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點滴狀硬皮病:
趙x,女,28歲,工人1993年2月25日就診。患者自述頸、肩部出現黃豆大發硬的小斑點半年。經西安某醫院皮膚科做皮膚病理檢查,診斷為點滴狀硬皮病,遂介紹來我院治療。檢查:頸後部及兩側有五處散在的黃豆大發硬的小斑點,呈象牙色,斑點周圍皮膚色素加深,雙肩亦各有一處上述斑點。舌質黯紅、苔薄白,脈細。證屬風溼襲膚,氣血凝滯,脈絡痺阻。治宜祛風勝溼,活血通絡。方選《醫宗金鑑》舒肝潰堅湯化裁。處方:夏枯草、紅花、薑黃、香附各12g,丹參18g,川芎15g,穿山甲、殭蠶、葛根、桂枝、羌活各9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0劑後,皮損已明顯變軟,皮損區顏色漸趨正常。繼以上方調理2月後,皮損基本恢復正常。
2、帶狀硬皮病:
王x,男,9歲,學生,1989年2月8日就診。患者自述頭額部刀砍疤樣皮損,觸之發硬3年,曾在蘭州某醫院確診為硬皮病。經多處治療效果不佳。檢查:皮損自前額近正中部向頭皮延伸,長約6cm,觸之發硬,皮損明顯凹陷,皮膚萎縮菲薄,頭皮受損處頭髮脫落。
舌黯淡、苔薄白,脈澀。西醫診斷為帶狀硬皮病。證屬風溼搏於肌膚,脈絡痺阻,痺阻於頭。治宜化瘀通絡,祛風勝溼。方選通竅活血湯加味。處方:赤芍、桃仁、川芎、黃芪各9g,紅花、羌活各6g,生薑1片,老蔥1根,大棗2枚,麝香(沖服)0.1g。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60劑後,皮損明顯好轉,皮損凹陷處稍有平復,因麝香價貴,遂以白芷9g,石曹蒲6g代替麝香,繼服中藥5個月後,皮損基本恢復正常。
3、斑片狀硬皮病:
孫x,女,32歲,幹部,1992年6月5日就診。l年半前,患者少腹部出現一個直徑約3cm的淡紅色斑塊,稍高出皮面,某醫按“炎症”治療效微,且皮損繼續擴大,繼而患處皮膚髮硬。現症:少腹部有一面積約4.5cm x 6cm的皮膚硬化區,呈暗褐色,表面乾燥,觸之硬如皮革,皮損區無汗液分泌。皮膚病理檢查示:符合硬皮病。舌質淡有瘀斑、苔薄白,脈沉。西醫診斷為斑片狀硬皮病。證屬寒溼搏膚,經絡痺阻,瘀滯少腹。治宜活血化瘀,散寒除溼,方選少腹逐瘀湯加減。處方:小茴香6g,乾薑、肉桂、延胡索各12g,當歸、川芎各15g,沒藥、穿山甲、赤芍、蒲黃、五靈脂、威靈仙各9g。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1個半月後,皮膚已明顯軟化,繼服上方3個月後,皮膚基本恢復正常。
4、泛發性硬皮病:
周x,女,45歲,教師,1993年8月10日就診。患者自述肢端及胸背部皮膚髮硬2年,曾在西安某醫院做皮膚病理檢查後診斷為硬皮病。經多方治療,效果不佳。現症:四肢末端皮膚髮硬,無雷諾氏現象,胸腹及腰能部有大面積皮膚硬化區,皮色暗褐,表面平滑乾燥,患處無汗液分泌。伴畏寒、肘膝關節輕度疼痛,各系統檢查未發現異常。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西醫診斷為泛發性硬皮病。證屬正虛衛外不固,風寒溼邪外侵.搏於肌膚,痺阻經絡,血滯為瘀。治宜解肌散寒、化瘀通絡。方選荊防敗毒散加減。處方:荊芥、防風、羌活、獨活、茯苓各9g,黃芪、川芎各15g,桔梗、枳殼、柴胡、炙甘草各6g,當歸、丹參、雞血藤各12g,土鱉、蟬蛻、五加皮、落得打各10g。水煎服,每日1劑。經服藥2個月後,大部分皮膚變軟,皮色減退。皮損區微有汗出。繼服上方3個月後,皮膚基本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