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菌斑是口腔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及牙周炎的始動因子,也是慢性牙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如果沒有牙菌斑的這個微生態環境,齲病就不會發生。因此,菌斑控制是治療和預防牙周病的必要措施,是牙周病基礎治療的重點,牙菌斑控制已經成為齲病防治的重要內容。本文參考諸多學者研究的結果,並結合實際牙菌斑的控制現狀給出幾種常見的牙菌斑的去除方法。 1.牙菌斑的形成
牙菌斑是一種細菌性生物膜,為基質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於牙面、牙間或修復體表面的軟而未礦化的細菌性群體,不能被水沖洗掉。牙菌斑的早期菌群主要是口腔鏈球菌,Staat等人認為口腔鏈球菌是通過一個兩步的吸附過程結合到牙釉質上的。Gobbons描述了來自於唾液的富含脯氨酸的酸性蛋白質可以刺激一些重要的口腔菌,吸附於牙釉面羥基磷灰石上,疏水性是細菌吸附於組織表面的一種重要的力,細菌憑藉生物膜這種獨特的結構,緊密黏附在一起生長,牙菌斑很難清除,是造成牙周組織破壞的必需因素。李若珍在《菌斑控制方法研究進展》中,對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給予瞭解釋,他指出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首先是獲得性薄膜的形成,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形成一層無結構、無細胞的薄膜。
由於膳食、年齡、唾液流動、口腔衛生等因素的影響,牙周區域形成了不同的生態環境,其細菌組成也存在了很大差異。一般將牙菌斑根據齦上、齦下兩部分分為齦上菌斑和齦下菌斑,其中齦下菌斑與牙周組織的破壞關係比較密切,可分為附著性齦下菌斑和非附著齦下菌斑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