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10 18:34

  1.骨髓塗片在漿細胞瘤的初期,診斷不明確時,骨髓塗片常能確診,但陰性並不能排除漿細胞瘤的可能。如果塗片有3%的漿細胞,就應懷疑漿細胞瘤的可能;如果有10%的漿,漿細胞瘤的可能性很大,但也可因肝臟感染或癌的骨轉移瘤而引起瀰漫性或轉移灶周圍的骨髓中漿細胞增加;如果漿細胞百分比更高,最高可達70%,且在典型的漿細胞旁邊有異型漿細胞,可確診為漿細胞瘤。漿細胞瘤的病程越進展,其細胞學的陽性發現率就越高。

  2.血清蛋白大多數病例的血清球蛋白增加,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即使總的球蛋白沒有增加,免疫電泳也顯示在α或γ球蛋白帶區域有一窄而尖的峰,是由於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增加所致。少數病例的血清電泳無表現,而尿電泳有表現。

  3.Bence-Jones蛋白尿採用尿蛋白電泳和免疫蛋白電泳的方法檢測,其比傳統的加熱尿液的檢查方法敏感。Bence-Jones蛋白尿的陽性率不高,可見於分泌輕鏈球蛋白的漿細胞瘤(K鏈或L鏈)病例。

  4.高鈣血癥骨髓瘤增生常可引起瀰漫性的骨吸收,導致血鈣升高。高尿酸血癥和氮血症常見,高尿酸血癥是由於核酸代謝旺盛所致,可發生在所有骨髓過度增生的患者。高氮質血癥是由於骨髓瘤的腎損害所致。

  5.貧血白細胞一般無變化,但極少的病例可有明顯的白細胞計數增多,甚至有大量的漿細胞,這樣的病例被認為是漿細胞性白血病。

  6.X線所見影像學表現存在潛伏期,病變於解剖上和影像上的表現程度不成比例,即使腫瘤組織已瀰漫侵犯骨髓腔,但骨小梁和皮質骨無明顯吸收,影像表現是陰性的。骨髓瘤腫瘤組織可破壞骨組織,呈明顯的多孔改變,影像上表現為廣泛的骨質疏鬆和皮質骨變薄,特別在病變的初期及腫瘤侵犯脊柱。在骨髓瘤的進展期,腫瘤組織不僅可廣泛地侵犯髓腔,並可形成播散性腫瘤結節,剛形成的腫瘤結節體積微小,以後增大並可融合,這些病理改變決定了漿細胞瘤典型的影像學表現,其表現為微小的蟲蝕狀、圓形的點狀溶骨、溶骨區融合後的泡沫狀及晚期廣泛的溶骨病變。典型的溶骨腔隙周圍無硬化邊緣,同時腫瘤組織可於骨的內部浸蝕皮質骨,使其變薄,部分區域可消失。

