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需與流行性感冒、黃熱病、鉤端螺旋體病、斑疹傷寒、瘧疾、傷寒、麻疹、猩紅熱、藥疹等鑑別。登革出血熱需與流行性出血熱、腦膜炎雙球菌敗血症、立克次體病等相區別。
1.流行性感冒 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炎的症狀較明顯,皮疹少見,無皮膚瘀點、瘀斑。
2.麻疹 咳嗽、流涕、流淚,眼結合膜充血、畏光,以及咽痛,全身乏力常見。在病程的第2~3天,90%以上患者的口腔出現科氏斑。皮疹為斑丘疹,首先見於耳後髮際,漸及前額、面、頸,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2~3天內遍及全身,最後見於手掌與足底。
3.猩紅熱 急性咽喉炎較明顯,表現為咽痛、吞嚥痛,局部充血並可有膿性分泌物,頜下及頸淋巴結腫大、觸痛。發熱24h後開始出疹,始於耳後、頸部及上胸部,然後迅速蔓及全身。皮疹為瀰漫充血性針尖大小的丘疹,壓之退色,伴有癢感。面部充血而口鼻周圍充血不明顯,形成口周蒼白圈。咽拭子培養可有A群β型溶血性鏈球菌生長。
4.流行性出血熱 亦稱腎綜合徵出血熱,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中毒症狀、充血、出血、休克、少尿、高血容量綜合徵。發熱,出血,休克與少尿依次出現很常見。休克常於退熱時發生。血液白細胞計數增高,異型淋巴細胞常超過10%,血小板減少。尿中出現大量蛋白質和膜狀物。血清中可檢出抗流行性出血熱病毒的IgG、IgM抗體。
5.鉤端螺旋體病 病前有疫水接觸史。急性發熱,眼結膜充血,結膜下出血,腓腸肌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患者走路時腓腸肌疼痛更為顯著。體檢時腓腸肌壓痛較明顯。血清中可檢出抗鉤端螺旋體的IgG、IgM抗體。
6.恙蟲病 發病前曾在灌木草叢中工作或坐臥。可於腫大、壓痛的淋巴結附近發現特徵性焦痂或潰瘍。血清變形桿菌凝集試驗(外-斐反應)檢查,OXK凝集抗體效價達1∶160或以上有診斷意義。血液接種於小鼠腹腔,經飼養7~10天后可分離出恙蟲病立克次體。
7.敗血症 常有原發性感染灶,如外傷化膿性病灶、肺炎、腸炎等。可出現遷徙性感染病灶,如肺膿腫、肝膿腫、腦膿腫等。血液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血液培養或感染病灶抽吸物培養可有病原菌生長。若血液培養與感染病灶抽吸物培養有相同的細菌生長則更具明確診斷意義。
8.傷寒 持續發熱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狀,如表情淡漠、食慾缺乏、腹脹、便秘、相對緩脈,肝、脾大,右下腹壓痛等。病程的第2周可於胸腹部皮膚髮現顏色淡紅、直徑為2~5mm、壓之退色、數目常在10個以下的玫瑰疹。外周血白細胞數減少,淋巴細胞比例相對增多,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肥達反應(傷寒桿菌血清凝集反應)中“O”抗體效價可在1∶80以上,“H”抗體效價可在1∶160以上。血液和骨髓培養可有傷寒桿菌生長。
9.瘧疾 間歇發作性寒戰、高熱、大量出汗,貧血和脾大。每次發作過程持續4~8h。間歇發作的週期有一定規律性,間日瘧、卵形瘧為每隔天發作1次,三日瘧為每隔2天發作一次。血液的厚、薄塗片經吉姆薩染色(Giemsa’s stain)後用顯微鏡油鏡檢查,發現瘧原蟲有明確診斷意義。
10.流行性乙型腦炎 高熱、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抽搐,病理反射徵與腦膜刺激徵陽性。血液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腦脊液細胞數輕度增加,壓力和蛋白質增高,糖與氯化物正常。血清免疫學檢查,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有明確診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