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錢子的鑑別與應用
馬錢子原名番木鱉,又稱苦實,為馬錢子科植物馬錢的成熟種子,始載於《本草綱目》,李時珍曰:“狀如馬之連錢,故名。”《本草原始》載:“番木鱉,木如木鱉子大,形圓而扁,有白毛,味苦。”主要生長在熱帶,分佈於印度、越南、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地,我國雲南、海南等地亦有產。
每年冬季果實成熟時採摘,除去果肉,取出種子,曬乾即為生馬錢子,其性寒,味苦,因其成分中含有毒性的番木鱉鹼,故入藥多用炙馬錢子,有砂燙及油炒兩種炙法,具有通絡止痛、散結消腫的功效,常用於風溼頑痺、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還可治療小兒麻痺後遺症、類風溼關節炎等。
臨床上用於治療顏面神經麻痺、結核病、子宮糜爛等症收到明顯效果。內服多入丸、散,或外用研末調敷。此藥雖具毒性,但對一些頑症有特效,因此,為常用中藥。在市場上,有以同科植物山馬錢子、牛眼馬錢子或密花馬錢子等冒充正品,使用時要注意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