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10 00:41

  ⑴.年齡 嬰幼兒及小兒的顱縫未閉合或尚未牢固融合,顱內壓增高可使顱縫裂開而相應地增加顱腔容積,從而緩和或延長了病情的進展。老年人由於腦萎縮使顱內的代償空間增多,故病程亦較長。

  ⑵.病變的擴張速度 當顱內佔位性病變時,隨著病變的緩慢增長,可以長期不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一旦由於顱內壓代償功能失調,則病情將迅速發展,往往在短期內即出現顱內高壓危象或腦疝。

  ⑶.病變部位 在顱腦中線或顱後窩的佔位性病變,由於病變容易阻塞腦脊液循環通路而發生梗阻性腦積水,故顱內壓增高症狀可早期出現而且嚴重。顱內大靜脈竇附近的佔位性病變,由於早期即可壓迫靜脈竇,引起顱內靜脈血液的迴流或腦脊液的吸收障礙,使顱內壓增高症狀亦可早期出現。

  ⑷.伴發腦水腫的程度 腦寄生蟲病、腦膿腫、腦結核瘤、腦肉芽腫等由於炎症性反應均可伴有較明顯的腦水腫,故早期即可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

  ⑸.全身系統性疾病 尿毒症、肝昏迷、毒血癥、肺部感染、酸鹼平衡失調等都可引起繼發性腦水腫而致顱內壓增高。高熱往往會加重顱內壓增高的程度。

顱內壓的原因相關文章
良性顱內壓增高是臨床常見的許多疾病共有的一組症候群。良性顱內壓增高有兩種類型,即瀰漫性良性顱內壓增高和先局部性良性顱內壓增高,再通過擴散波及全腦。瀰漫性良性顱內壓增高通常預後良好,能耐受的壓力限度較高,可以通過生理調節而得到緩衝,壓力解除後神經功能恢復較快,而局部性良性顱內壓增高調節功能較差,可耐受的壓力限度較低,壓力解除後神經功能恢復較慢。 顱腔容納著腦組織、腦脊液和血液三種內容物,當兒童
發布於 2024-01-14 10:48
0評論
當然不能吃辛辣食物,它會刺激腸胃,增大血管的負擔,過鹹的食物也是如此,不要為嘴傷身哦。在血管瘤病人中營養不均衡、營養不良是常見的。因此,增進食慾、加強營養對腫瘤病人的康復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營養合理,食物儘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醃泡、油炸、過鹹的食品,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平衡。酸、甜、苦、
發布於 2024-01-10 00:54
0評論
(一)顱腦損傷(craniocerebralinjury)任何原因引起的顱腦損傷而致的腦挫裂傷、腦水腫和顱內血腫均可使良 性顱內壓增高。急性重型顱腦損傷早期即可出現良性顱內壓增高。少數患者可以較遲出現,如慢性硬膜下血腫等。顱腦損傷後患者常迅速進入昏迷狀態,伴嘔吐。腦內血腫可依部位不同而出現偏癱、失語、抽搐發作等。顱腦CT能直接地確定顱內血腫的大小、部位和類型,以及能發現腦血管造影所不能診斷的腦室
發布於 2024-01-14 11:08
0評論
引起顱高壓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類: 一、顱腔狹小多見於顱骨先天性病變和畸形、顱骨異常增生症及外傷性顱骨廣泛凹陷性骨折等,都可引起顱腔變小,使腦組織受壓,影響腦的正常發育和生理功能,產生一系列的症狀和不同程度的顱內壓增高。 二、腦血流量增加各種原因引起的二氧化碳蓄積和碳酸血癥;顱內各種血管性疾病如腦動靜脈畸形,血管瘤,腦毛細血管擴張症,丘腦下部、鞍區或腦幹等處血管運動中樞附近受到刺激後所導致
發布於 2024-01-14 10:55
0評論
處理顱內壓增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爭取時間進行病因治療。要使顱內壓控制在適當的水平,保證正常的腦灌注壓和能量供應,防止或減輕腦移位和腦疝的發生。病因治療包括非手術和手術治療兩個方面。 1、非手術治療顱內壓增高的非手術治療主要是脫水降顱壓治療,包括各種脫水藥物的應用、激素治療、冬眠降溫降壓治療等;另外對顱內腫瘤術前或術後的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的治療、免疫治療、抗感染治療、高壓氧治療
發布於 2024-01-14 11:15
0評論
頭痛 這是顱內壓增高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間較重,部位多在額部及顳部,可從頸枕部向前方放射至眼眶。頭痛程度隨顱內壓的增高而進行性加重。當用力、咳嗽、彎腰或低頭活動時常使頭痛加重。頭痛性質以脹痛和撕裂痛為多見。 嘔吐 當頭痛劇烈時,可伴有噁心和嘔吐。嘔吐呈噴射性,易發生於飯後,有時可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和體重減輕。 視神經乳頭水腫 這是顱內壓增高的重要客觀體徵之一。表現為視神經乳頭充血
發布於 2024-01-14 11:02
0評論
番茄生菜沙拉 1.把生菜葉洗淨,平鋪於容器中;2.把番茄和黃甜椒洗淨,切成圓形薄片;3.將切好的番茄、黃甜椒薄片交錯擺放在生菜葉上;4.加入沙拉醬調味即可。 圓白菜炒粉絲 1.將圓白菜洗淨,均勻切成4釐米長的絲;2.將粉絲用溫水泡透,切成段;3.蔥、姜、蒜洗淨,均切成細末待用;4.鍋內加油燒熱,放入蔥、姜、蒜末熗鍋;5.放入圓白菜絲,加料酒、白糖、醬油煸炒幾下;6.放入粉絲、精鹽、醋炒勻至熟,加
發布於 2023-12-28 16:30
0評論
顱內壓的形成與正常值 顱腔容納著腦組織、腦脊液和血液三種內容物,當兒童顱縫閉合後或成人,顱腔的容積是固定不變的,約為1400—1500ml。顱腔內的上述三種內容物,使顱內保持一定的壓力,稱為顱內壓(intracranialpressure,ICP)。由於顱內的腦脊液介於顱腔壁和腦組織之間,一般以腦脊液的靜水壓代表顱內壓力,通過側臥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腦室穿刺測量來獲得該壓力數值,成人的正常顱內壓為0
發布於 2024-01-10 00:34
0評論
保持大小便通暢 顱腦損傷的病人常有嘔吐、高熱,加上早期限制水鈉的攝入,脫水劑、利尿劑的應用,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加上意識障礙或癱瘓導致長期臥床,使胃腸蠕動功能降低,多伴有排便不暢,神經損傷等致尿瀦留。當病人表現躁動不安時,要及時觀察,避免其用力排便,根據情況給予緩瀉劑或低壓小量灌腸通便,避免高壓大量灌腸,必要時用手指摳出糞塊,並及時解除尿瀦留,防止腹壓增高,以免引起顱內壓增高。 亞低溫療法
發布於 2023-12-28 16:23
0評論
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三主徵。 1.頭痛:頭痛是顱內高壓的常見症狀,發生率約為80~90%,初時較輕,以後加重,並呈持續性、陣發性加劇,清晨時加重是其特點,頭痛與病變部位常不相關,多在前額及雙顳,後顱窩佔位性病變的頭痛可位於後枕部。急性顱內壓增高者,由於腦室系統產生急性梗阻,所以頭痛極為劇烈,腫瘤內出血,可產生突發而劇烈的頭痛。 2.嘔吐:嘔吐不如頭痛常見,但可能成為慢性顱內壓增
發布於 2024-01-10 00:4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