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的歷史沿革
早在夏商時期,痔在甲骨文中,就有記載。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最早闡述了痔瘡的主要成因。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中說:“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
秦漢時期,在《五十二病方》中,將痔分為四類,首先描述了痔的症狀和痔的結紮術。《神農本草經》中,有五痔病名,首載治痔瘻藥物21種。晉代《針灸甲乙經》系統闡述了針灸治療痔瘡的療法。
隋唐時期,對痔的認識更加深入,《諸病源候論》中,詳載了五痔(牡痔、牝痔、脈痔、血痔、腸痔)的病名和症候,並增加了氣痔、酒痔。《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又在七痔的基礎上,增加了燥溼痔、外痔,分為九痔,並詳細介紹了其治療方法。《外臺秘要》除將痔分為九種外,又將痔分為內痔和外痔,比西方醫學論述內、外痔早1000多年。
宋代,《太平聖惠方》中首創枯痔釘療法,對痔列為專章討論。《魏氏家藏方》中,詳載了使用枯痔法的具體方法和治療過程。
明代,《秘傳外科方》中將痔分為二十四種。《瘡瘍經驗全書》對痔的病因病機和辨證施治進行了系統論述,並提出二十五痔的分類法。《外科啟玄》中,也分痔為二十四痔,並記有裡外痔(即混合痔)病名。《外科正宗》在理論上對痔作了進一步的闡述,並介紹了枯痔散、枯痔釘等療法,同時還介紹了砒中毒的防治方法。
到了清代,《外科大成》和《醫宗金鑑》中,對痔瘡的病因病機和辨證施治的論述更為詳細而系統,並分痔為二十四種。《馬氏痔瘻科七十二種》分痔七十二種,對痔進行了專門的論述,並提出了裂肛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