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宜小便不利、脾虛食少、大便洩瀉、水腫漲滿、癌症、肝病、糖尿病患者。
2. 陰虛而無溼熱、虛寒精滑、氣虛下陷者慎服。
茯苓食療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肺、腎經;氣微性和,可升可降。
具有利水滲溼,健脾補中,寧心安神的功效。
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嗽,食少脘悶,嘔吐,洩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茯苓食物相剋:茯苓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忌米醋。
茯苓做法指導:
1. 如偏於寒溼者,可與桂枝、等配伍;偏於溼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
2. 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等同用。
3. 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洩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山藥等配伍。
4. 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同用。
5. 治痰溼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6. 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