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2-23 17:12

 

  臨床上經常會碰到許多病人,當他們有下肢水腫時便找尋泌尿科醫師,認為是自己腎功能不佳才會引起水腫,甚至有人認為是尿毒症的先兆而緊張過度,然而下肢水腫真的就表示腎藏出問題嗎?

       事實上有許多疾病都會造成下肢水腫的情形,當有下肢水腫時,首先應自我撿查的是水腫只出現一側或兩側,如果只有一側肢體發生水腫,那麼因腎臟功能不全所造成的機率就相當低了,因為即是腎臟功能不好,其所產生的尿液無法適當排出,造成水份滯留在體內,其影響多為兩側性的,不會選擇性的只使左側或右側的下肢水腫。 相反地,如果是血管的問題所引發的水腫,就大多發生於患側,例如深部靜脈血栓症,多會患側的下肢浮腫,而非只有水腫症狀,皮膚表面較為潮紅,但觸摸時,並無局部溫度升高的現象。 當然如果長期站立,例如外科醫師做大手術時,交通警察服勤後,站櫃小姐,或理髮師工作完畢時,都會有兩側下肢腫漲的感覺,那是因為靜脈迴流因長期站立而變差所造成的現象,經充分休息,患部抬高時,這種情況會改善的。

       如果心臟功能不良,例如鬱血性心臟病,心肌收縮力不夠,使得血液多滯留於周邊血管,而下肢距離心臟較遠,通常最容易引起下肢水腫的情形,這是因為靜脈血液滯留,血流便慢,血管內壓增加,迫使水份往管外跑而造成的,服用增強心肌收縮的藥物改善血液循環,水腫情形也會獲得改善。 當肝臟不好時,也會有下肢水腫,例如肝硬化的病人常見的臨床表徵就是黃臉、大肚子、下肢也水腫,之所以黃臉是因為膽汁滯留,血中膽黃素增加,故而沉積在臉上、皮膚或鞏膜上,而肝臟失去功能時,同時也喪失製造白蛋白的能力,白蛋白是維持血管內、外壓力的重要因素,當它缺乏時,血管內的水份便往管外去,組織內的水也向組織間跑,於是水腫便形成了,不論是腹內(腹水),下肢也會有水腫形成。 淋巴腺阻塞同樣也會造成淋巴液迴流不良而形成水腫,例如因為血吸蟲侵犯淋巴腺造成阻塞,不但下肢腫大,可脹至正常的3~4倍大,連陰囊也會腫大,所幸這種情形臨床上並不多見。

       另外營養不良、厲害的蛋白質流失,都會使血中白蛋白減少而導致水腫,這種情形嚴重時甚至造成全身性的水腫,不單僅有下肢水腫而已。 在此順便一提的就是水腫是指水份滯留在組織間,例如下肢水腫時,患部除了腫脹外,皮膚多呈緊繃,亮晶晶的,如果用手觸壓時,會有皮膚凹陷,有如凹洞,久久才會彈起來。這種情形與一般因外傷引起組織腫脹或發炎引起的浮腫處是不一樣的,除了少有凹洞外,觸碰時也多有疼痛感。 由以上觀之,下肢水腫的原因不僅止於腎臟因素,其它如心臟、肝臟、血管循環等功能不佳也都可能引起。當有水腫時除了先觀查是單側或雙側外,應先看看是否合併有尿量減少的情形,然後接受腎功能測試,例如抽血看看血中尿素氮及肌酸酐是否正常,超音波看看腎臟的大小,腎皮質的厚度或有效腎血流量,24小時尿量及菊糖廓清率,腎絲球過濾率等測試,如果這些檢測正常的話,就應該積極找尋其它可能引起的原因了。 一旦是因腎臟功能不良所引起的,應再看看是何原因,例如慢性腎盂腎炎、腎絲球腎炎、長期兩側性腎結石合併尿路阻塞,或因腎動脈狹窄、腎靜脈栓塞、腫瘤等因素引起,然後針對原因予以內外科治療水腫,才有消除的可能性,千萬別自行亂服用利尿劑或其它偏方,以免延誤病情,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洗腎度日。 平時應多喝水、勿憋尿,有病就請教醫師才是。水腫如何治療?如果是肝、心、腎等器官疾病導致水腫,先治療原來疾病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老人家患有關節炎,知道水腫是因為藥物,很害怕「腰子(腎臟)壞掉了」,寧願忍痛不吃藥。潘吉豐醫師提醒,藥物副作用引起的水腫,調整藥物或加一點輕劑量的利尿劑就可以改善,不必因噎廢食。 若是體質性水腫,多半不需要治療,醫師會給予一些生活上建議。比如穿彈性襪、飲食吃得清淡些,因為吃太鹹,食物中的鈉會讓水分滯留體內,睡覺前將小腿抬高。濫用利尿劑或尋偏方,反而造成腎臟負擔,代價更大。水腫應該由醫師評估檢查,找出病因治療。 若是全身水腫,還出現呼吸困難、喘、解不出尿,表示對生命有立即威脅,應該儘速到急診處理

