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22 05:57

  (一)起居調養法:外感風寒是膈肌痙攣發生的原因之一,故患者生活起居,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風寒之邪的侵襲。

  (二)心理調養法:精神緊張,會使全身肌肉和神經都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膈肌痙攣的緩解,故患者應經常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至於由胃神經官能症引起的膈肌痙攣,心理調適更是至關重要,患者除設法自我控制,保持輕鬆愉快的情緒之外,應主動接受心理治療。

  (三)飲食調養法:膈肌痙攣與飲食不節關係密切,所以,病人應注意飲食物的選擇,忌生冷、辛辣、煎炸等刺激性強或不易消化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宜。此外,以下食療方有益於本病的治療,可酌情選用。

  (1)生薑15克、大棗10枚、紅糖25克,水煎趁熱飲下。本方適用於胃中寒冷之呃逆。

  (2)鴨蛋2個、石斛10克、白糖10克。將石斛煎湯,用其湯煮熟鴨蛋,衝白糖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連服3日。本方適用於胃火上逆之呃逆。

  (3)乾薑8克、百合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本方適用於脾腎陽虛之呃逆。

  (4)天花粉、白蜜各適量。天花粉削去外皮後曬乾,研為細末備用;另將蜂蜜煉熟後過濾備用。每日2~3次,每次取天花粉12克,蜂蜜1湯匙,用開水調化飲之。本方適用於胃陰不足之呃逆。

  (四)藥物調養

  1.常用驗方

  (1)胃中寒冷:幹砂仁適量。每次取砂仁2克,不拘時,洗淨後放入嘴中細細嚼之,餘渣吐出。

  (2)冒火上逆:鮮酥梨、鮮塘藕適量,鮮竹瀝1小杯。將梨、藕洗淨,削去外皮,切成丁,用乾淨紗布包住後絞出汁。不拘時,隨意飲之。如火氣過甚,可於上方加鮮竹瀝1小杯調服。

  (3)脾腎陽虛:麻雀3只,小茴香10克,乾薑6克,三七6克,黃精30克。煎上藥取湯燉麻雀肉服,食肉喝湯,每日1劑分3次服,連服數劑。

  (4)胃陰不足:沙參15克,麥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15克。水煎服。

  2.常用中成藥

  ①胃中寒冷首選良附丸,每次6克,每日2次。②胃火上逆首選涼膈散,每次9~15克,每日2次,溫開水或蘆根湯送服。孕婦慎用。③脾腎陽虛首選附子理中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④胃陰不足,首選瓊玉膏,每次15克,每日3次,溫開水或蜂蜜送服。

  (五)針灸調養法

  (1)體針:取穴為足三里、中脘、內關、天突、膻中、膈俞、巨闕。足三里、內關、中脘直刺,用捻轉提插手法,使酸脹感直達胃脘。內關、足三里兩穴,針柄上加艾球溫灸,療效更好。天突用針從胸骨切跡上緣之內方向下刺入,深1~1.5,使針感傳至咽部與胸部,膻中用針先平刺,再向下沿胸骨斜刺,使針感向左、右、下放散。膈俞平刺,深0.5~0.8寸,使針感局部出現麻脹。巨闕,平刺,深1寸左右,以局部出現沉脹感為好。以上處方及操作適應於各種證型之呃逆,臨床應用亦可根據具體證型,配上1~2個有針對性的穴位。如:①胃中寒冷配太沖,②胃火上逆配天樞、內庭,③脾腎陽虛配三陰交、脾俞、腎俞,④胃陰不足配三陰交等。

  (2)耳針:取神門、膈、皮質下(雙側)。用強刺激手法,間歇捻轉,留針30分鐘。或用皮內針留埋6~8小時,隔日1次。

  (3)艾灸:取膻中、中脘、關元,用艾條燻灸20~30分鐘,也可用艾柱灸3~5壯。

  (六)推拿調養法:

