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進血液循環:
雙足處於人體最低位置,離心臟距離最遠,雙足末梢血液循環相對較差,加以雙足皮脂腺較少,而汗腺分佈較多,容易消耗身體熱量,保暖功能較差,“寒從腳下起”就說明了雙足的這一生理特徵。血液循環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由於心臟的有節律搏動,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環流動,成為人體內部物質運輸的重要通道。動脈血液從心脈泵出,帶著氧氣和營養物質到全身毛細血管,在那裡進行物質交換,一方面,把氧氣和營養物質帶給各個局部組織,另一方面又把各組織中經過代謝產生的廢物和二氧化碳收容到血液中,通過靜脈流回心臟,然後又通過肺循環將靜脈血送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吸入氧氣,放出二氧化碳。血液中的多餘水分及其它有害物質,則通過循環送到腎臟過濾後,通過小腸壁的毛細血管或毛細淋巴管和靜脈送到心臟加入體循環的。因此血液循環對機體的健康和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是至關重要
的。
(二)血液循環的重要生理功能如下:
完成體內的物質運輸,使人體的新陳代謝得以正常的進行;
各種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要通過血液循環送到“靶器官”才能發揮應有作用;
血液中的白細胞、淋巴細胞等,也要通過血液循環才能發揮免疫防禦的功能; 淋巴的迴流要通過血液循環,(成人每天2-4升淋巴液流入血液),而淋巴液的迴流能回收機體組織液中的蛋白質(每天回收約75-200克),保證毛細血管處的液體交換得以正常進行,調節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液體平衡,對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良好的血液循環表明機體的健康和內環境相對穩定;反之血液循環障礙顯示出機體處於不健康和內環境不穩定狀態。促進血液循環有加強機體健康作用。我們知道心臟是血液循環系統中最重要的臟器,是血液循環的動力。當心髒收縮時,動脈的血液從左心室泵出,經過胸部、腹部到達骼總動脈,然後經股動脈、胭動脈進入足部。足部靜脈血液迴流則循相反方向,經胭動脈、股靜脈、骼總靜脈、腹部、胸部回到右心房。足距離心臟最遠,因此,從心臟泵出的血液,到達足部時,速度就比較緩慢,又加上地心引力的影響,血液就較易滯留於足部,迴心血量減少,由於血液阻於足部,就進一步阻塞了血液的通過,久之如不改善這種狀態,就會引起惡性循環,即靜脈迴心血量不足。因此全身血液循環障礙最早表現在足部。
一般來說,體溫是指身體內部的溫度,體溫與血液循環有密切關係,體溫較低表示血液循環低下,體溫升高表示血液循環旺盛。皮膚的溫度,是由體內傳導到皮膚的熱量與皮膚散發的熱量的收支決算關係所確定的,其溫度要比體內溫度要低。數據表明,足部皮膚溫度與血液循環有密切關係。被醫學上稱為冷虛症、手足冰涼、懼冷症、寒症等四肢厥冷,實際上是一種因末梢血液循環遲緩而出現的手腳發冷的症狀。女性和中老年多患,常見的症狀是手、足冰涼、外界氣溫降低時更加嚴重,手足可呈紫紅色,壓之有白痕,有時多汗,多汗引起的潮溼又加重冷虛症,女性病人有時伴有婦科病、胃腸病、神經痛等。一旦得此症是非常痛苦的,所以絕不能輕視該症狀。熱水足浴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環,水的溫熱作用可擴張足部血管,增高皮膚溫度,從而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同時熱水足浴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也使流經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都增加,即從心臟→足部→回到心臟的血液的流速和流量都增加了,從而改善了心臟的功能,降低了心臟的負量。科學表明,一個健康的人用40℃---45℃的溫水浸泡雙足30--40分鐘,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為10--13倍,男性為13--18倍。可見,熱水足浴可確保血液循環順暢和改善。
(三)促進新陳代謝:
熱水足浴可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由於血液循環量的增加,從而調節各內分泌的機能,促使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如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分泌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這些激素均能促進新陳代謝。因此,熱水足浴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的作用。
(四)消除疲勞:
熱水足浴的最大作用之一,就是消除疲勞。古人從實踐中早已總結出以熱水足浴來消除疲勞。田間勞作歸來或長途跋涉歇息都有用熱水泡腳的習慣,於是寒冷和疲勞從腳上流出體外溶在水中,溫暖和活力沿著雙腳散佈全身,十分愜意。同樣現代人,也有這樣的經驗,工作一天,晚上用熱水泡一泡腳,這是“金不換”的消除疲勞法。給疲勞作個明確的定義是非常困難的。但是,還是可以從人體經過反覆或連續作功,結果出現功能減弱,並隨之出現各種自覺疲勞症狀。大概可以把施加一定手段就能消除或緩解的人體某種機能狀態定義為疲勞。疲勞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即肉體疲勞、精神疲勞和神經感覺疲勞。熱水足浴可以消除各種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