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具治療脊柱側凸是一種古老的方法,可以追溯到16世紀。從1915年開展手術治療脊柱側凸後,支具治療應用越來越少。直到20世紀中葉,因為脊柱手術後併發症較多,支具治療才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1945年,Blount等改進了Milwaukee支具,用於治療脊柱側凸。支具治療脊柱側凸初期的研究很少,70年代以後,經過對足夠數量患者的長期隨訪,陸續發表了一批報告。1970年Moe和Kettleson首先對Milwaukee支具治療脊柱側凸的作用進行了初步研究,提示許多患者經支具治療後可以避免手術。隨後的一些研究表明,支具治療期間患者的側凸曲度會明顯改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改善將逐漸減少,最終當停止支具治療若干年後,患者側凸曲度又回覆到治療前的水平。
因此,對於支具療法是否有效,脊柱側凸研究領域在80年代中期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為給支具治療研究提供標準的對照,有人圍繞脊柱側凸的自然病程進行了深入研究。1982年Nachemson等觀察分析了未予任何治療的女性胸椎側凸患者,提示胸椎彎曲度進展的危險性隨著發現該病時曲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樣曲度的患者隨發現該病時年齡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側凸曲度為20°~29°,年齡為10~20歲者,進展危險性為60%;而同一年齡組曲度超過30°,進展危險性可達90%~100%。以後Lonstein和Carlson所做的大規模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論。其中胸椎側凸曲度在20°~29° 之間者,如Risser徵為0或1,其進展可能性為68%,屬於該病的高危人群組。而胸椎側凸曲度在19°以下,Risser徵為2、3或4者,其進展可能性僅為1.6%。因此,分析支具治療是否有效應對高危人群組進行研究,並與自然病程作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