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2-25 16:12

  胃口下降,不思飲食,並伴有低熱(37℃--37.4℃),身體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體重減輕。煩躁、乏力、頭暈、胸悶,中醫講這是“暑傷氣”,民間則說是“苦夏”。夏不是病,它是由於氣溫高、溼度大等氣候因素,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了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發生了功能障礙,產熱和散熱功能也就趨於紊亂,於是就引起了功能性低熱。加上夏季氣候炎熱,大量出汗,汗液帶走了很多水分和鹽分,使身體的電解質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現渾身痠懶無力等症狀。反映在胃腸上,人們就會感到食慾不振、腹脹、便秘或腹瀉或二者交替,繼而出現全身倦怠無力、心悸、出汗、失眠、多夢等神經衰弱症狀。

夏有哪些症狀相關文章
蟲草燉老鴨:冬蟲夏草15克、老鴨1只,將蟲草放於鴨腹內,加水燉熟,調味食用,連食1個月左右。此方有補體內虛損、益肺腎、止咳喘之功效。 梨子川貝湯:雪梨1只,去皮切片,川貝母12克,打碎,加入冰糖30克,燉湯服。適用於老年支氣管炎之肺熱乾咳少痰者。 板栗羊脊骨湯:板栗12枚、羊脊骨一具槌碎、肉蓯蓉12克、草果3克,加蔥姜煮熟,放食鹽,空腹食用。此方對下元久虛,腰痠腿軟,腰膝冷痛,筋骨無力有效。 黃
發布於 2023-02-19 03:34
0評論
①氣陰兩虧型疰夏。證見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暈多汗,心煩口渴,納呆體瘦。舌胖有齒痕、苔薄、脈細弱。治宜清暑益氣養陰,方用清暑益氣湯加五味子、白芍等。 ②暑溼困脾型疰夏。證見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悶納少,口淡噁心,便溏,苔膩,脈濡。治宜清暑化溼,方用藿樸夏苓湯合六一散。一般夏季過後,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病人可呈現出逢暑必發的週期性特點。疰夏亦為中暑的先兆,若進一步發展可致中暑。
發布於 2023-04-23 21:16
0評論
    “冬病”,顧名思義,是指在寒冬季節容易發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而患有這類“冬病”的人多屬於陽虛體質:怕冷;急需補陽。早在古時,就有“春夏補陽”之說。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期,亦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此時氣血趨於機表,皮膚鬆弛,毛孔開張。在此時,用特配的中藥敷貼於特定的穴位,刺激經絡,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調動人體陽氣,鼓舞正氣,有助於邪氣的外驅,通過經絡的循行和氣血的輸送可將藥物直達病
發布於 2023-03-22 06:41
0評論
春天到了,各種各樣的野菜也上市了,有很多野菜是很有營養的,所以就是現在,去買些野菜或者自己去挖些野菜來吃吧,又營養又能嚐個新鮮。下面介紹幾種春夏能吃到的野菜。 方法/步驟 第一,苦菜。 苦菜是我們平時吃的最多的一種野菜,吃時微微以苦。 苦菜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吃後可以去火。和苦瓜有異曲同功之妙。 第二,薺菜。 薺菜是野菜裡面最好吃的一種,它不僅味道好,而且富含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鈣含量也很高
發布於 2023-10-23 02:06
0評論
所有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疾病在春夏治療都會比其他季節治療效果好。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結腸炎、凍瘡、胃痛、頸椎病、慢性腹瀉、感冒、部分虛寒婦科病關節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其中尤以呼吸道疾病、氣管炎、哮喘病、膝關節疼痛、凍瘡等效果顯著。
發布於 2023-05-03 03:00
0評論
藥名:夏桑菊顆粒分類:中成藥感冒類主要成份:夏枯草、野菊花、桑葉作用用途:清肝明目,疏風散熱,解瘡毒。用於風熱感冒,目赤頭痛,頭暈耳鳴,咽喉腫痛。劑型用法和用量:口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規格:每袋裝10克注意事項:1.忌菸、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風寒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喉癢咳嗽,舌苔薄白,脈浮或緊。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
發布於 2023-11-14 04:18
0評論
兒童在夏季也會出現苦夏現象,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愛吃飯、厭食或食量減小。 這是因為機體為了調節體溫,較多血液流向體表,內臟器官供應相對減少,以致影響胃酸分泌,導致消化功能降低;另一個影響因素是由於大量飲水,使胃液被沖淡,以至於食慾大減。這些多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擔心。 夏季要想讓寶寶胃口大開,首先要保證寶寶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會抑制丘腦的進食中樞,使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道的蠕動明顯減少。 餐後給寶
發布於 2023-04-23 20:56
0評論
“冬病夏治”法,通俗地說就是冬天好發之病,在夏天治,是中醫擇時施治的方法之一,根據中醫陰陽四時消長規津,人體陽氣及自然界生物的陽光,生於夏,收於秋,而藏於冬,天人相應,人體也受到自然界節津變化的影響。凍瘡多為陽虛,機體陽氣不足,抵禦外寒的能力就會下降,自然界在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在此時達到了四季的最高峰,在三伏期間,藉助其旺盛之陽氣,配以藥物外搽,穴位敷貼等治療手段,起到鼓舞正氣,驅逐宿邪,疏
發布於 2024-05-04 01:15
0評論
不少人每到寒冷的冬天,身上的老毛病就會突然發作或加重,如凍瘡、肩周炎、風溼性筋骨痛、哮喘等。而當夏天到來時,這些患者的症狀就會逐漸減輕或消失。在臨床上,一般將這類病稱為“冬病”。中醫認為,伏天時,人體皮膚的腠理疏鬆,陽盛於外而虛於內。在此季節患者應養其內虛之陽,以助陽氣的生長,從而達到扶正祛邪、促進疾病痊癒的目的。因此,在夏天對某些“冬病”進行治療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哪些疾病可用“冬
發布於 2023-02-19 03:14
0評論
概述 痛風多發作在腳的各個關節上面,任何的痛風病發時都會有病症發作,痛風的病症在詳細的病發位置會表現出來。患者的根本反響就是以疼痛為主,刺痛感特別明顯。痛風是尿酸過量消費或尿酸排瀉不充沛惹起的尿酸堆積形成的,尿酸結晶堆積在軟骨,軟組織,腎臟以及關節處,在關節處的堆積會形成猛烈的疼痛。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得了痛風怎樣辦? 步驟/方法: 1、 患病部位的病症表現很明顯,會有一個或者幾個突出的硬包,
發布於 2023-06-12 19:3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