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分類草藥性》:“葉,包瘡毒。”
②《天寶本草》:“治紅白痢症。”
③《貴州民間方藥集》:“可去風溼麻木,治筋骨疼痛,活血生血,消腫去毒,利尿解熱,民間用為跌打損傷止痛藥。”
④《四川中藥志》:“利小便,消溼熱黃腫,通月閉,止白帶;治痔瘡出血及牙齦腫痛。”
⑤《湖南藥物志》:“清肺,解毒,利尿消腫。治水腫,腹水。”
⑥《貴州草藥》:“清熱散毒,祛風除溼,止咳。治地瓜瘡(多生於耳朵周圍,形似地瓜果)。”
⑦《廣西中草藥》:“健脾利溼,清肺止咳。治小兒消化不良,溼熱黃疸,風熱咳嗽,風溼骨痛。”
⑧《雲南中草藥》:“收斂止痢。治痢疾,腹痛,瘰癧,毒蛇咬傷,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