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產道狹窄
骨盆入口平面狹窄:分3級:Ⅰ級,臨界性狹窄,骶恥外徑18cm,入口前後徑10cm,絕大多數可以自然分娩;Ⅱ級相對性狹窄:骶恥外徑16.5cm-17.5cm,骨盆入口前後徑8.5-9.5cm,需經試產後才能決定是否可以經陰道分娩。胎頭跨恥徵可疑陽性,骨盆相對性狹窄,足月活胎體重<3000g,胎心率及產力均正常,應在嚴密監護下試產,胎膜未破者可在宮口擴張3cm時,於宮縮間歇期行人工破膜術,若破膜後宮縮較強,產程進展順利,多數能經陰道分娩。試產過程中若出現宮縮乏力,無胎兒窘迫,可靜點縮宮素加強宮縮,試產2-4小時,胎頭仍遲遲不能入盆,宮口擴張緩慢,或伴有胎兒窘迫徵象,應及時行剖宮產術結束分娩。Ⅲ級,絕對性狹窄,骶恥外徑≤16.0cm,入口前後徑≤8.0cm,必須以剖宮產結束分娩。
中骨盆平面狹窄:指坐骨棘間徑<10cm或中骨盆前後徑均<11.5cm。任何一徑線縮短均可致骨盆狹窄。單純中骨盆平面狹窄少見,往往可見中骨盆及出口平面前後徑均縮短,骨盆內聚,骨盆深,胎頭在中骨盆旋轉困難,仍可出現繼發性宮縮乏力,活躍期阻滯,胎頭下降受阻而不能自然分娩,需剖宮產。中骨盆平面狹窄,主要是造成胎頭俯屈及內旋轉受阻,發生持續性枕橫位或枕後位,可伴發產程延緩或停滯繼發性宮縮乏力,宮口開全,胎頭雙頂徑達坐骨棘水平或以下,可陰道助產。出現胎兒窘迫或胎頭雙頂徑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行剖宮產。
骨盆出口平面狹窄:坐骨結節間徑<8cm或坐骨結節間徑加後矢狀徑<15cm。少數人尾骨骶化,使出口前後徑縮短可致出口狹窄,但單純狹窄少見,常伴中骨盆狹窄,多見於男型及漏斗形骨盆。出口狹窄常並存中骨盆甚至入口狹窄。出口狹窄不能試產,否則會對母兒造成嚴重損傷。
三個平面狹窄:骨盆入口、中骨盆及出口平面均狹窄,或各平面經線均小於正常值2cm以上為均小骨盆。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足月正常大小胎兒或胎兒稍大,往往不能經陰道分娩,常需剖宮產結束分娩。
畸形骨盆:骨盆失去正常形態稱畸形骨盆。主要為佝僂病性扁平骨盆、骨軟化病骨盆。畸形骨盆需剖宮產。
2巨大胎兒
巨大兒是指新生兒出生體重≥4000g者。巨大兒雖不是剖宮產指徵,但是在妊娠晚期,臨產前,儘量正確估計胎兒體重及頭盆關係,若有頭盆不稱徵象或胎兒體重≥4500g,宜行選擇性剖宮產,若無頭盆不稱,可等待自然分娩。因胎頭大而硬,不易變形,產程活躍期可能出現相對性頭盆不稱,不宜試產過久,一旦有相對性頭盆不稱徵象,立即行剖宮產。若胎兒先露部已達+2以下,第二產程延長者,可用產鉗助產,應警惕可能發生肩難產,需足夠大的會陰側切和作好新生兒復甦準備。
3胎頭位置異常
持續性枕後位、枕橫位 若骨盆經線正常,胎兒不大,可密切觀察下加強產力,進行試產。當宮口近開全或開全時,胎頭枕骨持續不能轉向前方,仍位於母體骨盆側方時為持續性枕橫位。若有明顯骨盆狹窄時,應立即剖宮產;估計胎兒體重≥3500g,應放寬剖宮產指徵;經較長時間試產,並經過各種處理,產程曲線仍表現為宮頸擴張阻滯或胎頭下降阻滯,宮口開全後先露未達坐骨棘下2cm,均應行剖宮產。徒手旋轉胎頭至枕前位,胎頭繼續下降,當s≥+3,可自然分娩或行低位產鉗及胎頭吸引助產。當宮口近全開或開全時,胎頭枕骨持續不能轉向前方,仍位於母體盆骨後方者為持續性枕後位。陰道檢查大滷門在恥骨聯合後方。若第二產程進展緩慢,初產婦已近2小時,經產婦已近1小時,應行陰道檢查。當胎頭雙頂徑已達坐骨棘平面或更低時,可先行徒手將胎頭枕部轉向前方使矢狀縫與骨盆出口前後徑一致或自然分娩,或陰道助產。
胎頭高直位 分娩開始胎頭入盆時缺乏俯屈的動作,胎頭的矢狀縫落入骨盆入口平面的前後徑上時稱為高直位,以枕額徑與骨盆上口前後徑吻合。高直前位其枕骨靠近恥骨聯合,高直後位其枕骨靠近骶岬。高直前位若骨盆正常,胎兒不大且產力好,可以試產,轉為枕前位分娩。高直後位難以經陰道分娩,應剖宮產。
前不均傾位 胎頭以枕橫位入盆(胎頭矢狀縫與骨盆入口橫徑一致)時,胎頭側屈,以前頂骨先下降,矢狀縫靠近骶骨稱為前不均傾位。陰道分娩困難,對胎兒的威脅較大,應剖宮產。
面先露 胎頭枕骨與背部接觸胎頭呈極度仰伸的姿勢通過產道,以面部為先露時稱面先露,多於臨產後發現,面先露以頦骨為指示點,分為頦前位和頦後位。頦前位可經陰道分娩,但產程延長。頦後位若不能轉為頦前位,無法經陰道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