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21 21:04

  房顫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原因有很多,年齡本身就是一個因素。房顫最大的風險是缺血性卒中,也就是腦血栓。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評估腦血栓的風險,並進行預防性抗凝治療。

如何評估房顫病人的缺血性卒中風險?
  首先要清楚的是陣發性房顫和持續性房顫患者同樣有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其次,評估缺血性卒中風險是要運用複雜的評分系統的。對每個房顫患者,醫生都會根據病史和醫療記錄,運用CHA2DS2-VASc 風險評分系統,對患者未來缺血性卒中的風險進行評估。研究發現,運用以前的CHADS2 風險評分評價出來積分很低的患者,沒有進行缺血性卒中的預防治療,但是後來發現,這些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生率並不低,而這部分患者運用CHA2DS2-VASc 風險評估時發現其缺血性卒中風險的評分也不低,是需要預防治療的患者群。因此,目前主要運用CHA2DS2-VASc 風險評分系統來預測未來缺血性卒中的風險。
  怎麼計算缺血性卒中風險?
  兩個最大的缺血性卒中風險因素分別是卒中史和年齡(S2,A2),有過卒中史記2分,年齡超過75歲記2分,超過65歲記1分(A)。接下來就考慮是否合併糖尿病和周圍血管疾病,將根據病史各記1分(D,V)。因為研究表明女性缺血性卒中風險高,所以如果是女性記1分(Sc)。另外,如果合併心衰和高血壓,則各記1分(C,H)。總分2分及以上的患者就要接受抗凝治療。總分1分時是否抗凝治療目前有爭議。
  也就是說,房顫的患者,如果同時合併上述的一個危險因素,就是需要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
  醫生不但評估房顫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風險,還要評估應用抗凝藥物後的出血風險。
  因為服用抗凝藥物有出血的可能,醫生在給以抗凝治療前還要應用HAS―BLED出血危險評分系統來評估患者的出血風險。HAS―BLED出血風險包括:高血壓1分(H),異常肝腎功能各記1分(A),卒中史1分(S),出血史1(B),INR值不穩定1分(L),年齡>65歲1分(E),藥物和飲酒各記1分(D)。3分以上的患者是需要密切注意的患者。
  缺血性卒中風險和出血風險哪個高?
  有些患者不服用抗凝藥,是由於他們出血的風險高於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嗎? 這是一個被普遍誤解的問題,一些缺血性卒中風險高的患者其出血風險也高,但淨平衡仍然是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大,因此最終需要接受治療。而醫生可能會更多關注抗凝患者的出血事件,因此,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很可能會失去預防缺血性卒中的治療機會。其實,患者本人在決定治療時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事實是這樣的,不抗凝治療一定有血栓形成,而抗凝治療較少出現出血事件。
  阿司匹林安全有效嗎?
  目前阿司匹林仍然有一個廣泛的應用群體,這裡其實是存在著一個誤區的,無論醫生還是患者都有人認為,對於預防缺血性卒中的風險,阿司匹林和華法林作用相當,而安全性方面阿司匹林優於華法林。因此,對於缺血性卒中風險相對低的患者,如CHA2DS2-VASc 1分或0分,多數醫生會給以阿司匹林治療,甚至對於缺血性卒中風險相對高的患者,也有醫生因為擔心出血的併發症而給以阿司匹林治療,認為給予阿司匹林的風險不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們有證據如BAFTA試驗說明,在房顫患者中,不僅阿司匹林預防缺血性卒中的作用不及華法林,出血的風險也不低於華法林,尤其對於老年患者。事實上,阿司匹林預防缺血性卒中的風險並不是那麼好,而出血的風險也是不能忽略的。
  口服抗凝藥有哪些?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在過去,預防缺血性卒中的藥物只有華法林,而在今後的幾十年裡我們除了華法林,還有更多的選擇,這是一件好事。華法林被認為是有效的預防缺血性卒中的藥物,但是由於需要頻繁地監測INR等指標,以及頻繁地調整劑量,給臨床帶來不便。近幾年,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藥物問世,並先後在臨床中應用,體現出了有效性和方便性,這些藥物包括達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既能顯著降低缺血性腦卒中及全身性栓塞的事件,在出血的發生風險上也不高於或低於華法林,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
  因此,對於房顫患者,只要未來有發生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就應該接受抗凝治療,而選擇合適的抗凝藥物是非常重要的。

