蠅蛆病是指蠅類的幼蟲----蛆寄生在人體或動物體上引起的疾病。是由昆蟲綱(Insecta)雙翅目(Diptera)寄生蠅類的幼蟲侵襲家畜所引起的疾病的總稱。危害較大的主要是胃蠅蛆病、皮蠅蛆病和鼻蠅蛆病。牧區發生普遍。資料顯示,盾波蠅又稱嗜人瘤蠅蛆(Cordylobia Anthropophaga),會引起皮膚蠅蛆病。普遍分佈於非洲的嗜人瘤蠅幼蟲,會在鑽入人類皮膚部位後,形成癤樣腫塊。不過它有別於一般的紋皮蠅及牛皮蠅,因為它不會移行,而紋皮蠅及牛皮蠅則會在皮下移動,有時更會轉移到深部組織器官如胸腔、腹腔、眼及腦等。
特許化驗師楊強中博士指出,蠅蛆寄生蟲喜愛在洗不乾淨的內衣褲上“築巢”,因為不淨透的內衣褲有一股異味及汙跡,提供了寄生蟲良好的生存條件。寄生蠅類成蠅的蟲體分為頭、胸、腹 3部。胸部除有3對肢以外,還有1對前翅,後翅退化為平衡體。腹部末端附肢變為外生殖器。幼蟲俗稱蛆,無頭、無翅,亦無肢。整個蟲體一般有12~13節,但仍分為頭、胸、腹3部,第1節為假頭,其後3節為胸節,最後8~9節為腹節。各體節背、腹面往往生有許多小刺,其大小、數目和排列位置有鑑別意義。完全變態。除胎生的狂蠅以外,一般都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 4個階段。雄蠅交配後即死去;雌蠅在產出蟲卵或幼蟲後死去,壽命一般也不超過1個月。在產卵期間既不採食,也不叮咬家畜。整個發育週期約1年。
諸如馬胃蠅(能引起馬胃蛆病);羊狂蠅(引起羊鼻蛆病);牛皮蠅和牛紋蠅(引起牛皮蛆病)以及螺旋錐蠅(寄生在動物和人的傷口內)等的幼蟲是專性寄生。其幼蟲離開宿主無法生存或繼續生長髮育。
絕大多數的蠅類的蛆都營自由生活,但某些種類的蠅蛆一旦有機會還是有可能進入動物體和人體寄生,這叫兼性寄生。
除了寄生在大型動物身上的寄生蠅蛆外,還有寄生在昆蟲體內的寄蠅類引起的蠅蛆病,比如蠶蛆病。成蟲將卵產在蠶體表面,孵化後蛆穿過蠶的體壁進入體腔內,以蠶的脂肪為食,並分泌內激素控制蠶的行為和生長。待寄主結繭後鑽出寄主體壁,寄主遂死亡,蠅蛆在蠶繭內化蛹羽化。蠶蛆病是一種嚴重危害蠶絲養殖的病害。爆發流行時會給蠶農造成嚴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