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和腳氣病的區別
腳氣和腳氣病,只有一字之差,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把它們當做同一種病。其實兩者無論是概念、病因、症狀還是治療、預防方法都有很大不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把這兩種疾病區別開來,否則不但得不到有效治療,還會加重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兩者的病因和症狀
腳氣,醫學上稱為“足癬”,俗稱香港腳,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足癬常發生於足距部及趾間,也延至足背及踝部。病變常遷延難愈,易於公共場合傳染。根據皮損表現,腳氣在臨床上分為鱗屑水皰型、浸漬靡爛型和角化過度型三種。腳氣發生時常伴有繼發感染,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在用手抓癢處時,真菌會傳染至手而引發手癬。若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則會引發甲癬,即灰指甲。此外,腳氣若不及時治療還會導致溼疹、腳臭,並傳染給家人、朋友。腳氣是由真菌入侵引起,要根治腳氣,殺滅真菌是關鍵,特別是隱藏在角質層內的細菌及真菌。
腳氣病是營養缺乏性疾病,即維生素B1或硫胺素缺乏病,常因維生素B1或硫胺素攝入量不足、腸道吸收不良及排洩增多等因素導致,其主要症狀表現為多發性神經炎、食慾不振、大便秘結,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稱腳氣性心臟病;還有的有水腫及漿液滲出,常見於足踝部其後發展至膝、大腿至全身,嚴重者可有心包、胸腔及腹腔積液。 腳氣病主要累及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水腫及漿液滲出,臨床上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症狀為主。