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混合瘤是胞膜情況不定的、以鏡下結構的多形性而不是細胞的多形性為特徵的腫瘤。
腮腺混合瘤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但任何單一因素都不能成為腮腺混合瘤絕對治病原因,腮腺混合瘤可能由多種內在及外在因素相互作用下導致細胞基因突變的結果。腮腺混合瘤有染色體3p21、8q12、 12q13-15重排以及PLAG-1、HMGI-C基因表達。許多病毒與涎腺腫瘤發生相關,在人的腮腺混合瘤中已經證實有SV40的序列。
腮腺混合瘤由腫瘤性上皮和粘液樣或軟骨樣間質所組成,根據其成分比例,可分為細胞豐富型腮腺混合瘤及間質豐富型腮腺混合瘤。一般認為細胞豐富型相對較易惡變,間質豐富型相對較易復發。腮腺混合瘤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以30~50歲為多見,女性稍多見。腮腺混合瘤通常表現為緩慢生長的橢圓形或圓形腫塊,常無自覺症狀,病史較長。腮腺混合瘤界限清楚,質地中等,多數直徑在2~125px;腮腺混合瘤小的腫瘤通常形成光滑、可活動的實性腫塊;較大者傾向於隆起並影響表面皮膚或粘膜,捫診呈結節狀,高起處常較軟,可有囊性變,低凹處較硬,多為實質性組織;多次復發者可形成固定的腫塊。
當腮腺混合瘤在緩慢生長一段時期後突然出現生長加速,並伴有疼痛、面神經麻痺等症狀時,應考慮惡變。病期在5~10年以上、直徑超過100px的腮腺混合瘤,需仔細觀察是否存在局灶性惡變和包膜外浸潤。
腮腺混合瘤有很大程度的形態學變異,腫瘤細胞類型多樣,組織結構複雜,其主要成分有包膜、上皮和肌上皮細胞、間葉和間質成分。
腮腺混合瘤有無包膜和包膜厚度不定,定量研究顯示其厚度在15~1750μm。在主要為粘液樣成分的腫瘤,可能實際上無包膜,腫瘤直接與鄰近涎腺組織相鄰。多數腮腺混合瘤都有向包膜突入的指狀突起,腫瘤有在包膜附近或沿包膜形成裂隙的趨向。
腮腺混合瘤的診斷需要結合病史,另外,依靠臨床表現、通過視診、觸診等診斷方式作出初步判斷。腮腺混合瘤不可以做組織活檢,因為組織活檢有可能誘發腫瘤惡變,產生惡性腫瘤,並可能經由組織活檢時的探針將腫瘤組織帶到其他健康組織部位,因而導致了腫瘤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