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憤怒開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臨床心理學家大衛·納朗博士說,憤怒之時,人的視線會變得狹窄,開車時可能看不到行人和其他車輛。研究證實,人在憤怒時開車會增加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不妨聽點節奏緩慢、曲調憂傷的抒情歌曲,因為有研究發現,這有助於把你從氣憤中拉回來,而大聲播放快節奏的音樂,反而可能加重煩躁。
將怒火轉向他人。生活中,一串怒火往往會引發多個“連鎖反應”,小到家庭瑣事,大到社會上頻發的“過激殺人”事件。張純表示,瞬間爆發的情緒確實需要轉移,但千萬別再把這個“靶標”對準他人,尤其是弱勢群體。發洩不了時,不妨出去運動,或用擊打沙袋等方式幫助平穩心情。
暴飲暴食。大吃一頓和瘋狂購物,無疑是女人緩解情緒的兩個法寶,但往往吃完、買完,想到自己的身材和口袋又追悔莫及。研究發現,生氣時會攝入更多高油、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面對這頓突如其來又不健康的“大餐”,消化系統可能受影響,導致腹瀉或便秘等問題。吃太多還會導致營養過剩,讓你身材走樣。
繼續爭吵。越是生氣,越想爭個輸贏。事實上,此時的爭吵早已脫離了問題本身,變成了毫無意義又彼此傷害的指責。紐約心理學教授克里斯汀·M·艾倫說,生氣時,傷人的話往往脫口而出。因此,不妨先壓住怒火,暫時脫離爭吵現場,花幾分鐘讓自己的頭腦和身體冷靜下來,平靜之後,再就事論事,做真正有價值的溝通。
發咆哮“情緒貼”。一來氣就習慣在微信、微博、QQ上“咆哮”發洩?張純提醒到,不給情緒出口確實容易憋出“內傷”,但在社交網絡上發“情緒貼”時,一定要避免攻擊、侮辱性語言。發佈時不妨語氣模糊些,否則很可能誘發新一輪爭吵。與其發一封滿懷憤怒的電子郵件,不如把那些憤怒想法記下來,幫助自己整理思路。
喝悶酒。不開心的人,往往會出現在酒場上。但酒精或許能麻痺你對痛覺的敏感,卻也會加重憤怒之火。納朗博士說,酒精會影響大腦額葉的功能,而額葉負責控制神經衝動,能防止我們去傷害別人或自己,酒精會讓我們變得更加不理智,行為變得更衝動,甚至犯無法彌補的過錯。
忽視血壓。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憤怒情緒爆發後的2小時,中風的風險會增加3倍,心臟病突發風險則會增加5倍,已有心腦血管疾病突發史的人,風險更高。醫學博士布蘭德利·貝爾表示,如果你屬於高血壓患者或高血壓高危人群,一定要留意自己的血壓,儘快壓住怒火。
深思內省。“人在不開心時,非常容易鑽牛角尖,此時的‘意識通道’十分狹窄。”張純表示,生氣的人認死理,覺得全世界都站在對方那一邊,認為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有些人生氣怪罪對方,有些人則恰恰相反,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此時自省,往往無法客觀評價自己,還容易加重對自我的不滿,導致對自己更失望。
做重大決定。幾乎絕大多數囚犯都表示後悔:自己在憤怒時,做了不理智的決定和行為,才導致悲劇的發生。人在憤怒時,理智往往被情緒所取代,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雖然也有研究發現,生氣時做決定,能夠讓決定更加明確。但如果涉及到人生的重大決定或可能傷害他人的,務必要慎重考慮,以免追悔莫及。
適度的情緒發洩,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好處。但諸多研究發現,容易生氣、憤怒,將引發很多健康問題。美國生理學家愛爾瑪博士研究發現,生氣10分鐘消耗的體能相當於3000米賽跑。長期生氣容易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它將傷害我們的多個器官,增加癌症、中風等多種疾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