漿細胞骨髓瘤的檢查相關文章
漿細胞瘤是指發生於骨髓以外的惡性漿細胞的增生,包括骨的孤立性漿細胞瘤(solitaryplasmacytoma)髓外漿細胞瘤(Extramedullaryplasmacytoma,EMP)。其病因未明。骨髓瘤的診治方案上以放射治療為首選,同時根據情況可採用手術治療、聯合化療等治療方案。治療方案根據疾病亞型和病人病程、病情的不同而不同。 漿細胞瘤是指發生於骨髓以外的惡性漿細胞的增生,包括骨的孤立性
發布於 2024-01-10 18:20
0評論
疾病簡介骨的孤立性漿細胞瘤:原發於骨骼的、單個孤立的漿細胞瘤稱為骨的孤立性漿細胞瘤(solitaryplasmacytoma)。孤立性漿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惡性漿細胞病,約佔全部惡性漿細胞病的3%。發病年齡較多發性骨髓瘤小。臨床表現在WHO2001年淋巴瘤分類中將其列為B細胞淋巴瘤中的一類。1、臨床表現以局部骨骼腫物伴有疼痛為特徵。最常受侵犯的部位是脊椎骨骼。2、其他好發部位依次是骨盆、股骨、肱骨
發布於 2023-02-19 07:01
0評論
漿細胞瘤屬於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其典型症狀是骨痛,剛開始時疼痛往往比較輕且呈間歇性和遊走性,晚期疼痛加重。確診為漿細胞瘤的患者,建議多食用有抑制骨髓增生作用的食品,如海帶、紫菜、裙帶菜、杏仁等。 此外,骨髓瘤患者的飲食應把握以下標準: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儘量要清淡,海帶、紫菜、裙帶菜等可適當多吃。 如果患者同時伴有貧血、骨折、脾腫大等症狀,應多食用紫菜、韭菜、山楂、海蜇、鱉肉、
發布於 2024-01-10 18:47
0評論
在WHO2001年淋巴瘤分類中將其列為B細胞淋巴瘤中的一類。 1.臨床表現以局部骨骼腫物伴有疼痛為特徵。最常受侵犯的部位是脊椎骨骼。 2.其他好發部位依次是骨盆、股骨、肱骨、肋骨,而顱骨受侵罕見。 3.在X線影像上,病變多呈“多孔狀”或“肥皂泡狀”溶骨性病變,病變邊界不像多發性骨髓瘤溶骨性病變那樣銳利、清晰。 4.少數患者表現為受損部位骨質硬化。病理性骨折可發生在受損骨骼部位。 5.除孤立的骨骼
發布於 2024-01-10 18:27
0評論
對於漿細胞瘤的治療,多數學者認為單純放療即可獲得滿意療效,故應首選放療。如果病灶位於軟組織,比較侷限手術可以完整切除者可以單純手術治療。但對於大部分手術完整切除往往比較困難,尤其病變位於頭頸等部位時,周圍重要器官密集,根治性手術可能對功能與美容有影響。因此實際上多數手術較侷限,需要行術後放射治療,經驗證明手術和放療綜合治療也可以取得滿意療效。當疾病進展並引起症狀時化療是必須的,也有作者提出對有不
發布於 2024-01-10 18:40
0評論
骨髓瘤症起病緩慢,部分患者可長期無症狀,但血清蛋白電泳發現有單克隆經過免疫球蛋白(IG)峰,或尿中輕鏈陽性,稱之為“骨髓瘤前期”,此期可長達3~5年。 1.血清異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減少。尿凝溶蛋白半數陽性。 2.貧血多呈正細胞、正色素性,血小板正常或偏低。 3.骨髓檢查:漿細胞數目異常增多,可伴有形態異常。 4.骨骼X線檢查可見多發性溶骨性穿鑿樣骨質缺損區或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
發布於 2024-01-14 02:29
0評論
多發性骨髓瘤(MM)的診斷需結合患者臨床表現、骨髓塗片、血清M蛋白、骨骼的X線(或CT或MRI)檢查確定診斷,依照增多的異常免疫球蛋白類型將MM分為不同類型。一、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實驗室特徵臨床/實驗室特徵                                             貧血       骨損傷(溶骨性病變、病理性骨折或嚴重骨質疏鬆)腎功能衰竭(血肌酐)高鈣血癥血清蛋白
發布於 2022-12-25 07:00
0評論
漿細胞白血病於1904年首次報道,該病佔多發性性骨髓瘤(MM)的1%-2%。臨床表現外周血中漿細胞>20%或絕對值2.0×109/L;骨髓象漿細胞明顯增生,原始及幼稚漿細胞明顯增多,伴形態異常。漿細胞白血病分為兩型:1、原發性漿細胞白血病(PPCL):發生於無MM病史的患者。起病時外周血漿細胞即>20%,或外周血漿細胞絕對值≥2.0×109/L,且有形態學異常。臨床表現與急性白血病相
發布於 2022-12-11 15:39
0評論
1.骨髓:出現一定比例的異常漿細胞(骨髓瘤細胞主要為原始漿細胞或幼稚漿細胞)或組織活檢證實為骨髓瘤細胞。 2.血清中出現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可在血清蛋白電泳的γ區或β區或α2區出現一窄底高峰,又稱M蛋白)或尿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輕鏈(即尿本週氏蛋白)。 3.無其他原因的溶骨性病變或廣泛骨質疏鬆。 對於有條件的醫院應進一步作下列檢查: (1)免疫分型:用患者骨髓進行檢查,CD10、C
發布於 2024-02-05 00:40
0評論
多發性骨髓瘤起病徐緩,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誤診。MM的臨床表現多樣,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癥、澱粉樣變等。 1.骨痛、骨骼變形和病理骨折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於瘤細胞對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 2.貧血和出血貧血較常見,為首發症狀,早期貧血輕,
發布於 2024-01-14 02:2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