心房顫動的抗凝藥物的決定和選擇相關文章
心房顫動(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據2004年所發表的數據,我國30歲至85歲居民中房顫患病率為0.77%,其中8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達30%以上。血栓栓塞性併發症是房顫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而腦卒中則是最為常見的表現類型。在非瓣膜性房顫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每年發生率(約5%)是非房顫患者的2~7倍。預防卒中的新發與復發應成為房顫患者綜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內容。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對於發生卒
發布於 2023-02-06 10:57
0評論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一般隨著年齡的增加,理論上每個人都有發生房顫的可能。房顫根據發作時間的不同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三種,根據分類不同對於治療手段的選擇也有所不同。房顫的治療方法很多,有藥物治療、導管消融治療和外科微創消融治療。 心房撲動大部分沒有基礎心臟病,在心電圖上的表現為正常的竇性P波消失,出現心房撲動波。頻率在250-300次左右,很少超過350次。房撲不管是心房
發布於 2023-02-06 08:27
0評論
發生了心房顫動(簡稱房顫)以後為甚麼要進行治療呢?這主要是由於房顫存在以下危害:1、患者自覺心慌、心悸。這主要是由於房顫時心律不規則,如果發生快速房顫時,症狀會更加顯著。2、發生心房血栓,導致中風。當心房放生顫動時,血液易在左心房中發生淤滯,從而形成血栓,血栓掉落,栓子阻塞在腦血管中引起中風。3、心排量下降。房顫導致房室收縮不一致,使心排量下降,嚴重時可比正常時少20%。因此,手術以後,房顫患者
發布於 2023-02-06 11:52
0評論
可出現腦動脈栓塞,周圍動脈栓塞,肺栓塞,心功能不全,心臟性猝死等併發症。 1.腦動脈栓塞:是房顫的最常見併發症之一,流行病學統計,心房纖顫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為2%~6%,房顫患者併發全身栓塞中75%為腦動脈栓塞,腦栓塞的栓子主要來自左心房和心耳部,75%的栓子來自左心房內附壁血栓,25%來自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脫落。 2.周圍動脈栓塞:周圍動脈栓塞的患者80%有心房顫動,房顫患者的心臟附壁血栓脫落
發布於 2023-11-09 23:31
0評論
心房顫動它是心房不聽總司令竇房結的指揮自行起搏的結果。與早搏不同的是;房顫是心房毫無規律的亂跳,使得心率絕對不齊,脈律不齊並且少於心率。房顫本身並不可怕,有些人即使是房顫也毫無感覺,但如果房顫的心室率大於100次/分或存在 栓塞風險就必須要防患於未燃。這兩點也是房顫需要治療的根本所在。導致房顫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壓病,風溼性心臟瓣膜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甲亢等等,當然還有無任何原因的
發布於 2022-10-21 22:49
0評論
1.治療原則 (1)恢復竇性心律只有恢復竇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達到完全治療房顫的目的,所以對於任何房顫病人均應該嘗試恢復竇性心律的治療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對於不能恢復竇性心律的房顫病人,可以應用藥物減慢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腦卒中房顫時如果不能恢復竇性心律,可以應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和腦卒中的發生。 對於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藥物所致的房顫,在祛除病因之後,房
發布於 2023-11-09 23:11
0評論
房顫分類的定義沒有統一,按持續時間可以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通常認為陣發性房顫指能在7天內自行轉復為竇性心律者,一般持續時間小於48小時;持續性房顫指持續7天以上,需要藥物或電擊才能轉復為竇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顫指不能轉復為竇性心律或在轉復後24小時內復發者。 按有無基礎心臟疾病分為病理性房顫(房顫同時伴有其他基礎心臟疾病)和特發性房顫(臨床檢查無基礎心臟疾病)。特發性房顫往往發
發布於 2023-11-09 23:04
0評論
一般說來,陣發性房顫常發生在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預激綜合徵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持續性房顫常發生在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的病人中。兩種房顫均可發生於風溼性心臟病,尤其是二尖瓣病變,冠心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病,以及縮窄性心包炎病人中,在心臟手術尤其是瓣膜手術和心臟腫瘤手術後也常會出現房顫。即使是在激烈的活動和極度興奮時也可發生房顫,一些頸椎骨質增生、膽囊炎患
發布於 2023-11-09 23:17
0評論
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規則的基線波動,形態與振幅均變化不定,稱為f波;頻率約350~600次/分; ②心室率極不規則,房顫未接受藥物治療、房室傳導正常者,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之間,藥物(兒茶酚胺類等)、運動、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均可縮短房室結不應期,使心室率加速;相反,洋地黃延長房室結不應期,減慢心室率; ③QRS波群形態通常正常,當心室率過快,發生室內差異性傳導,QRS波群增寬
發布於 2023-11-09 23:24
0評論
陣發性房顫往往需要長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有效的患者可能會減少發作次數,但房顫本身不會消除還會再次發病。很多患者服用過多種抗房顫藥物但效果不佳。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服用藥物所致的不良作用,如肝臟毒害、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肺臟纖維化、胃腸道反應、眼睛和皮膚損害等。 有些患者出現抗心律失常藥物導致的其它嚴重心律失常。有些患者藥物不耐受出現心動過緩而被迫停藥。有些同時合併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稱為病
發布於 2023-01-01 08:3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