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2-21 06:57

  1、用於外感風寒表證,不論有汗、無汗均可應用.表虛有汗者,常與白芍、生薑、大棗等同用,以調和營衛,如桂枝湯.表實無汗者,常與麻黃等相須為用,以增強發汗解表之功,如麻黃湯.

  2、用於風溼痺痛、胃寒腹痛、經閉、痛經.風溼痺痛,肩臂肢節冷痛,常與附子、生薑、甘草等同用,以溫經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湯.胃寒腹痛,喜溫喜按,常與飴糖、白芍、生薑等同用,共奏溫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湯.血寒瘀滯,經閉腹痛或痛經,常與當歸、川芎、吳茱萸等同用,以溫經散寒,活血通經,如溫經湯.心悸脈結代,常與炙甘草、人參等同用,如炙甘草湯.

  3、用於痰飲證和膀胱蓄水.心脾陽虛,水溼內停,胸脅脹滿,咳逆頭暈等痰飲證,常與白朮、茯苓、甘草同用,以溫運脾陽,化溼利水,如苓桂術甘湯.膀胱陽氣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證,常與茯苓、澤瀉、豬苓等同用,以助陽化氣利水,如五苓散.心陽虛,發汗過多,常與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湯.

  4、用於陽虛不得溫通之證。本品可溫經通陽,胸陽不振,心脈淤阻。胸麻心痛,常與枳實、薤白同用,如枳實薤白桂枝湯。

川桂枝藥用價值相關文章
川桂枝與桂枝的區別 川桂枝為樟科植物菌桂的細枝。辛、甘,溫。入心、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的功效。臨床常用於: 1.用於風寒表症。 2.用於寒溼痺痛與經閉腹痛、痛經等症。 3.用於水溼停滯所致的痰飲喘咳,以及小便不利等症。 桂枝,正名:肉桂(學名:CinnamomumcassiaPresl),又名玉桂、桂皮等,屬樟目,樟科中等大喬木;一年生枝條圓柱形,頂芽芽鱗寬卵形,綠色的葉
發布於 2024-02-21 06:44
0評論
我們知道我們身邊的植物有很多,有一部分我們能叫上名字,有很大一部分我們是不認識的,就像我要說的這個植物,中醫肯定知道,因為是一種中藥麼,叫做川牛膝,名字很特別,但是不要小看它,它是一種價值很高的中藥,我們一起學習下川牛膝藥用價值有甚麼? 川牛膝高40~100釐米。主根圓柱形,直徑0.8~1.5釐米,外皮棕色。莖下部近圓柱形,中部近四稜形,疏被糙毛,節處略膨六。刑討生,橢圓形至狹橢圓形,長3~13
發布於 2024-02-25 20:33
0評論
1.用於風寒表症桂枝辛溫,善祛風寒,能治感冒風寒、發熱惡寒,不論有汗、無汗都可應用。如風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黃同用,有相須作用,可促使發汗;如風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藥等,有協調營衛的作用。 2.用於寒溼痺痛與經閉腹痛、痛經等症桂枝能溫通經脈,對寒溼性風溼痺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風等同;對氣血寒滯所引起的經閉、痛經等症,常配合當歸、芍藥、桃仁等同用。 3.用於水溼停滯所致的痰飲喘咳,以及小
發布於 2024-02-21 06:37
0評論
1、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體外能抑制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濃度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對白色葡萄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傷寒和副傷寒甲桿菌、肺炎球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炭疽桿菌、腸炎沙門氏菌、霍亂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 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腎原代單層上皮細胞組織培養,桂枝煎劑(1:20)對流感亞洲甲型京科68-1株和孤兒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雞胚上,對流感
發布於 2024-02-21 06:30
0評論
主治睡眠不佳、多夢易睡、耳目不聰、關節屈伸不利、胃脘疼痛等病症。 1、日本科學家認為,捲心菜的防衰老、抗氧化的效果與蘆筍、菜花同樣處在較高的水平。 2、捲心菜的營養價值與大白菜相差無幾,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豐富。 3、此外,捲心菜富含葉酸,這是甘藍類蔬菜的一個優點。所以,懷孕的婦女、貧血患者應當多吃些圓白菜,它也是婦女的重要美容品。 4、它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保護癌症患者的生活指標,在抗癌
發布於 2022-12-26 02:02
0評論
第步治風溼臥床不起:金鳳花、柏子仁、朴硝、木瓜,煎湯洗浴,每日二、三次。內服獨活寄生湯。(《扶壽精方》) 第2步治腰脅引痛不可忍者:鳳仙花,研餅,曬乾,為末,空心每酒服三錢。(《綱目》) 第3步治跌撲傷損筋骨,並血脈不行:鳳仙花三兩,當歸尾二兩,浸酒飲。(《蘭臺集》) 第4步治骨折疼痛異常,不能動手術投接,可先服本酒藥止痛:幹鳳仙花一錢(鮮者三錢),泡酒,內服一小時後,患處麻木,便可投骨。(《貴
發布於 2023-05-13 04:28
0評論
溼熱蘊蒸,灼傷陰絡而下鮮血 梔子15g,槐花12g,地榆12g,紫珠草15g,用水煎後服用,每天2劑。或者槐花10g,側柏葉10g,荊芥炭5g,枳殼9g。用水煎後服用,每天2劑。 頭暈眼花 夏天採收槐花和花蕾,然後再曬乾後以開水沖泡代為茶飲用。具有清肝涼血的功效,比較適用於頭暈眼花,煩躁易怒等症。 女性排卵期出血 生地30g,地骨皮10g,玄參,女貞子,墨旱蓮,菟絲子,制黃精,槐花各15g,麥冬
發布於 2024-03-09 20:33
0評論
①治疔瘡膿腫:蓖麻子二十多顆,去殼,和少量食鹽、稀飯搗勻,敷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癰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將蓖麻子搗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攪拌,用開水攪成糊狀,置於冷水中冷卻成膏狀備用。用時將白膏藥按瘡面大小攤於紙或布上貼患處。(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③治瘰癧:蓖麻子炒熱,去皮,爛嚼,臨睡服三、二枚,漸加至十數枚。(《本草衍義》) ④治咽中瘡腫:萆麻子一枚(
發布於 2024-01-05 10:33
0評論
1、治大人、小兒一切癲狂,驚搐,風癇,神志不寧:龍骨一兩(火煅,研極細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黃各五錢(俱研極細末),鉤藤、懷生地、茯苓各一兩五錢(俱微炒燥,為極細末),蘇合香三錢,牛黃二錢(俱用酒溶化)。共十味,總和一處,用膽星八錢,研細末,竹瀝一碗,打糊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兒服二、三丸,俱用生薑湯調灌。 2、治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皮)三兩,
發布於 2024-03-22 00:52
0評論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蠶繭,方書多用,而諸家本草並不言及,誠缺文也。近世用治癰疽代針,用一 枚即出一頭,二枚即出二頭。煮湯治消渴,古方甚稱之。丹溪朱氏言此物能瀉膀胱中相火,引清氣上朝於口,故能止渴也。【藥理作用】蠶蛾的繭有擬膽鹼作用。先用石油醚、乙醚、氯仿處理過的蠶繭的90%乙醇提取物對麻醉貓的血壓、離體豚鼠迴腸及家兔十二指腸上均呈現膽鹼能作用;但在蛙腹直肌標本上,對橫紋肌無作用。【炮製】將
發布於 2024-02-13 03:1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