  (1)指壓翳風穴、或天突穴、或攢竹穴。

  (2)壓眼法:按壓眼球至酸脹。

  (3)病人取仰臥位,術者站在病人的左側,用左手掌指關節著於中脘穴,右手掌根按壓其指背,然後,隨病人呼吸逐漸用力向下按壓,約3~4分鐘,待病人下肢有明顯痠麻重脹感後松指,再如法按壓上脘穴和指壓關元穴,以和調胃腑,降濁氣。接下來,用兩手拇指自劍突沿肋弓向脅肋兩側分推,再用兩掌的邊緣揉運腹部,再按壓足三里,以和胃降逆寬胸利膈。最後,病人取俯臥位,術者用兩手拇指指面自脊柱兩側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作由頸至腰骶直推,並指揉胃俞、脾俞、腎俞、膈俞等穴,以調脾胃腎之氣,抑制呃逆。

  (七)其他調養法

  (1)憋氣法:深吸一口氣,直至腹和胸腔氣滿再也不能吸氣時,馬上捏住鼻子,摒氣1~2分鐘後呼氣,反覆3~4次。

  (2)大驚法:突然驚嚇患者。適用於情志因素而患病者。

  (3)飲溫水法。飲服溫熱開水。

  (4)氣功調養法(放鬆功):站、坐、臥均可。採用三線放鬆法或分段放鬆法。對胸、腹、腰、背部放鬆尤應多注意,多重複。每日3次,每次20~30分鐘。每次練功結束,自己揉按足三里5分鐘。

