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1-02 09:36

  舉一例: 症狀:少氣無力,消瘦面黃,聲喑音啞,潮熱盜汗,骨蒸癆熱,洩溏便急,痰白沫狀或血痰,心悸氣短,寡言少欲,納呆,自汗,滑精,閉經,苔黃燥,脈微細或虛大無力。

  證候分析:

  臟腑之間有互相資生、制約的關係,因此在病理情況下,肺臟局部病變也必然會影響其他臟器和整體,故有“其邪展轉,乘於五髒”之說,肺癆與脾腎兩髒關係最為密切,脾為肺母,肺虛則耗奪脾氣以自養,則脾亦虛,脾虛不能化水谷為精微上輸以養肺,則肺虛更重,互為因果,終致肺脾同病,見神疲乏力、納呆、便溏、畏寒、倦怠等症。 腎為肺之子,肺虛腎失滋生之源,或腎虛相火灼金,子盜母氣,致使肺氣更為耗竭,而不能滋養於腎,終致肺腎兩虛,腎陰虧虛,相火偏亢,擾動精室,則見夢遺,女子則月經不調等腎虛症狀。

  若肺虛不能制肝,腎虛不能養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見性急善怒,脅肋掣疼等症。如肺虛心火乘克,腎虛水不濟火,還可伴見虛煩不寐、盜汗、骨蒸癆熱等症。 久延而病重者,可演變發展至肺脾腎三髒同病。或因肺病及腎,腎虛不能納氣,或因脾虛及腎,脾不能化精以資腎,由後天而及先天,甚則肺虛不能佐心治節血脈運行,而致氣虛血瘀,出現氣短、喘急、心悸、唇紺、肢冷、浮腫等症,即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生。

  此證見於肺脾腎三髒俱虛的患者,為氣陰耗損發展而成,見於重症肺結核晚期。

  綜上所述,肺癆以陰虛為先,繼可導致氣陰兩虛,陰陽俱虛。以臟腑辨證而言,病之初起,為肺陰虧損,繼之肺脾同病,氣陰兩傷,後期肺脾腎三髒交虧,陰損及陽,而致陰陽俱虛,並見心肝臟腑功能損害的嚴重證候。

