤的可能:
  1)、中年以上突發蛛網膜下腔}{_{m。
  2)、一側動眼神經或外展神經麻痺。
  3)、偏頭痛樣發作,伴一側眼外肌麻痺者。
  4)、反覆大量鼻出血伴一側視力進行性降低者。對於絕大多數動脈瘤患者來說,主要是根據動脈瘤壓迫鄰近神經及腦組織或動脈瘤破裂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產生的相應臨床表現,以及腦咖.管造影來確診。DSA是確診動脈瘤最可靠、最有意義的診斷方法。通過腦血管造影,加之數字減影法、放大法和不同角度的快速連續攝片等方法,不僅能顯示動脈瘤的存在,還能確定其部位、形態、瘤體大小、瘤頸寬窄、擴展方向、動脈瘤數量以及與鄰近動脈的關係、動脈硬化程度、供應血管、側支循環好壞、有無腦血管痙攣、顱內血腫以及是否合併先天性腦血管異常等。
  顱腦平片只是在動脈瘤存在鈣化或弓i起了周圍組織骨質的改變才‘昆現這種繼發性改變,而不能直接顯示動脈瘤的存在。因此顱腦平片對動脈瘤的檢m率低。CT掃描和MRI成像在確定動脈瘤的存在、大小或位置等方面不如,但安全、迅速、患者無痛苦,不影響顱內壓,可以隨時採用,並能隨時觀察。CT掃捕:對於小的動脈瘤難發現,較大者可發現,形態多樣。可以發現動脈瘤破裂所形成的腦內血腫,腦室內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尤其是少量出血或形成血腫,I)SA常不顯示。MRI成像檢查:可顯示小的動脈瘤及少量nm。在神經系統體徵不明顯時,患者常先就診於眼科,眼科醫生應予注意,以便做出及時正確的診斷及處理,以免瘤體突然破裂危及生命。本文例患者,20例就診時首先行cT檢查,18例診斷為SAH,例診斷為鞍塔:病變。CT掃描是目前診斷SAH最好的方法,但多數情況下不能直接發現動脈瘤,通常表現為鞍區的實質性病變。3j。動脈瘤的MRI表現複雜多變,其信號與多fq,閒素有關。本文18例患者行頭顱MRI檢查,4例為陰性結果,6例診為鞍區佔位,6例診為顱內腦膜瘤,例為眶尖佔位性病變。由此可見頭顱CT和MRI診斷眼動脈瘤具有侷限性,本組患者最終以DSA確診為H艮動脈瘤。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顱內動脈瘤的診斷中已佔據r一定地位,然而仍不能代替DSA,但因其不注射造影劑、無創傷等優點,可作為一種常規的篩查手段。雖然是確診動脈瘤最可靠、最有意義的診斷方法,但朱賢立等一j強調,不能完全依賴造影,要結合病史、體檢和其他特殊檢查綜合分析,還可以採取增加特殊的投照位置、微導管造影和在…?段時間後重復造影等方法避免漏診動脈瘤。
  綜上所述,巾老年患者單純以動眼神經麻痺為首發症狀,經內科保守治療,症狀無明顯好轉時,應高度懷疑顱內動脈瘤,需及時行CTA,MRA檢查,必要時行DSA以免漏診。具有原因不明的頭痛伴有視力下降,顱神經麻痺.尤其是動眼神經障礙者應當考慮到眼動脈瘤的可能。眼科醫生首診這樣的患者時,及時請神經科會診以免誤診或漏診。

眼動脈瘤的眼部表現的臨床討論相關文章
白化病對眼部的影響巨大,患者虹膜、視網膜顏色淺淡或缺如,出現虹膜半透明、眼底著色不足、眼球震顫、高度屈光不正、視力低下、立體視覺差等臨床表現。白化病患者虹膜的顏色通常是藍色或灰色,一些患者虹膜色素的缺乏在用光線直接照射時,虹膜會出現紫色。檢查虹膜透照常用的方法是在黑暗的房間裡放一燈光,在靠近下眼瞼水平,可以觀察到患者的虹膜透照情況。虹膜的半透明使進入眼內的光線發生散射,引起患者的注視困難。根據色
發布於 2022-09-27 04:38
0評論
癲癇發作過程中往往伴有眼球運動障礙和瞳孔的改變。除了常見的頭眼轉向以外,還可以表現為眼瞼的痙攣和持續的眼球震顫。這些少見的症狀易與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和前庭病變相混淆,在臨床上造成誤診。我們報道4例表現為特殊的眼部症狀的癲癇發作,總結如下。例1:男,10歲,出生、發育史正常。2.2歲接受乙腦疫苗注射後夜間剛入睡時出現眨右眼,持續3秒鐘。以後白天也出現,每天約發作100餘次。考慮為“眼肌痙攣”。口服氯
發布於 2022-12-26 18:20
0評論
目的:探討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的臨床特點及顯微手術的治療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9月40例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患者的臨床資料。男13例,女27例,其中合併前交通動脈瘤1例,雙側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4例,合併後交通動脈瘤4例,合併小腦後下動脈瘤1例,合併大腦中動脈動脈瘤1例,合併基底動脈瘤1例。結果:按GOS評分評定手術病人預後,恢復良好33例,輕度殘疾1例,重
