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06 10:09

  背景

  利尿劑問世於20世紀50年代,至今仍在高血壓治療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美國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第7次報告指南中推薦,對多數無併發症的高血壓患者都應該首先使用利尿劑,聯合使用2種以上降壓藥物,其方案中必須包含噻嗪類利尿劑。

  然而,近年來的臨床研究和實踐發現,利尿劑和一些新藥比較,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劣勢,長期使用較大劑量利尿劑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如血尿酸增高,糖、脂代謝紊亂,新發糖尿病增加,可能給高血壓患者帶來一些不良預後,或抵消降壓帶來的益處。在新型降壓藥如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不斷湧現的今天,利尿劑是否應該繼續作為一線用藥引起了廣泛爭論。

  利尿劑仍然應該作為一線降壓藥物

  1.降壓療效肯定

  利尿劑主要通過減少血容量和體內總鈉含量,降低心輸出量而產生降壓作用。最近一些研究認為,利尿劑可通過降低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鈉含量,以鬆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張力。

  一直以來,利尿劑的降壓療效得到認可,特別是對於容量依賴型高血壓和鹽敏感型高血壓患者效果更好。在迄今最大規模的高血壓研究——降壓降脂治療預防心臟病研究中,利尿劑氯噻酮治療5年後患者血壓達標率(<140/90毫米汞柱)達68.2%,顯著高於賴諾普利,與長效鈣拮抗劑苯磺酸氨氯地平相當。

  2.可顯著降低高血壓相關心血管事件

  實驗研究中,利尿劑對於腦卒中的預防作用得到證實和認可,其在有效降低血壓的同時,可以預防腦卒中發生。此外,利尿劑也是心力衰竭治療中不可缺少的藥物之一。

  3.中小劑量不良反應少

  利尿劑的諸多不良反應均與劑量呈正相關,因此,多數指南也建議臨床降壓治療採用小劑量利尿劑以減少不良反應。利尿劑價廉效高,聯合用藥時加小劑量降壓作用明顯,沒有明顯副作用。

  利尿劑不應該再作為一線降壓藥物

  1.中小劑量可能也影響降壓療效

  認真梳理現有循證醫學證據不難發現,目前關於氫氯噻嗪有效性研究的證據中,數據主要來自於20世紀80~90年代的臨床研究結果,但當時相關研究中氫氯噻嗪的用量較大,有的達到50~100毫克/天(相當於目前的4倍)。因此,目前推薦的中小劑量氫氯噻嗪在降壓治療中的所謂“基石地位”仍有疑問,這是目前國際上對利尿劑一線降壓藥物地位質疑的重要原因。

  2.長期使用易發生不良反應

  雖然世界各國的高血壓治療指南推薦的利尿劑劑量大多為中小劑量,短期使用可能不會引起明顯的副作用,但噻嗪類利尿劑長期使用,低血鉀的發生率仍較其他新型的降壓藥物高,即使較小劑量也可以引起血尿酸增高。

  最近一些臨床試驗證明,利尿劑單獨或聯合β受體阻滯劑使用後新發糖尿病明顯增加。Messerli 2008年發表的對30 842例高血壓患者的6項臨床研究顯示,利尿劑降壓治療可顯著增加患者新發糖尿病風險。

  高尿酸血癥和糖尿病均是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可以預測,如長時間(5~10年)使用對代謝有影響的噻嗪類利尿劑,可能會使降壓產生的心血管獲益逐步降低甚至消失。

  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的依從性較鈣拮抗劑等新藥差,而這一點正是與上述諸多不良反應密切相關。200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治療1年後,中斷治療患者比例明顯高於鈣拮抗劑等其他降壓藥。

  3.聯合治療的基礎地位應質疑

  β受體阻滯劑與利尿劑聯合應用曾是經典的抗高血壓藥物組合之一。近年來研究發現,此經典組合降低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不如長效鈣拮抗劑與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新型藥物聯合方案。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包括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沙坦”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普利”類)可以抵消噻嗪類利尿劑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激活作用,同時,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保鉀作用,可防止噻嗪類利尿劑造成的低血鉀等不良反應。因此,利尿劑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的聯合治療方案也曾經被認為是最佳聯合方案之一。然而,2008年發表的一項收縮期高血壓患者聯合療法防止心血管事件研究顯示,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貝那普利與長效鈣拮抗劑氨氯地平聯合治療,無論在血壓控制還是終點獲益方面均優於聯合利尿劑的治療方案。

  高血壓患者何去何從

  對於利尿劑的爭議很多,但目前作為基礎的降壓藥物,其降壓療效是肯定的,能明顯降低高血壓相關的心血管事件,特別是腦卒中和心力衰竭的發生。

  由於新型的降壓藥物如長效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藥物的誕生,利尿劑降壓產生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作用已被這些新型藥物部分超越,利尿劑的高血壓基礎治療地位正受到挑戰,特別是高血壓伴其他危險因素或高血壓有靶器官功能受損時(心力衰竭除外)。

