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桿菌(clostridium tetani)是引導起破傷風的病原菌,大量存在於人和動物腸道中,由糞便汙染土壤,經傷口感染引起疾病。
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瓊脂平板上培養24~48小時後,可形成直徑1mm 以上不規則的菌落,中心緊密,周邊疏鬆。
破傷風梭菌 ,似羽毛狀菌落,易在培養基表面遷徙擴散。在血液瓊脂平板上有明顯溶血環,在皰肉培養基中培養,肉湯渾濁,肉渣部分被消化,微變黑,產生氣體,生成甲基硫醇(有腐敗臭味)及硫化氫。一般不發酵糖類,能液化明膠,產生硫化氫,形成吲哚,不能還原硝酸鹽為亞硝酸鹽。對蛋白質有微弱消化作用。本菌繁殖體抵抗力與其他細菌相似,但芽胞抵抗力強大。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十年,能耐煮沸40~50分鐘。對青黴素敏感,磺胺類有抑菌作用。
於自然界中可由傷口侵入人體,發芽繁殖而致病,但破傷風梭菌是厭氧菌,在一般傷口中不能生長,傷口的厭氧環境是破傷風梭菌感染的重要條件。窄而深的傷口(如剌傷),有泥土或異物汙染,或大面積創傷、燒傷、壞死組織多,局部組織缺血或同時有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混合感染,均易造成厭氧環境,局部氧化還原電勢降低。有利於破傷風桿菌生長。破傷風梭菌能產生強烈的外毒素,即破傷風痙攣毒素破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