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3-13 18:26

  腳氣(俗名“香港腳”),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側(即單腳)發生,數週或數月後才感染到對側。水皰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於三四趾間,足底亦可出現,為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皰。腳氣的皮膚損害有一特點,即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展。因病情發展或搔抓,可出現糜爛、滲液,甚或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等。那麼,腳氣的症狀是甚麼?

  典型症狀:瘙癢(84%)腳氣(80%)乾性腳氣(80%)溼性腳氣(80%)水皰或大皰損害(80%)肢端易發生不易控制的足癬感染(75%)

  多見於成年人,男女皆可發病。往往夏季加重,冬季減輕,時輕時重,長期遷延。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溼,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溼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大多數患者由糜爛型、水皰型轉化而成。

腳氣病的症狀相關文章
腳氣與腳氣病:很多的人認為腳氣就是腳氣病,其實它們是性質截然不同的兩種疾病。那麼腳氣與腳氣病到底有甚麼卻別,二者又有甚麼樣的聯繫呢?下面就讓我們詳細的瞭解一下現相關的內容希望對腳氣和腳氣病的治療能夠提供一些幫助。 腳氣多指腳癬,是由淺部黴菌引起的皮膚癬菌感染性疾患。發病後,黴菌首先侵人腳趾間,出現水泡、脫皮及皮膚髮白溼潤等症。常因奇癢難忍搔抓而蔓延至腳底和腳背邊。緣,嚴重者可終年不愈。治療腳氣可
發布於 2023-03-02 12:31
0評論
腳氣和腳氣病的區別 腳氣和腳氣病,只有一字之差,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把它們當做同一種病。其實兩者無論是概念、病因、症狀還是治療、預防方法都有很大不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把這兩種疾病區別開來,否則不但得不到有效治療,還會加重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兩者的病因和症狀 腳氣,醫學上稱為“足癬”,俗稱香港腳,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足癬常發生於足距部及趾間,也延至足背及
發布於 2024-06-24 21:21
0評論
腳氣和腳氣病,只有一字之差,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把它們當做同一種病。其實兩者無論是概念、病因、症狀還是治療、預防方法都有很大不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把這兩種疾病區別開來,否則不但得不到有效治療,還會加重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兩者的病因和症狀 腳氣,醫學上稱為“足癬”,俗稱香港腳,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足癬常發生於足距部及趾間,也延至足背及踝部。病變常遷延難愈
發布於 2023-12-31 16:06
0評論
腳氣病即維生素B1缺乏病,我國在隋唐時期(7世紀)已有“久食白米發生腳氣病”的記載。維生素B1即硫胺(thiamine),是糖代謝過程中的重要成分,對神經傳導也有直接作用 。腳氣病沒有傳染性。腳氣病主要累及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水腫及漿液滲出。臨床上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症狀為主,常發生在以精白米為主食的地區。 腳氣病的症狀表現為多發性神經炎、食慾不振、大便秘結,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
發布於 2024-08-27 12:59
0評論
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對於醫學知識認知的缺乏,很多人會把腳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冉偉這就是一種病。其實不然,腳氣只是足癬的俗稱,但是在現代醫學臨床上,腳氣病卻是因為人體缺乏維生素B(主要還是維生素B1)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跟由於一些真菌引起的常見皮膚病也就是腳氣應有一定的區分。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腳氣病算不得甚麼大病,但是卻是很煩人的一種毛病,而且腳氣這種病一般是很頑固難以完全祛除的,所以很多腳氣病患者
發布於 2024-04-11 09:04
0評論
腳氣病即維生素B1或硫胺素缺乏病.硫胺素是參與體內糖及能量代謝的重要維生素,其缺乏可導致消化,神經和心血管諸系統的功能紊亂.腳氣病臨床有三種類型即“幹型”神經腳氣.後者多發生成年長者,伴有消耗症狀,以神經系統異常為主.“嬰兒型”嚴重,表現為急性心血管症狀,不及時救治可引起死亡. 指導意見: 維生素B1治療: (1)輕症患者:給予口服維生素B1. (2)重症(如心型,腦型)及消化道功能紊亂者:應注
發布於 2022-12-11 05:45
0評論
好發於足緣、足底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 中醫對腳氣的描述1.溼熱腳氣:溼腳氣的症狀表現主要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溼糜爛,瘙癢,或浸淫流黃水,或紅腫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紅,苔黃,脈沉或無變化。其治當清熱燥溼,溫化止癢。 2.寒溼腳氣:寒溼腳氣的症狀表現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溼糜爛,瘙癢,或浸淫黃水,或麻木冷痛,或潰爛蛻皮,手足
發布於 2024-08-06 06:54
0評論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溼,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溼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瘙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
發布於 2024-08-27 13:05
0評論
嬰兒腳氣病發病常很突然,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者稱腦型;突發心力衰竭者稱心型。年長兒症狀近似成人,以水腫和多發性神經炎為主。年長兒患周圍性神經炎者呈現蹲踞時起立困難、膝反射消失、擠壓腓腸肌疼痛。
發布於 2022-11-22 21:46
0評論
1.糜爛型腳氣腳氣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表皮脫落會露出鮮紅色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多發於3、4、5趾縫間。 2.角化型腳氣角化型腳氣症狀是足底、足緣、足跟部皮膚角質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覆脫落。冬季趾縫間皮膚髮生裂隙,夏季產生水皰。 3.水皰型腳氣腳氣症狀是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疏散或成群分佈,皰壁較厚,不易破解的水皰。數日後幹
發布於 2024-01-10 12:3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