陰陽兩虛的臨床分析相關文章
臟腑之間有互相資生、制約的關係,因此在病理情況下,肺臟局部病變也必然會影響其他臟器和整體,故有“其邪展轉,乘於五髒”之說,肺癆與脾腎兩髒關係最為密切,脾為肺母,肺虛則耗奪脾氣以自養,則脾亦虛,脾虛不能化水谷為精微上輸以養肺,則肺虛更重,互為因果,終致肺脾同病,見神疲乏力、納呆、便溏、畏寒、倦怠等症。腎為肺之子,肺虛腎失滋生之源,或腎虛相火灼金,子盜母氣,致使肺氣更為耗竭,而不能滋養於腎,終致肺腎
發布於 2023-11-02 09:42
0評論
虛則補之,無論陰虛、陽虛,均宜補之,這是中醫確鑿無疑的鐵則。現在許多陰陽兩虛者(俗稱虛不受補)很難治療,原因不是這條治療原則錯了,而是醫生沒有辨明病人那裡陰虛?那裡陽虛?自然沒法治!所以,首先要分辨清楚氣、血、心、肝、脾、肺、腎的陰與陽,是虛損還是太過旺盛?有沒有外邪伏氣作怪?才可能對症下藥。例如口渴飲多,動則氣促,是肺臟陰陽兩虛,宜潤肺補氣;又如慢性咽炎,食上火或稍燥之品則咽喉發炎。兼有食寒涼
發布於 2023-11-02 09:56
0評論
中醫認為通常虛證出現時不單純只是氣虛、血虛、陰虛或陽虛,而是有密切的聯繫。中醫理論認為氣血同源、陰陽互根,在病理上往往互相影響。如氣虛不能生血,血虛又會影響氣弱;陰虛可以導致陽虛、陽虛又可導致陰虛等,最後還可導致陰陽氣血俱虛。所以,必須根據症情的具體變化,正確使用補益類中藥。 兩虛:體虛者亦常出現兩虛之體,兩虛之體有以下幾種: 氣陰兩虛:既有氣虛又有陰虛,其主要表現為;既有頭暈、乏力、腿軟等氣虛
發布於 2023-11-02 10:02
0評論
補腎要查明原因,分型而補。 中醫認為,任何事物都分為yin陽兩個方面,人的腎也有腎yin和腎陽之分,腎功能障礙產生的原因可能是腎陰虛造成的,也可能是腎陽虛造成的。 治療腎虛在藥物的選擇上,必須遵循的原則是對症配藥。腎陰虛的情況下火就容易旺,yin虛火旺,如果這時再使用那些溫熱的壯陽藥物,等於是火上澆油,病人熱性就更大了。反過來說,假如病人腎陽虛、怕冷,你再用一些滋陰藥,等於是雪上加霜,病人同樣也
發布於 2023-11-02 09:49
0評論
首先,看症狀,來區分。腎陽虛和腎陰虛可以簡單的以冷熱相區分。 腎陽虛:有陽虛的臨床表現: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長、面色晃白、性-欲減退、陽萎早瀉、舌淡苔白、脈沉遲。 腎陰虛:有陰虛的臨床表現:如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乾舌燥、尿黃便幹、舌紅少苔、脈細數。 其次,腎陰虛和腎陽虛有甚麼聯繫呢? 腎陰虛和腎陽虛都屬於腎虛,它們有共同的腎虛的普遍的一些症狀,比如腰膝痠軟、體虛乏力、精神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性
發布於 2023-07-06 08:48
0評論
腎虛的種類: 中醫認為腎虛分為4種,腎陽虛、腎陰虛、腎氣虛、腎陰陽兩虛。 ①腎陽虛:(俗稱命門火衰)則有陽虛的臨床表現: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長、面色晃白、性慾減退、陽痿早洩、舌淡苔白、脈沉遲。 ②腎陰虛:(俗稱腎水不足)除有腎虛的表現外還有陰虛的臨床表現:如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乾舌燥、尿黃便幹、舌紅少苔、脈細數。 ③腎氣虛:氣短自汗、倦怠無力、面色晃白、小便頻多、遺精早洩、舌苔淡白、脈細弱。
發布於 2023-12-06 07:13
0評論
氣陰兩虛:既有氣虛又有陰虛,其主要表現為;既有頭暈、乏力、腿軟等氣虛表現,又有升火、咽乾、舌紅等陰虛表現,但沒有慢性疾病,這種體質稱氣陰兩虛體質,進補宜採用益氣養陰之補法,即在進補時應同時考慮補氣和補陰。 陰陽兩虛:既有陰虛又有陽虛,稱陰陽兩虛,其主要表現為;既怕冷又怕熱,冬天特別怕冷,夏天又特別怕熱,這是陰陽失調或陰陽兩虛之體質,進補宜採用陰陽並補,養陰溫陽和滋陰壯陽等補法。 氣血兩虛:氣血兩
發布於 2023-08-20 00:13
0評論
陰陽眼:顧名思義,是即能看見陽間的人,亦能見到陰間的人。一般說來陰陽眼是不具備殺傷力的,僅能看見鬼而已。說道陰陽眼的來歷就不得不從宇宙始初說起,當時自然演化之道處於混沌中的太極之中,太極亦稱太一,是種宇宙的原質。後來經過了不知多久陰陽從太極中分化而出,輕清者為陽,上浮而為天;重濁者為陰,下凝而為地。就此天地形成,天地形成後陰陽二氣互相吸引,雖有盤古真人將其劃分但仍不能完全隔離,陰陽二氣混雜從而化
發布於 2023-10-27 15:16
0評論
腎虛分四型,有陽虛、氣虛、陰虛和陰陽兩虛。 ①腎陽虛:(俗稱命門火衰)則有陽虛的臨床表現: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長、面色晃白、性慾減退、陽痿早洩、舌淡苔白、脈沉遲。可以用桂附地黃丸。 ②腎陰虛:(俗稱腎水不足)除有腎虛的表現外還有陰虛的臨床表現:如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乾舌燥、尿黃便幹、舌紅少苔、脈細數。可以用六味地黃丸。 ③腎氣虛:氣短自汗、倦怠無力、面色晃白、小便頻多、遺精早洩、舌苔淡白、脈細
發布於 2023-02-03 01:38
0評論
中醫將體質虛弱稱體虛,把疾病的氣血陰陽不足稱虛證。冬令調補是中醫的一大特色。《內經》有“秋冬養陰”、“陰精所奉其人壽”之訓,人體只有在秋冬養好陰,藏好陰,春夏才能有生和長的資本。也是說人應該順應自然變化,並在自然的生長收藏的規律下和諧生活。這是“勿逆天時,是謂至治”的思想在秋冬季節治療中的體現。選用膏滋藥是比較合適的一種進補形式。隨著季節的變化,目前已是寒露節氣,氣溫下降,萬物漸顯肅殺,又到冬令
發布於 2023-03-25 09:5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