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由冠狀動脈(供應心臟的血管)壁上的粥樣斑塊的形成引起的,造成管腔狹窄。一些附著在血管壁上的硬化斑塊是不穩定的,當受到某種刺激時,會從管壁上脫落並隨血液流動。如果這時恰逢冠狀動脈痙攣,使管腔進一步變窄,相關的冠狀動脈就會發生閉塞,由於完全失去血液供應和心臟病發作而發生局部心肌壞死。
冠狀動脈疾病的病理基礎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因此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疾病。許多因素可以加速人體動脈的硬化,如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吸菸、糖尿病和家族史,其中前四類被認為是最重要的。
最近一項涉及各大洲52個國家的15152個病例和14820個對照組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對照研究的結果顯示,吸菸是最強的風險因素之一。吸菸者發生心臟病的可能性是從不吸菸者的2.87倍。其次是糖尿病、高血壓疾病、高脂血症和社會心理因素。身體質量指數也與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因素有關,其中腹部肥胖最為顯著。相比之下,每天攝入水果和蔬菜、堅持中等或強體力活動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適度飲酒是保護因素。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都有 "累積效應"。採取多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減少急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而多種危險因素同時存在則會增加急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此外,最近的研究發現了幾個新的冠心病風險因素,如血漿中的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肺炎衣原體、鉅細胞病毒和幽門螺旋桿菌等致病性感染,以及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所有這些都與冠心病事件有關。
通過每年進行健康檢查、評估風險因素、改變不良習慣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可以將冠心病拒之門外。在各種體檢中,對動脈僵化的評估近年來受到關注。動脈的僵硬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被稱為 "血管年齡"。如果超過實際年齡,動脈的彈性就明顯下降,出現動脈硬化,應引起重視。在此情況下,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在此情況下,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冠心病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不能一味地追求療效而忽視了對症下藥的效果,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一般症狀較輕,經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的狹窄程度不重(<75%),首選藥物治療。而症狀明顯、藥物控制不理想、血管局部狹窄者;>75%,可考慮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同時患有糖尿病者,冠狀動脈血管病變多為瀰漫性,支架植入術難以取得良好效果,可考慮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藥物治療主要是通過減少心肌耗氧量,擴張動脈、靜脈和周圍血管,減輕心臟負荷來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目前常用的β-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和比索洛爾,可以適當降低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達到保護心臟的作用。硝酸鹽類藥物,如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5-單硝酸異山梨酯等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是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首選藥物。對於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老年人,用阿司匹林進行抗血小板治療,用他汀類藥物穩定斑塊,有利於降低高凝狀態,防止斑塊脫落阻塞血管。在治療冠心病的同時,對血壓、血糖、血脂的控制也不容忽視。近年來,中醫藥用於治療冠心病心肌缺血,改善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組織器官慢性缺血癥狀,已被越來越多的臨床病例所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