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茄子容易吸油,不是因為茄子中含有特殊的能吸附脂肪的物質,而是因為茄子有多孔的海綿狀結構。但是,一旦茄子被嚼爛吃下去,再經消化,海綿狀結構消失,也就不可能再有吸油的能力。即使它在胃腸裡還能吸油,腸道同樣能把這些油吸收進體內。所以說茄子能在胃腸裡把大量的油脂吸走,生吃茄子能減肥,只是一種幻想。否則的話,吃海綿豈不更能吸油,更能減肥和降血脂?
不過,由炒茄子容易吸油而推斷出茄子在體內也能吸附脂肪,倒是很符合中國傳統醫學“以形補形”、“取象比類”的思維。只可惜,古人不知道甚麼血脂,也不害怕肥胖,所以這種說法在古籍中找不到依據。
與綠豆不同,古人不怎麼看重茄子的藥用,甚至說蔬菜中就茄子沒益處,吃多了還傷身體。《本草綱目》只是說茄子能“散血止痛,消腫寬腸”,收集了十幾個方子,其中有的看上去還是很神的。比如有一個治療“卵(睪丸)潰偏墜”的秘方是這樣的:把雙蒂茄子掛在房門上,出入的時候盯著它看,等茄子蔫了患處也蔫,茄子幹了患處也幹。碰都不必碰就能治病,還不夠神嗎?這大概是由於雙蒂茄子的形狀像“卵”引起的聯想,與其說是醫術,不如說是巫術。
吃茄子降膽固醇的說法,其實是從國外傳入的,被“養生大師”賦予了中國特色的解釋。理論上,多吃茄子是有可能降膽固醇的,這不是由於茄子含有甚麼特殊的神奇物質,而是由於茄子的纖維素含量比較高。纖維素無法被消化、吸收,它們在經過小腸時,能夠和那裡的膽酸結合。膽酸是在肝臟中以膽固醇為原料合成的,輸送到膽囊中,再分泌到小腸中去溶解食物中的脂肪和膽固醇。纖維素把小腸中的膽酸帶走,最終作為糞便的成分排出體外。這就迫使肝臟不得不再用膽固醇合成新的膽酸,這樣體內的膽固醇含量就減少了。
生吃茄子有益處嗎?專家稱只要吃的是纖維素,就能有相同的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並非只有茄子才如此。纖維素含量高的蔬菜很多,沒有必要為此特地去吃茄子。國外也有人認為茄子中另有能降低膽固醇的特殊物質。例如,巴西流行把茄子去皮切碎了和橘汁攪在一起,每天早晨喝一杯,認為這能降低膽固醇達30%。但是巴西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對照試驗,發現每天喝這種自制飲料的人,他們體內膽固醇的含量與對照組並沒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