利尿劑可否作一線降壓藥相關文章
高血壓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血壓增高會造成心、腦、腎(靶器官)的損害,是中老年人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國成人中高血壓患病率平均為7.8%,40歲以上較15-39歲者高3-4倍,城市患病高於農村,北方高於南方。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有繼續增加趨勢,而且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因此合理的飲食、用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控制血壓,可提高
發布於 2024-01-06 10:16
0評論
概述 高血壓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病,屬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種,一般都在中老年人群當中發作,特別是身體肥胖的人或者是五十歲以後的人得高血壓的幾率會更大。高血壓也跟遺傳因素以及患者長時間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神經內分泌因素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關係,得了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及時用藥調理,平時也不能大意做好預防血壓升高的措施,避免病情反反覆覆的影響正常的生活。 步驟/方法: 1、 得了高血壓的患者一般都會出現頭
發布於 2022-12-27 15:10
0評論
Dapagliflozin是一類新的口服降糖藥,與以往的口服降糖藥不同,它是通過抑制腎臟內的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新吸收,這樣使得90%的葡萄糖從腎臟排洩掉,即尿液中的糖分明顯增加而使體內的血糖水平下降。所以我們把這一類藥物稱之為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sodium-glucosetransportproteins2,SGLT2)的抑制劑。英國利物浦Aintree大學醫院肥胖和內分泌科的John P.H
發布於 2023-02-08 14:27
0評論
(1)利尿劑:雙氫克尿臻,為最常用的噻臻類利尿劑。它能抑制腎小管對鈉和水的再吸收,減少血容量,使血壓下降。此外還有袢利尿劑,如速尿、利尿酸、丁尿胺等。還有保鉀利尿劑,如螺旋內酯、氨苯蝶啶。親脂性利尿劑,如鈉催離等。 (2)中樞交感神經阻滯劑:可樂寧,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α2受體,減少對心、腎、外周血管的交感神經衝動,使外周阻力、心輸出量和心率均降低,而不影響腎血流。 (3)中樞及周圍交感神經阻滯劑
發布於 2024-10-12 22:49
0評論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足以表明眼睛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眼睛的微妙變化可生動表達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從而能充分展現一個的魅力。所以如何才能擁有一雙美麗的眼睛,是女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特別是年輕的女性。   那麼,甚麼樣的眼睛才是美麗呢?   只有一雙大眼睛、雙眼皮,這是不夠的。還應與面部各器官相互諧調,才較為理想。如大眼睛,但二眼內眥間距寬,這就不美。但有的年輕女性,儘管是單眼皮,可面
發布於 2022-10-11 06:33
0評論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一半人合併有高血壓.兩病並存時,常可加速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生和發展。患了糖尿病又合併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控制血糖和血壓。由於不少抗高血壓藥物對降糖治療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患者要慎重選擇降壓藥物。 患者應首選的抗高血壓藥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因為該藥對糖尿病患者具有以下作用:①在發揮降壓作用的同時.還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這一點對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尤
發布於 2022-12-17 10:26
0評論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一半人合併有高血壓.兩病並存時,常可加速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生和發展。患了糖尿病又合併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控制血糖和血壓。由於不少抗高血壓藥物對降糖治療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患者要慎重選擇降壓藥物。 患者應首選的抗高血壓藥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因為該藥對糖尿病患者具有以下作用:①在發揮降壓作用的同時.還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這一點對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尤
發布於 2022-12-30 10:07
0評論
概述 從小我就患病,我有家族遺傳的高血壓疾病,我外婆她就是死於高血壓的。一開始我母親小的時候也發現自己有這種病,我母親說本來一開始沒有打算要孩子,但是因為我父親特別喜歡孩子,所以他們才要了我。本來還抱著一線希望,希望將來出生的孩子可以身體健康,可是非常的不幸,我也遺傳了這種疾病,所以從小的時候我母親都要求我特別安靜。 步驟/方法: 1、 小朋友難免有些時候比較調皮,尤其是在上小學和幼兒園的時
發布於 2022-12-27 23:34
0評論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一半人合併有高血壓.兩病並存時,常可加速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生和發展。患了糖尿病又合併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控制血糖和血壓。由於不少抗高血壓藥物對降糖治療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患者要慎重選擇降壓藥物。 患者應首選的抗高血壓藥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因為該藥對糖尿病患者具有以下作用:①在發揮降壓作用的同時.還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這一點對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尤
發布於 2023-02-03 12:36
0評論
1、單一大劑量用藥長期單一品種用藥易產生耐藥性,降低療效。如果單純依靠增加劑量,又容易產生不良反應。 2、臨睡前用藥夜間進入睡眠時,人體的血壓會比白天下降20%左右。高血壓患者睡前服用降壓藥,容易導致血壓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腦、腎等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誘發腦血栓或心肌梗死。 3、間斷隨意用藥有的患者血壓升高就服藥,血壓降低就自行停藥;還有的患者感覺症狀消失就不服藥,這都是十分危險的。
發布於 2024-10-12 22:5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