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2-09 10:56

  斑疹傷寒這種疾病在目前的社會中發病率還是很高的,但是我們對於瞭解斑疹傷寒這種疾病也需要我們做好患者的護理,這是因為對於這種疾病患者在發病的時候也會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為此需要我們考慮到治療和護理。

  (1)大環內酯類:包括紅黴素(erythromycin)、羅紅黴素(roxithromycin)、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克拉黴素(克拉紅黴素)等,對斑疹傷寒有良好療效。紅黴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1.2g/d,兒童25~30mg/(kg?d),每天分3次或4次服用,或分2次或3次靜脈滴注。羅紅黴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300mg/d,兒童體重12~23kg者,100mg/d,24~40kg者,200mg/d,分2次口服,首次劑量可加倍。阿奇黴素,成人劑量為0.25g,1次/d,口服,首次劑量可加倍。克拉黴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500mg,2次/d,口服,退熱後可改為每次口服250mg。患者多於用藥後24h之內快速退熱,療程均為8~10天。明顯肝功能損害者不宜應用大環內酯類。

  (2)四環素類:包括四環素(tetracycline)、多西環素(doxycycline)、米諾環素(minocycline)等,對斑疹傷寒亦有良好療效。四環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2g/d,兒童25~40mg/(kg?d),分4次口服。多西環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0.2g/d,兒童4mg/(kg?d),每日服藥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劑量可加倍。米諾環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0.2g/d,兒童4mg/(kg?d),每日服藥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劑量可加倍。療程均為8~10天。8歲以下的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應用四環素類。

  我們護理好一種疾病需要專家的指引,隨著我們對斑疹傷寒這種疾病處理經驗的增加,我們更需要做好患者的個體護理,這是因為患者在患有斑疹傷寒這種疾病的同時,也會患有其他的疾病,這些疾病都需要我們做好處理和護理。

