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膽囊切除術後結腸癌發病率可能升高
近年來,許多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膽囊切除患者佔很大部分,歐洲學者臨床調研後得出膽囊切除術後結腸癌發生的危險性較未切除者高45倍。
2、造成肝損害和結腸損害
目前己證實石膽酸對肝細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膽囊切除後次級膽酸增多,所產生的石膽酸經肝腸循環進入肝臟和結腸以後,會造成慢性肝損害和結腸損害,而結腸損害很可能是結腸癌的一個原因。
3、導致膽管損傷
膽管損傷是膽道外科的非常疑難的併發症,是膽囊切除的最大缺陷。而內鏡保膽取息肉是在膽囊腔內施行手術,根本不可能傷及膽囊周圍器官,可以避免此併發症。
4、引發鹼性反流性胃炎
正常人進食後膽囊收縮使膽汁集中大量進入腸道。這一過程與胃十二指腸的分泌及蠕動是有規律地同步進行的。膽囊切除後膽汁持續進入腸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膽汁可在十二指腸內淤積而逆流入胃,使胃內PH值升高,細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腫、脆性增加,胃腺體萎縮及潰瘍形成。
5、膽囊切除術後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
雖然切除膽囊後去除了膽結石和息肉,卻很可能因此“招來”膽總管結石,這是因為:膽囊切除前,膽囊具有濃縮膽汁的作用,濃縮的膽汁對膽固醇的溶解度較高;而膽囊切除後,膽汁的濃縮失去了場所,肝膽管的膽汁酸濃度降低導致對膽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膽固醇的積累,這樣就容易形成結石,也就是膽總管結石,而膽總管結石的治療難度遠高於膽結石。
6、造成人體消化不良、腹脹腹瀉
肝細胞每天分泌約800~1200ml膽汁,其中水分佔97%。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膽囊進行存儲和濃縮,進食後,尤其進高脂肪食物,膽囊收縮排出膽汁進入十二指腸腔內參加消化。如果膽囊被切除,此時肝膽汁由肝內排出無處可存,不管人體是否需要,只好持續不斷的排入腸道;當進食美味家餚時,需大量膽汁幫助消化,但此時體內無貯存的膽汁相助,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結果一是誘發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等,二是造成身體遭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的痛苦。膽囊切除患者日後大多消瘦、面黃,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