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0-26 06:04

  支具治療脊柱側凸是一種古老的方法,可以追溯到16世紀。從1915年開展手術治療脊柱側凸後,支具治療應用越來越少。直到20世紀中葉,因為脊柱手術後併發症較多,支具治療才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1945年,Blount等改進了Milwaukee支具,用於治療脊柱側凸。支具治療脊柱側凸初期的研究很少,70年代以後,經過對足夠數量患者的長期隨訪,陸續發表了一批報告。1970年Moe和Kettleson首先對Milwaukee支具治療脊柱側凸的作用進行了初步研究,提示許多患者經支具治療後可以避免手術。隨後的一些研究表明,支具治療期間患者的側凸曲度會明顯改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改善將逐漸減少,最終當停止支具治療若干年後,患者側凸曲度又回覆到治療前的水平。

  因此,對於支具療法是否有效,脊柱側凸研究領域在80年代中期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為給支具治療研究提供標準的對照,有人圍繞脊柱側凸的自然病程進行了深入研究。1982年Nachemson等觀察分析了未予任何治療的女性胸椎側凸患者,提示胸椎彎曲度進展的危險性隨著發現該病時曲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樣曲度的患者隨發現該病時年齡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側凸曲度為20°~29°,年齡為10~20歲者,進展危險性為60%;而同一年齡組曲度超過30°,進展危險性可達90%~100%。以後Lonstein和Carlson所做的大規模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論。其中胸椎側凸曲度在20°~29° 之間者,如Risser徵為0或1,其進展可能性為68%,屬於該病的高危人群組。而胸椎側凸曲度在19°以下,Risser徵為2、3或4者,其進展可能性僅為1.6%。因此,分析支具治療是否有效應對高危人群組進行研究,並與自然病程作對照。