治療斑疹傷寒的藥物有甚麼相關文章
傷寒與斑疹傷寒是病原體不同的兩種疾病。由於兩者都有持續發熱、出疹等共同症狀,直至18世紀傷寒與斑疹傷寒仍歸屬一類。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有持續發熱、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肝脾腫大、玫瑰疹、白細胞減少等,並可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傷寒的病死率約為1%,主要死於併發症。 而斑疹傷寒是由一種叫立克次氏體的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立克次氏體是介於最小細菌(巴爾通氏體)與病毒之間
發布於 2024-02-09 11:10
0評論
由立克次氏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可分流行性斑疹傷寒和地方性斑疹傷寒。前者又稱蝨型斑疹傷寒,由普氏立克次氏體引起,經人蝨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後者又稱蚤型斑疹傷寒或鼠型斑疹傷寒,由莫氏立克次氏體引起,經鼠蚤傳播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為5~21天,多為10~12天。表現有起病急,寒戰、高熱、劇烈頭痛、肌肉疼痛及壓痛,尤以腓腸肌明顯,顏面潮紅、眼球結膜充血,精神神經症狀如失眠、耳鳴、譫妄、狂躁,甚至昏迷。可有
發布於 2024-12-29 11:41
0評論
(一)潛伏期:流行性斑疹傷寒一般潛伏期為10~14天。如果感染量大,發病時間可提前。前驅症狀不明顯,有的只有低熱、頭痛和疲倦等。地方性斑疹傷寒潛伏期一般5~15天。 (二)症狀和體徵: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的症狀和體徵主要為四項,即發熱、頭痛、皮疹和淋巴結腫大。 (三)物理檢查:最常見的體徵為脾腫大。 (四)併發症:中耳炎、腮腺炎、細菌性肺炎是常見的併發症,有的可出現陰囊、陰莖、陰唇腫脹和壞疽。
發布於 2024-02-09 10:50
0評論
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呈圓形、橢圓形或短桿狀,大小為(0.3~0.6)μm×(0.5~1.5)μm,革蘭染色呈陰性,吉姆薩染色呈紫紅色,為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在塗片染色鏡檢中,於細胞質內,尤其是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的胞質內,常於胞核的一側可見呈團叢狀分佈的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呈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繁殖一代所需時間約為8h。在多種實驗動物中,小鼠最為易感,多於腹腔接種後7~9天發病,第1
發布於 2024-12-29 11:47
0評論
1.控制傳染源主要是滅鼠。應發動群眾,採取綜合措施,用各種捕鼠器與藥物滅鼠相結合。常用的滅鼠藥物有磷化鋅、安妥和敵鼠等。 2.切斷傳播途徑防止被恙蟎幼蟲叮咬,於發病季節應避免在草地上坐臥、曬衣服。在流行區野外工作活動時,必須紮緊衣袖口和褲腳口,並可塗上防蟲劑,如鄰苯二甲酸二苯酯或苯甲酸苄酯等。 3.提高人群抗病力尚無可供人群應用的斑疹傷寒疫苗。初步研究顯示,斑疹傷寒立克次體中分子量為56×103
發布於 2024-12-28 23:44
0評論
傷寒與斑疹傷寒是病原體不同的兩種疾病。由於兩者都有持續發熱、出疹等共同症狀,直至18世紀傷寒與斑疹傷寒仍歸屬一類。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有持續發熱、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肝脾腫大、玫瑰疹、白細胞減少等,並可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傷寒的病死率約為1%,主要死於併發症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而斑疹傷寒是由一種叫立克次氏體的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立克次氏體是介於最小細菌(巴
發布於 2024-12-29 12:08
0評論
1、飲食給以高熱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各種營養豐富的粥類、湯類等。 2、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水分,成人每日液體量應在3000ml以上,有心肌損害者酌減,可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3、缺乏維生素A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感染,因此宜吃含有維生素A較多食物有蛋黃、動物肝臟等動物食品,含胡蘿蔔素較多的有黃紅色蔬菜,如南瓜、胡蘿蔔、西紅柿等,此外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等也具有一定的增
發布於 2024-02-09 11:03
0評論
流行性斑疹傷寒是由普氏立克次體引起,通過蝨子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得了這種病後高熱持續不退,全身出現閼點樣皮疹,面色通紅如酒醉樣,由於高熱而神不清,說胡話,病死率很高,在舊社會流行猖獗。新社會由於生活條件和衛生條件的改善,這個病已很少見到,但在邊遠山區,窮困地區,蝨子還沒有完全消滅,斑疹傷寒的流行隨時都是可能的,所以我們必須警惕流行性斑疹傷寒。 引起斑疹傷寒的病原體,比細菌小,比病毒大,是由一個叫
發布於 2024-12-28 23:37
0評論
1、注意個人衛生,勤換衣、洗澡、洗頭,換下的衣服用開水燙洗。 2、在蝨寄生的人群中,或者鼠密度高的地區,只要有傳染源,就極易傳播擴散。因此,在軍隊、地質隊、工程隊中應特別注意預防。 3、斑疹傷寒病人入院後,及時洗澡更衣,徹底滅蝨,必要時剃光頭髮、腋毛和陰毛,剃下的毛髮焚燒處理。換下的衣服煮沸或高壓消毒。 4、體息及營養:發熱及中毒症狀明顯者,必須絕對臥床休息,經常更換體位。飲食給以高熱量、高蛋白
發布於 2024-12-29 00:05
0評論
(一)潛伏期 流行性斑疹傷寒一般潛伏期為10~14天。如果感染量大,發病時間可提前。前驅症狀不明顯,有的只有低熱、頭痛和疲倦等。地方性斑疹傷寒潛伏期一般5~15天。 (二)症狀和體徵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的症狀和體徵主要為四項,即發熱、頭痛、皮疹和淋巴結腫大。 (三)物理檢查 最常見的體徵為脾腫大。 (四)併發症 中耳炎、腮腺炎、細菌性肺炎是常見的併發症,有的可出現陰囊、陰莖、陰唇腫脹和壞疽。
發布於 2024-12-29 11:5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