產後下肢水腫怎麼回事相關文章
產前的水腫與胎兒的壓迫有關,產後的水種也可能是血液流通不暢,但也不排除腎臟的原因。 建議 1、飲食調養。首先要減少食鹽的攝入;hdmhxm介紹的飲食非常好,不僅可以促進水腫消退的作用,還能滋養身體,有助於分泌乳汁。 2、適當活動。一些專門給產婦設計的體操不僅能夠幫助腹部的恢復,還有助於改變全身的情況,如下肢的活動有助於減少腳的水腫。但活動不要過量,以不感覺很累、不過度出汗為宜。一次運動量可以不大
發布於 2024-02-23 17:25
0評論
下肢水腫,不僅困惑病人,很多醫生也很困惑。引起下肢水腫的病因太多,而且跨多個專科,臨床上的誤診和治療誤區很多。不過,還是有些規律可循。比如,先搞清楚一下幾個問題:1、單側還是雙側?2、按壓後呈凹陷性還是非凹陷性?3、睡覺後能否明顯緩解?很多下肢水腫和血管疾病有關,而且多呈現單側下肢、按壓後凹陷不明顯,睡覺後能明顯緩解。血管性水腫大致又分以下情況:1、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往往同時伴有腿部明顯
發布於 2023-02-08 05:42
0評論
很多情況都有可能造成雙下肢水腫,心臟功能不良、肝臟不好、淋巴腺阻塞同樣也會造成淋巴液迴流不良而形成水腫、另外營養不良、厲害的蛋白質流失,都會使血中白蛋白減少而導致水腫,那麼出現雙下肢水腫該如何護理呢? 在日常生活中,抬高下肢,限制水和鹽的攝入,應用利尿劑。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水腫後對熱不敏感,所以洗腳的時候一定避免燙傷。對於特發性水腫,可採取限制食鹽、適當休息、穿彈性襪、用醛固酮抑制劑、配合利尿藥等
發布於 2024-08-08 06:48
0評論
現在養個小孩不容易,但是結了婚不要小孩更不容易,天天受到周圍各種人的催促。但是,懷孕是個極其不容易的過程,為了寶寶的健康,生病期間小心不能生病,還要面臨身體走形的危險。而且孕婦後期很容易下肢水腫,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下孕婦為甚麼容易下肢水腫。 1、下肢血液迴流受阻。妊娠後期,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下半身的血液迴流受阻,靜脈壓升高,引起下肢浮腫。 2、血液稀釋:乳期血容量增加。但紅細胞增加的幅度不
發布於 2024-05-07 12:16
0評論
在孕晚期,約有40%的準媽媽會出現下肢水腫,孕期出現下肢水腫時,除了通過睡姿、坐姿調整及適當運動、按摩等方式來緩解之外,適當的飲食調整對水腫也有一定的作用。 有數據顯示,在孕晚期,約有40%的準媽媽會出現下肢水腫,主要表現為皮膚緊而發亮,彈性降低,用手指重壓腳踝內側或小腿脛骨前方便會出現局部凹陷。一方面,這是由於孕期內分泌的變化造成體內水分和鹽的瀦留;另一方面,妊娠期增大的子宮壓迫盆腔及下腔脈,
發布於 2024-08-22 05:39
0評論
下肢水腫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症狀體徵,有的是慢慢出現的,有的是突發的,有的以單側肢體為主,有的雙下肢同時出現。病因多種多樣,總的來說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內科疾病引起的肢體水腫,一是因外科疾病引起的水腫。常見的能引起下肢水腫的內科疾病有心源性,見於各種心臟病引起的右心衰;腎病性,多見於腎炎、腎病綜合徵等;肝病性,可見於肝硬化、肝癌等;營養不良性,長期進食不良、貧血等;內分泌障礙性,甲狀腺功能減退
發布於 2022-12-10 03:12
0評論
隨著懷孕期間的不斷進展,越是到懷孕後期的時候,孕婦越是容易出現下肢水腫,下肢水腫是孕期孕婦比較容易出現的不適情況。孕婦孕期下肢水腫怎麼緩解?下肢水腫不適容易影響到日常的活動,帶來很多的不便,應要注意日常護理,及時緩解不適。 孕期水腫的時候應先排除異常的水腫情況,避免導致水腫加重危害到母嬰的孕期保健。如果是正常的妊娠水腫的話應注意自我緩解和保健,防止水腫加重。以下是懷孕後期孕婦緩解下肢水腫的主要護
發布於 2024-08-22 05:46
0評論
正常情況下下肢深靜脈具有功能完好的瓣膜,這些瓣膜只允許靜脈內血液向心髒流動,當靜脈血返流時瓣膜會關閉而阻斷血流。所謂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就是瓣膜不能完全關閉,造成靜脈血返流。因為人類活動多數都保持直立狀態,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勢必造成下肢靜脈壓持續增高,血管內液體會滲出到組織中,產生下肢水腫。其最典型的特徵是早輕晚重,就是清晨水腫減輕,晚間水腫加重。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危險性:1、靜脈血液迴流不暢,
發布於 2022-11-28 15:16
0評論
下肢浮腫臨床常見,主要見於以下幾種疾病性浮腫。①心性浮腫,患有各種心臟病病人,當心功能不全時,體循環障礙,使下肢靜脈迴心血量減少,引起浮腫;②肝性浮腫,各種肝炎發生肝硬變後,由於肝臟合成白蛋白減少,造成低蛋白血癥,血漿滲透壓降低,可引起廠肢浮腫;③腎性浮腫,急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徵病人,腎小球濾過功能降低,造成體內水鈉遊留,此外再加上大量的蛋白尿出,產生低蛋白血癥,從而引起浮腫;④甲狀腺機能低下
發布於 2024-05-07 12:10
0評論
水腫是比較常見的情況,特別是下肢出現水腫的狀況,讓患者非常的緊張,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患上了某種嚴重的疾病。其實,造成下肢水腫的病因有很多,只有明白了致病因素,才能比較針對性的進行醫治,儘快的康復。那麼,雙下肢水腫的治療方法是甚麼?下面咱們就來詳細瞭解一下吧。 腿腫即下肢浮腫、水腫,引起的原因有很多。 1、腎性浮腫。患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或腎病,由於腎血流減少,鈉、水瀦留,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丟失蛋
發布於 2024-02-23 17:3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