發布於 2023-02-19 15:51
0評論
日出提神 嬌嫩脆弱的雙眸對紫外線的侵害比面部肌膚更為敏感,一個疏忽就會造成黑眼圈、色斑、暗淡、細紋等多種早衰痕跡。 日間採用西湖龍井、人參和金縷梅提取液,防止眼部色素沉澱和光老化,幫助舒緩眼部的疲勞和緊張。此外,特別添加的酵素成分,能夠為眼部肌膚構建有力的防護屏障,促進肌膚循環、擊退暗沉,令眼部始終美麗。 日落調養 輻射、疲憊、用眼過度,都會令眼部肌膚流失大量水分。因此夜間,你的雙眸渴望得到更溫
發布於 2024-06-08 01:24
0評論
多數患者無症狀,常因其他原因查體而偶然發現。典型的腹主動脈瘤是一個向側面和前後搏動的膨脹性腫塊,半數患者伴有血管雜音。少數患者有壓迫症狀,以上腹部飽脹不適為常見。症狀性腹主動脈瘤多提示需要手術治療,其症狀主要包括: 1.疼痛為破裂前的常見症狀,多位於臍周及中上腹部。動脈瘤侵犯腰椎時,可有腰骶部疼痛,若近期出現腹部或腰部劇烈疼痛,常預示瘤體瀕臨破裂。 2.破裂急性破裂的患者表現為突發腰背部劇烈疼痛
發布於 2024-01-22 20:57
0評論
誤區一:25歲之後才需要眼部保養 正確解釋:一般肌膚在25歲以後開始走下坡,這是自然的衰退,但是我們不應該把25歲作為嚴格的分界線,其實在25歲前保養可以防患未然,讓肌膚的狀況減少許多。眼部護理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必須的! 誤區二:成分溫和的面霜可以當作眼霜 正確解釋:用面霜代替眼霜是絕對不可以的!有些人認為眼部皮膚脆弱,具有刺激成分的面霜不能當做眼霜,可是成分溫和的營養面霜就不怕了啊!眼霜大
發布於 2024-08-22 22:19
0評論
臨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現為:心慌、心動過速、怕熱、多汗、食慾亢進、消瘦、體重下降、疲乏無力及情緒易激動、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顫抖、甲狀腺腫或腫大、女性可有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男性可有陽痿或乳房發育等。 甲狀腺腫大呈對稱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對稱性腫大,甲狀腺腫或腫大會隨著吞嚥上下移動,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狀腺結節。甲亢時引起的眼部改變,一類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視或呈現
發布於 2024-05-10 19:08
0評論
概述 最近工作時間特別長工作特別忙,所以每天對著電腦的時間也特別長。最近也總感覺眼睛乾澀疼痛。眼疲勞紅腫的現象發生了。每天我都經常熬夜造成了用眼過度眼疲勞的現狀。也用了眼藥水進行一下緩解,但是效果不是特別明顯,想吃點甚麼藥物治療但是又不知道應該吃甚麼藥物可以治療。同事們都說只要注意休息就可以了,可是工作的原因實在是難以得到休息的時間。眼乾眼澀眼紅腫了眼疲勞會引起哪些眼部疾病呢? 步驟/方法:
發布於 2024-09-04 18:21
0評論
眼部精華液營養價值更高於眼霜眼部精華液的營養價值更高於眼霜,但是眼部精華液的保溼效果卻沒有眼霜好,因此不建議單獨使用眼部精華液,而是必須搭配眼霜一起使用,利用眼霜的保溼效果,將眼部精華液內的營養價值所在眼部肌膚裡,從而達到更好的眼部護理的效果。 眼部精華液的分子細於眼霜眼部精華液的分子對比眼霜更為細小,配合高科技的傳導技術,讓眼霜精華液的成分更為深入的滲透到眼部肌膚的基底層、真皮層,對於抗衰老、
發布於 2023-09-27 00:23
0評論
眼部皺紋形成的3大原因: 1.眼部皺紋的形成主要是因為表皮組織乾燥變薄,及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補充不足而變細,失去網狀支撐力。皮膚失去彈性,遭受擠壓後就不再復原, 從而形成皮膚下垂、產生皺紋。如果皮脂腺的機能下降,皮脂分泌減少,皮脂膜不易形成,角質層的水分就會容易流失,使肌膚變得乾燥,對眨動次數一天高達一萬次的眼部,更容易產生小細紋。如果皮膚進一步下移,就產生眼袋、眼皮下垂,眼睛就變成本角
發布於 2024-05-20 16:1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