膈肌痙攣自我調養方法相關文章
膈肌痙攣是氣逆上衝,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主為特徵的病症.本病有持續發作或偶然發作,有單純性的呃逆,亦有在其它疾病中出現的呃逆.現代醫學稱之為膈肌痙攣. 它是由於某種刺激引起膈神經過度興奮,膈肌痙攣所致.呃逆可以在多種疾病中出現,一般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呃聲不斷、多而短促、聲音響亮的呃逆,很快會自行消失.但也有連續數小時,數星期或更長時間遷延難愈的. 中醫認為它常常是飲食不節,過食生
發布於 2024-01-22 05:30
0評論
1喝水彎腰法喝幾口溫開水,慢慢嚥下,並做彎腰90度的動作10~15次。因胃部離膈肌較近,可從內部溫暖膈肌。在彎腰時,內臟還會對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緩解膈肌痙攣,達到止嗝目的。 2屏氣法直接屏住呼吸30~45秒,或取一根乾淨的筷子放人口中,輕輕刺激上顎後1/3處,打嗝症狀會立即停止。因為用筷子刺激上顎會誘發咽反射。能使患者突然屏氣,使氣道內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從而干擾打嗝的神經反射活動。但心肺功能不好
發布於 2024-01-22 05:50
0評論
膈肌痙攣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打嗝,是一個生理上的現象,一般與患者的飲食有關,一般都是由於飲食過快,過飽等等導致的,但是如果持續膈肌痙攣的話可能與某些疾病有關,因此需要引起重視,不然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發生。 呃逆是一個生理上常見的現象。打嗝是因為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縮(痙攣),空氣被迅速吸進肺內,兩條聲帶之中的裂隙驟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聲響。按病變部位其病因分為: 1.中樞性 呃逆反射弧抑制功能喪
發布於 2024-04-07 23:15
0評論
呃逆之名見《景嶽全書·雜證謨·呃逆》:“因其呃呃連聲,故今人以呃逆名之。……呃逆之大要,亦為三者而已,一日寒呃,二日熱呃,三日虛脫之呃。”宋以前稱噦。 呃逆是因進食生冷、辛辣,或情志鬱怒等因素刺激下,膈間之氣不利,引動胃氣上衝喉間。以呃呃有聲,聲音短促,持續不能自制為主要表現的特發性疾病。 本病類似西醫學所說膈肌痙攣、胃神經症。 1,多見於青壯年,女性多於男性。常有進食過冷、過熱、過於辛辣,或情
發布於 2024-01-22 05:43
0評論
正常人發生呃逆多數不需特殊治療可自行停止,對持續時間長不緩解的病人可試行以下方法。 1、非藥物療法 (1)一般療法:對呃逆持續時間長健康搜索不緩解的病人可試行屏氣飲冷開水或採用重複呼吸等方法多可停止呃逆 (2)針刺療法:此方法目前國內報道較多如分別針刺少商穴、迎香穴、雙側膈俞穴1次有效率可達90%以上也可同時針刺足三里、三陰交、配內關、太沖穴,緩解率可明顯提高。 2、穴位注藥療法 ①用5ml注射
發布於 2024-01-22 05:37
0評論
持續眼皮跳原是神經短路了王阿姨感到精神非常痛苦,兩年前她左眼皮開始不停地跳,起初她並不以為然,想想大概是睡的少了,眼睛累了,才這樣跳的。並自我安慰地認為“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左眼多跳跳也不錯。沒想到後來眼皮跳的情況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嚴重,她的左眼後來睜也睜不開了,還連累了整個左側的臉頰一起抽搐,時間長了人的臉形都變了。之後到醫院神經科看了病才知道,原來她患上了一種叫“面肌痙攣”的病,可手術治
發布於 2023-02-19 13:26
0評論
目前臨床上治療面肌痙攣的方法主要包括藥物及手術治療。治療藥物主要包括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及各類鎮靜安定類藥物,如苯巴比妥等,但只有少數病人可以減輕症狀。微血管減壓術(miem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是目前治療面肌痙攣最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術中通過對面神經出腦幹段的探查,找到壓迫面神經的責任血管,並將其與面神經隔離,解除對面神經的壓迫,從而從根本上治癒面經痙攣。MVD因其
發布於 2023-02-27 02:01
0評論
一:改掉五種生活習慣:不正確的使用電腦姿勢。當人們在玩電腦時,長時間會導致含胸與脖頸拉傷。建議將電腦放高點的地方,身體坐直,十分鐘就要起來走走。 二:強直性。會導致面肌痙攣患者的情緒緊張、無法說話、疲勞、同側眼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安靜時減輕,睡眠時消失,情緒激動時加重。少數患者在抽搐時可有輕度的面部疼痛,個別患者可伴有耳鳴、同側頭痛。 三:神經系統檢查。沒有陽性體徵,除了面部肌肉陣發性的抽
發布於 2024-09-05 07:39
0評論
面肌痙攣發生時,表現在一側的眼輪匝肌出現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兩側都發病的很少。而且會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緩慢的擴展到一側面部的其他面部。少部分的面肌痙攣患出現有抽搐的時候常常會伴有面部的輕度的疼痛,極少數患者可以伴有同側的疼痛或是耳鳴。口角肌肉的抽搐會更加的引人注意,病情嚴重面部痙攣的患者甚至會累及底嘔埃同側的頸闊肌。 臉部肌肉跳動,往往就是我們所說的眼肌痙攣,一些面肌痙攣患者往往是從眼跳開始的
發布於 2024-09-05 08:06
0評論
概述 面肌痙攣亦稱面肌抽搐或偏旁邊面肌痙攣症,是一旁邊面神經受激惹而發生的功用失調症候群。患者多是40歲以上成人,男女性別之比為2:3,發病率約佔人群之0.64%。但是,關於面肌痙攣的醫治,至今尚無特效藥,只能依託患者表現早發現,早醫治。 面肌痙攣早期症狀 1、 面肌痙攣早期,患者的臉部自動運動,如咀嚼、瞬目、眨眼或表情動作可誘發臉部肌肉肌抽搐發生,並可因心情激動、嚴重、勞累或閱覽時刻過長等
發布於 2024-06-11 18:0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