關於支具的歷史和現狀相關文章
1、歷史背景骨肉瘤惡性程度高,截肢等破壞性手術後,生存機會從未超過20%的事實[1],促使了眾多的學者尋找有效的抗骨肉瘤藥物,試圖通過化療以期改善骨肉瘤患者的預後。1961年Evans[2]報道17例Ⅲ期骨肉瘤(Enneking骨肉瘤分期系統)患者使用絲裂黴素C後,其中4例獲得了反應;1963年Sullivan[3]報道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對骨肉瘤有一定療效;隨後相繼有關於環磷酰胺(Cyclopho
發布於 2023-03-18 23:51
0評論
①穩定關節 例如脊髓灰質炎後遺連枷膝、由於控制膝關節伸屈的肌肉皆麻痺,膝關節鬆軟不穩定,過度伸展,妨礙站立。用支具可以將膝關節控制於正常伸直位置,以利負重。又如下肢截癱的病人,練站立時膝關節不能穩定在伸直的位置,易向前屈曲跪倒,用支具可以防止膝關節屈曲。又如踝部肌肉完全麻痺時,踝部鬆軟成連枷足,亦可帶用連接於鞋上的支具,以穩定足踝,便於站立及行走。 ②保護植骨或骨折處以代替負重 例如股骨幹或脛骨
發布於 2023-10-26 05:57
0評論
Lonstein和Winter首先報告了1020例接受Milwaukee支具治療的脊柱側凸患者的隨訪結果,以該作者對同一醫院的729例該病患者的自然病程研究作對照,結果顯示支具治療可明顯阻止脊柱側凸的進展。在該病的高危人群中,支具治療失敗率為43%,而按其自然病程68%患者應歸於此類。Nachemson於1993年報告了一份長期隨訪的前瞻性對照研究。脊柱側凸患者被分成3組,一組是自然病程即非治療
發布於 2023-10-26 06:11
0評論
支具必須根據特定側凸曲線恰當設計。胸椎側凸頂椎在T7或以上時,沒有Milwaukee支具或帶上部結構的Boston支具就不能有效治療,單純的腰椎或胸腰段側凸則不必用Milwaukee支具,經過合理設計的TLSO療效更好。 Katz等在一項評價Boston支具和Charleston支具對特發性脊柱側凸的療效研究中報告,Boston支具在阻止側凸發展及減少手術率方面均明顯優於Charleston支具
發布於 2023-10-26 06:17
0評論
支具是一種置於身體外部,旨在限制身體的某項運動,從而輔助手術治療的效果,或直接用於非手術治療的外固定。同時在外固定的基礎上加上壓點,就可以成為矯形支具,用於身體畸形的矯正治療。支具又稱矯形器,是一種以減輕四肢、脊柱、骨骼肌系統的功能障礙為目地的體外支撐裝置。用於非手術治療等或手術輔助治療。支具的分類:1、上肢支具:肘託、熱塑板、前臂吊帶;2、下肢支具:長腿託、膝託、小腿託、丁字鞋;3、軀幹支具:
發布於 2022-12-06 15:11
0評論
骨科軟固定功能支具的應用,使骨與關節損傷後的康復成為可能。支具又稱矯形器,是一種以減輕四肢,脊柱、骨骼肌系統的功能障礙為目地的體外支撐裝置。支具的功能為:1.穩定與支撐2.固定功能3.保護功能4.助動(行)功能5.預防矯正畸形6.承重功能。骨科軟固定功能支具是當今世界上先進的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方法,是世界先進醫療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的治療方式相比較,骨科軟固定支具使用方便,治療效果更佳,幫
發布於 2023-10-26 06:24
0評論
對於保守治療,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甚麼是保守治療的效果?它的療效評價的標準又是甚麼?其實,採用支具固定的方法治療脊柱側凸是眾多保守治療中被海內外多數專家認為是可能有效的一種。支具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畸形的繼續發展,而不是治療側彎的脊柱!也就是說,當她佩戴支具一定的時間後,她脫除支具並放鬆軀體一段時間後,她的脊柱仍能保持在支具治療前的側彎程度,那這樣的支具治療就被認為是100%有效的。換句話說
發布於 2023-01-29 01:22
0評論
膝骨關節炎又稱膝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是一種以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化以及骨骼增生為特徵的關節退行性病變。膝骨關節炎起病緩慢,通常在40歲以後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膝關節酸脹不適或鈍痛,膝關節腫脹,上下樓不便,呈進行性加重;如增生的骨贅脫落形成遊離體,可出現關節交鎖;急性加重期可出現關節積液,關節腫脹,多可伴肌萎縮或肌痙攣。嚴重者出現膝關節畸形,不能正常行走。典型X線片表
發布於 2023-02-01 09:02
0評論
關於膽囊結石的治療,儘管方法繁多,包括溶石,碎石,排石和手術等方法治療,但其主要治療方法仍為外科手術。然而在手術方面,近年來存在著兩大觀點爭論,主要是切膽和保膽之爭。主張切膽取石的理論乃由德國名醫Langenbuch醫生1882年所創。在當時並無內鏡技術的落後情況下,當時針對老式膽囊造瘻取石術後結石極易“復發”的弊病,他提出了“膽囊切除不僅因為膽囊內含有結石,而且還因為膽囊能生長結石,故只能行膽
發布於 2022-09-30 00:54
0評論
足部支具使用在伴有足部疼痛、平衡失穩及行動不便的骨質疏鬆患者中的作用:隨機臨床試驗目的:評價足部鞋墊維持內側足弓及前足橫弓在伴有足部疼痛、平衡失調及行動障礙的骨質疏鬆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這是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94例年齡大於60歲的老年骨質疏鬆女性,在坎皮納斯州立大學的風溼病門診治療前及治療後4周,使用計時起走測試(TUG),曼徹斯特的足部疼痛和障礙指數(MFPDI)及數字疼痛量表(NPS)進
發布於 2022-10-22 20:5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